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E—Learning是传播空间极大的新型的学习形式,它以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一种方式,E—Learning是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完成知识学习强大途径,这种模式使学生有更大的弹性空间来选择学习,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是现代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与课堂学习一同构成多元学习手段,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便于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迅速应用与发展,由此推动了教育革新,并产生了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然而,人们在应用“E—Learning”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E—Learning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是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E—Learning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是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所以,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E-Learning作为E-Learning与人力资源培训交叉发展的新领域,凭借其跨时空性、灵活便捷等特征,以及对企业学习和变革的作用,日益受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关注。纵观国际和国内人力资源E—Learning的相关研究动态可以发现,当前人力资源E—Learning主要置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以培训课程为中心,与培训资源软件等联系密切,是一项包括对象、过程和内容目标的系统工程。人力资源E—Learning实践所反映出来的理论主要是基于员工岗位胜任力的课程开发理论,实践前沿应当关注移动Web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知识管理系统、云计算等在人力资源E—Learning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E—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英语教师要适应这种变革.就必须了解E—Learning的特征。明确英语教师在E—Learning教育中的新角色,才能适应E—Leaming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目前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教育中主动知识服务的思想,分析了本体技术在用户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中的应用及网络学习系统中的本体。给出了系统中用户知识兴趣的需求模型和系统实现的模型框架。通过在网络学习系统中应用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习者网上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普及和推广网络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目前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教育中主动知识服务的思想,分析了本体技术在用户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中的应用及网络学习系统中的本体.给出了系统中用户知识兴趣的需求模型和系统实现的模型框架.通过在网络学习系统中应用个性化知识推送服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习者网上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普及和推广网络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义Web强调对网络资源附加可供机器理解和处理的语义信息,使人与电脑之间更好地协同工作,同时也使资源的大规模重用和自动化处理成为可能。近年来,随着语Y,.Web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e—Learning平台(适应性学习系统、智能导师系统、语义化知识社区等)纷纷尝试引入语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学习服务。学习元平台(LCS)基于语义化组织的学习资源,应用语义Web体系框架中的本体技术和推理技术,构建了包含OntologyAPI层、语义层、标注层和推理层的语义技术框架。依托该框架,LCS分别在学习资源的有序进化控制、学习资源的动态语义关联、学习资源的动态语义聚合、学习资源的适应性推荐、学习资源的语义化检索以及社会认知网络的动态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实现从资源的语义化组织到具有更强智能性和个性化的高级应用服务。这些应用实践表明,将语义技术在e-Learning系统中推广应用,需要积极引入外部开放、成熟的本体和更多高级应用服务,集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运行效率的推理机,在人工标注和自动标注相结合的基础上,关注资源和用户的语义化表征,重视情境模型的设计和情境本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王燕 《教育信息化》2005,(11X):46-4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个性化学习环境的构筑变得越来越重要,e—Learning以其便捷、快速、个性化等特点,在信息化时代具备了比传统教育更为明显的优势。个人、企业、政府部门以及教育培训机构都已将其视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知识社会学习方式的特征以及建构学习环境的技术趋势,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网格的E—Learning系统框架,阐述了在该框架下实现IMSLD和SCORM学习规范的模型.最后指出相关工作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校园和网络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教育领域中部署了众多的软件系统.在这些软件系统中存储着海量的教育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教育数据,使这些数据转变为信息、知识,并为教育决策、教学优化服务。可从E-Learning数据挖掘中找到一些答案。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E—Learning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展.并采用格语法分析方法对“E—Leaming”的关键要素和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可以“谁在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这一系列问题为主线。开展E—Learning数据挖掘工作,从而获得对E—Learning现状的更加完整的认识。在尝试回答“谁在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的过程中,分解出三类挖掘任务情境即用于回答“谁在学”的学习者特征挖掘。用于回答“学什么、怎么学”的学习过程挖掘以及用于回答“学得如何”的学习结果挖掘.并对应地构建出三种数据挖掘模式。对模式的应用结果表明,这三种数据挖掘模式在E—Learning要素和过程分析中是有效的.较好地拓展了对E—Learning关键要素认识的完整性。包括对“谁在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学什么、怎么学”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和对“学习的结果如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Web用户行为模式挖掘是在Web日志挖掘基础上的应用研究,是以网络日志为研究对象,从用户的访问记录中提取感兴趣内容的挖掘模式。E 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它数字化内容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从Web用户行为模式挖掘方法及流程入手,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这些方法运用到E Learning系统中,构建出一种基于Web用户访问模式挖掘的模型,实现从E Learning系统的日志文件中挖掘出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为教育决策和教育教学优化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2.
德国高校E—Learning的发展很不平衡。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对高校教学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各高校在E—Learning的机构设置、经费划拨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导致E—Learning在高校中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除了学校相关政策外。教师使用E-Learning的动机、教师掌握的学习资源以及教师本身的媒体素养也对E—Learning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德国高校在审慎进行E—Learning教学试点的同时.开始着手进行E—Learning校园的研究与试验。  相似文献   

13.
谢学斌  黄俊玲 《考试周刊》2007,14(11):121-80
本文通过分析E—Learning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现状,发现E—Learning存在着内容枯燥、交互不足的缺点,因此笔者从教学硬件的配备、教学课程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E—Learning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推广应用,传统的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深入分析了E—Learning课程模式下口译教学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E—Learning模式下的口译教学流程。同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E—Learning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适应学习系统是指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个性化学习服务。实现用户适应系统和系统适应用户的双向适应,而要做到这点,构建用户模型和知识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自主研发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的成功案例,提出采用本体技术设计一种实现个性化学习服务机制的用户模型和知识模型参考规范,然后详细阐述了利用文本编辑器protege对知识本体进行建模。最后给出了采用JAVA+Jena+SPARSQL技术实现对本体文件的存储和读取部分主要代码。本文研究设计的模型本体参考规范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对后续研究自适应学习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燕 《职教论坛》2006,(7S):35-37
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资讯爆炸的E时代。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由于其固有的矛盾,已不能适应E时代的需要,基于网络的e—Learning培训模式具有与时俱进性、人本性、主体性、过程性等特点,是网络时代教师培训的必然趋势,同时e—Learning培训模式下的内容设置、人际交流、学习管理平台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施分层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应在开源E—Learning的学习课程开发管理系统Moodle支撑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建设适应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与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教学空间尤为重要。云端一体化概念的出现,为个性化教学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教学的环境、数据、资源等维度,分析了传统多媒体教学空间与个性化教学融合所面临的问题;随后,文章阐述了云端一体个性化教学空间的内涵与构建原则,并按照“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云端分析—资源组织”的逻辑,设计了基于云端一体的高校个性化教学空间。最后,文章以中南大学为例,开展了基于云端一体的高校个性化教学空间的实践应用。基于云端一体的高校个性化教学空间的设计与建设,为建设适应教育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的新型教学空间提供了思路,也为高校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E—Learning服务平台是现代教育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其特有的交互性、高效性、协作性等优点,使得它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高校精品课建设中更是离不开E—Learning服务平台的支撑。在E—Learning环境下有效建设精品课。提高教师认知是前提,加强网络建设是支撑。改革教学模式是关键,完善学校政策和制度是保证。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课程知识检索系统,探讨了个性化检索技术在系统的检索器模块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了检索器模块中基于本体的逆向最大匹配分词算法(RMM)和分层遍历森林算法的实现,为课程知识检索系统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