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教《当说必说》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谷震需每一篇文章、作品,都是作者思维的成果。作者按照一定的章法将自己的思维形诸文字,读者也应透过文字、章法窥见作者的思维。唯其如此,才能通过阅读把握文章、作品的要旨,吸取作者思维的经验;也才能从实质上而不是仅从概念上、...  相似文献   

2.
文中自注说     
词义的考释有多种方法,其中依据上下文意来考释词义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之一。这一方面是因为词语是要受到它所处的语言环境的制约的,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运用这些词语的人——即作品的作者,为它们创造了一定的语言环境。由于作者是在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词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作者在行文中,常常会以各种方式对自己所使用的某些词语加以“解释”,这就为读者和训释者提供了正确理解这些词义内容的途径。由于这种“解释”是在作者的“文本”中出现的,可以说是由作者自己所作出的一种“注释”,因此,我…  相似文献   

3.
《当说必说》是一篇针砭时弊,言简意赅的好文章。由于作者是站在“真正的革命者”的立场上,以“对于人民、对于革命事业”的态度如何来判定是非的,这就确定了这篇文章坚定的原则性、思维的明晰性,和尖锐泼辣的战斗风格。文章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观  相似文献   

4.
[总体阅读思考] 这篇课文是针砭时弊的议论文。读时,要弄懂如下问题: 一、作者对“说”所持的态度是什么? 二、从哪里看出作者在立论的角度上与众不同?但为什么又说“言行一致”、“多做少说”和“切勿‘口惠而实不至’”全然在理? 三、作者是怎样亮出观点的?有什么好处? 四、作者给少说为佳的好好先生画了一幅什么像?意在说明什么问题?对文章有什么作用? 五、这篇文章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对照进行论证的?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 六、这篇文章在论据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语  相似文献   

5.
老师说     
小小的棋子演绎的却是人生哲学。进退皆计谋,灵活为上策。在下棋之中能有所得,当是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体悟。生活是写作的根,走进生活,就在于能沉下心来对生活多一份关注,这一点小作者做到了。  相似文献   

6.
文气说浅析     
传统的文气说认为作者的人格和作品风格高度同构。这种界定认为文气是作者的人生人格在作品的美学呈现,人品即文品。关于文气的具体内涵存在作者人格形成的先验性和经验性的争论。传统文气说混淆了作家人生人格和创作人格的界限。章学诚的文气说发现了创作人格的层面,从而弥补了传统文气说的重大理论缺陷。他所谓"临文主敬",不是指作者的道德修养,而是具体的创作时人格状态的控制和调整。这说明他认识到创作人格的存在,而且还主张要有意识地进行控制,使之符合创作时的在场性。其缺陷在于未进一步揭示创作人格的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双重层面。  相似文献   

7.
《背影》的语言是什么样的语言?是抒情的语言。文中之情,无处不在。作者用抒情的语言,开篇揭题,表达着对父亲的深深想念  相似文献   

8.
《当说必说》补注江苏陈友宝《当说必说》一文中最突出的引用,莫过于那则墨子的寓言故事。但遗憾的是,文中缺少有关该寓言的必要性注解,多数同学因此多有不明。现就其中两个必要的地方作一补注。一、关于该寓言故事的作者:同学们通过读文中的预习提示,以为作者就是墨...  相似文献   

9.
作者理论源自方法论诠释学,是阅读的基础理论。该理论主张恢复、重建作者原意,但又确认读者可以比作者自己更好地理解作者,无意间颠覆了原意说。阅读可以有多种、多重意义,其中文本的本义与读者拓展、创造的引申义,才是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直接说明、阐述事理,也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或论说道理。本文作者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创始人。不慕钱财,淡泊名利,胸怀洒落,人品极高。“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这是一篇借花咏怀、托物言志之作。作者笔下的莲花,不为淤泥之浊所玷污,不因清涟之澄而妖媚,堪称君子的理想境界,是作者理想人格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接着说梦     
本期“六朝研究”专栏选刊的四篇论文,笔者首先看的是《刘勰(文心雕龙)写作缘起与古代梦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奠基之作《文心雕龙》,以其体大思精饮誉于世,而围绕着《文心雕龙》及其作者刘勰的研究,也是蔚为大观,竞至有“龙学”的说法。如此,笔者疑惑于作者还能写出些什么。及至读完全篇,一方面赞赏广勇兄“文眼”的别致,  相似文献   

