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建立在兴趣之上,兴趣会促使人们去了解甚至掌握某种感兴趣的事物。兴趣会刺激人们去深入探索某种感兴趣的事物。兴趣也是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假若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那么他就会渴望了解这门知识的所有内容,从而激发潜能,取得良好的成果。所以,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探讨几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只有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才会不厌其烦地去了解、思考,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小学生更是这样,如果他们对某一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不知疲倦地去学习这门课程,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为成才打好基础。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一、精心设计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巧设课堂引入,设置  相似文献   

3.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高中地理的重要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他们必然会全心全意地学习并探究。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燕 《学周刊C版》2014,(6):52-53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高中地理的重要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他们必然会全心全意地学习并探究。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是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英语教学当中逐渐摸索出一些比较适应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浅显经验,希望有助于孩子们在快乐的英语学习环境下快乐成长。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放在首位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学生一旦对他所接触的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逐渐迷恋于这件事物之中。但是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激发,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根据外出听课及培训的学习,结合个人在教学工作中所得,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课堂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教师只有创设好了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了十足的兴趣,孩子们才会踊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7.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韵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学生对教学若感到枯燥无味,必然“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新课标提到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做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因此,我特别注意从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小事出发,创设有趣的生活小故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从身边发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在于创设情景,诱发动机,激发兴趣,促进发展。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这门功课的学习中。诱发兴趣对地理学习重要,而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同样重要,因为保持稳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态度和意志力的表现,稳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发展学生地理的学习兴趣,就是说在诱发学生地理兴趣和保持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进一步升华,它是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李翠芳 《小学生》2013,(4):21-21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利用生活知识学数学让学生接近生活,接近现实,学生才会感兴趣。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位置"时,我让孩子们观察座位情况,鼓励他们用左右前后来描述自己,同时引导学生描述班内某个同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强烈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这种动力是他人督促、教诲难以达到的,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创造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新颖的能引起好奇和注意的事物易引起兴趣,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  相似文献   

12.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价值观初步形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学重点之一,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感知事物、体验情感的能力,提升其创造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提升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必然渴求认识它。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成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因此,在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成绩,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对某一种事物感兴趣,就是这一事物最易诱发大脑皮层兴奋且兴奋持续,而这种兴奋则是大脑对该事物认识、理解、记忆的最佳状态。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在兴趣中学习,还能明显地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盛华 《海南教育》2014,(24):38-3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一、在教材内容中引发兴趣,变“消极学”为“积极学”1.讲究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进入小学阶段后,孩子们头脑中会聚增对事物的逆向思维,进一步深究为什么的问题,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会带着好奇的心理想去了解。我们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正是从孩子天然之本性出发,满足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巧妙激趣,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如果教师能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这就是说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兴趣是成才的先导,只有感兴趣后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地观察、研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历史教学首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入手,一堂历史课只有生动有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老师采用各种方法将历史“再现”在学生面前,就会触动学生的想象力.本文主要围绕如何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培养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会力求去认识、掌握它,所以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学生的兴趣是很重的,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主动学习知识的动力,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来。在地理教学中也不例外,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巧妙激趣,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如果教师能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