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从社会心理机制角度出发,分别从相对剥夺感、不信任感、从众、法不责众、谣言五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并为有效解决群体性事件提供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陈世伟 《华章》2007,(10):128
高校的稳定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面临着来自社会因素、大学自身因素、具体利益冲突三大方面的挑战,影响着高校的安定,是诱发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防范和处置高校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建立一套从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前的预警和防范机制、群体性事件中的应急控制机制、群体性事件之后的善后处理机制,就成为社会、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根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用“变迁-结构-话语”这一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主要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员与社会颓丧、贪污腐败等变迁因素;基层民主、社会组织发展、制度化能力等结构因素;社会心理基础等话语因素这三类因素共同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应以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思路,以解决利益矛盾、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中层组织发展、推动群体性事件制度化进程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各种社会心理在群众性事件起着催化作用,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群体性事件具有多发性、多样性、有组织性、复杂性和非政治性等特点,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形成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制度环境;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五是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情报信息,把群体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充分体现出社会控制机制的运行状态.当前,群体性事件日益突出,已成为危害当地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一大因素.本文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点和处置对策作了初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成因与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群体性事件日趋严重,已成为现阶段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冲突的集中体现,利益博弈失衡、社会保障缺乏、诉求渠道不畅、预警机制不全等社会因素的存在是其发生的社会根源。治理农村群体性事件应该采取优化分配格局,成立农会组织,完善社会保障、加强法治建设、健全防范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理学视阈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网民心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全面把握网民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发生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进而为建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预防及疏导机制提供一定的思路。本文认为建立完善的社会心理预警机制、完备的社会心理发泄机制以及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对于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湖北"石首事件"的个案分析,探究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根源,从政府、制度、社会等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群体心理是社会状态与群体性事件之间的重要媒介,分析群体性事件必须了解当前大众的社会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为相对剥夺感日益强烈、公正受挫心理加剧、信任感缺失、焦虑感萌发、维权意识觉醒与崇尚武力维权方式的矛盾心理。在从众心理、群体认可心理、情绪传染心理以及法不责众,心理机制下,激发为群体性事件。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有助于寻求到有效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自我心理平衡术》选修课开设的宗旨是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平衡能力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总结出了精选内容、网上保健、系列测调、心理门诊等《大学生自我心理平衡术》课程教学的经验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导致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就业心理障碍问题,比如矛盾心理、攀比心理、自负自卑心理、从众心理等。这影响着大学生以后的良好发展,学校、家庭方面都应给予重视。文章就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引导对策,以期培养出大学生健康良好的就业心理。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由于家庭因素、学校环境、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采用心理咨询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变他们的认知模式,增强自信心,学会自我管理,增加生活的满意度,实现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意志薄弱、情绪自控力差、社交心理障碍等常见的心理问题。了解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进而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大学生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对于大学生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大学生入学前后的环境不同,以及心理发展滞后,使其心理产生一定变化,主要表现在群体意识、创新意识、自律与自信心等方面的不适应。针对这些心理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面对当今社会竞争发展机制与现实所产生的心理变化的原因,试图在体育运动实践及其文化思想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并获得领悟人生,体验社会,达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重要的丧失因素等,营造积极和谐的教育氛围,如改善社会环境,优化学校小环境,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及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于大批超一流的黑人运动员控制着世界田径赛场的现象进行分析后认为:黑人运动员的这种优势形成,不仅凭借着他们的得天独厚的种族、身体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优势,还与其社会背景、经济利益、自然地理环境、黑人的心理及科学训练等诸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早恋反映了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成熟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求,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负面影响,也有积极意义。因此要对中学生的早恋进行心理调适,从开展青春期教育到开展集体活动;从指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到对他们进行目标暗示以及有针对的个别疏导等都是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影响高校学报编辑审稿的心理因素包括思维定势、情感意志、个人信息感知模式、职业心理等等,表现为对学术权威的盲目崇拜、对关系稿的徇私与无奈以及对青年学者稿件的忽视与冷漠等等。因此,落实出版事业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完善“三审制”、提高编辑综合素质等等,才能将编辑审稿中的消极心理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从人口统计学变量、经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人格、自尊、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八个方面总结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研究方法需创新、研究量表需完善、研究结果需探讨、研究内容需拓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需加大五点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