12.
同题作文新者胜。也许是美丽的考题拨动了心弦.小作者对老师的尊重与感恩之情喷发而出.于是就有了这封“书信”。虽是书信,但作者没有满足于平常的叙说,而是紧紧抓住了两伴平凡却让自己感动的事:语文课上的一个眼神,让备受失落的作者涌上了一股“父爱的暖流”;班会课上的那一票“支持”.更让作者感受到了“爱心天使”的快乐。老师爱学生、学生爱社套,一股感恩之泉就这样在师生之间欢畅地流淌出来。  相似文献   

13.
说“说课”     
说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研究形式,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对说课的内涵不甚了解,本文结合作者的学习和研究,简单地介绍一下有关说课的情况。一、什么是说课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向同行、专家或领导有准备地就某一节课来...  相似文献   

14.
你说我说     
江苏扬州市花园小学的王琴老师来信说:我是一名数学教师,也是《小学教学》(数学版)的忠实读者。几年来,她伴随着我的专业发展历程。每期的每篇文章我都认真品读.从中领略作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感悟编辑的独特选稿眼光。下面我把自己阅读2011年第7—8期的几点感受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所谓表情朗读,在教学研究语中又叫做“美读”、“朗诵”、“吟诵”。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教育论集》)。鲁迅先生的《故乡》一直是初中语文传统经典篇目,小说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十年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当时的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处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加之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他们纷纷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文章说…  相似文献   

16.
阅读理解过程不是读者被动接受作品的过程。阅读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对话活动,是两个主体进行着的对话,作者固然是一个主体,读者也是一个主体。读者作为一个主体,主动地跟作者对话,尽管他或许已经不在了,比如说曹雪芹。但是当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是面对着一个活的曹雪芹,我们是在跟他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阅读主体有不同的准备,他们的性格、能力、处境等不尽相同,这都影响着他们的阅读。  阅读主体的能动性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德国接受美学认为,作品不是由作者单方面完成的,而是由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7.
在对现代叙述学理论还相当隔膜的时候,人们习惯于想当然地把小说的叙述者和作者等同起来。例如,把《一件小事》、《故乡》、《祝福》等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视为作者鲁迅本人。即便面对那些叙述者明显不象作者的小说,如以一个无知且没有同情心的酒店小伙计为叙述者的《孔乙己》等,也不会去寻根究底,至多视其为小说家玩弄的一个无足轻重的花招。但是,现代叙述学认为,叙述主体(作者)尽管指导着叙述者,但二者又是分离的。叙述主体最终归属于实际的现实世界,而叙述者却属于虚构的文本世界。应该说,叙述者存在于一切叙事作品中,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在写作中 ,运用叙述、描写和说明这三种基本的表达方式 ,可以再现客观事物 ,并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但我们写文章 ,以及读者读文章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能够在眼前再现客观事物并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而且还需要作者通过生活体验唤起情感 ,由情感激发起写作的欲望 ,而作为读者则还要求作者在文章中传达自己的情感 ,并能够真正体验到作者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 ;所谓主观情意的“意” ,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意旨 ,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和理论的论述 ,所以 ,“意”是文章中的理 ,它往往通过议论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意”的表达 ,是…  相似文献   

19.
审题例说     
(一)三个例子:例一、析题猜文题:痛惜之余的愿望师:今天我们学习胡乔木同志的随感《痛惜之余的愿望》。根据这个题目,请同学们猜一猜,文章的内容该有哪些? 生甲:该有两点,一是作者的痛惜之情,二是作者的愿望。师:如果说文章的内容是这两点,那么,文章的结构大体该分几部分; 生乙:大体该分两部分,一部分写痛惜之情,一部分写愿望。师:如果说两位同学都猜对了,那么“痛惜之情”  相似文献   

20.
从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出发,将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分为知者、能者、智者三个层次,并对三种层次作者的思维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