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荣 《教师》2011,(10):128-128
中国古代的咏物诗,其所咏之物,都表现了一种诗人的精神,诗人的每一种精神都有庞大的民族文化作其支撑。菊花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是诗人们喜欢歌咏之物,诗人歌咏菊花,其实是在歌咏诗人主体。因为在菊花身上,集中了中国古典诗人的穷达观、进退观、显隐观,也承载了我们炎黄子孙的美好品质、崇高精神和心灵憧憬。  相似文献   

2.
杜荀鹤的交游诗在其留存的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研究分析其交游诗歌,不仅可以展示唐末五代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中诗人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在乱世中漂泊的人生历程,并且进一步揭示其中蕴含的诗人形象和情感特质,以及对其整体诗风的影响,从而肯定杜荀鹤交游诗歌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饮酒诗歌源远流长,而作为封建文化高峰的唐、宋时期,诗歌中更是充满浓浓的"酒意"。作为唐、宋时期饮酒诗的代表诗人,李白和陆游的诗集中可谓酒香扑鼻。两人诗中所体现出的"酒"意象内涵各具特色,所描写的题材、抒发的思想情感、采用的创作手法以及由此形成的风格都有所不同。其原因既有二人所处时代和个人经历、生活环境的不同,也有其所处地域文化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唐代诗歌这一文学样式对杨贵妃的文学形象进行考察与分析,认识到唐代诗人对杨贵妃的评价各执一端、莫衷一是,即使同一个诗人,在不同诗中甚至同一首诗中,对杨贵妃形象的刻画及价值判断也有所不同,甚至差异很大,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有时对杨贵妃持鞭挞态度,有时对杨贵妃持同情态度。以上两种不同的评价普遍并长期存在,接下来从传统文化与有唐一代的时代文化背景出发去探讨唐代诗人对杨责妃形象不同评价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董希平 《天中学刊》2005,20(3):75-81
中唐是早期词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彼时的文人词作者皆为声名卓著的诗人,尚无专业的词作者出现;其时的文人词与诗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分野,演唱实践中诗词并用、难分彼此,词尚未成为独立的文体;词在意境、取象、表现情感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中唐诗歌的特点.可以说,中唐词是诗歌影响之下的诗人之词.对于中唐词这一特征的考察,揭示了诗歌对于早期词发展的影响以及早期词体建设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唐加勒克·卓勒德是杰出的哈萨克族进步诗人,是我国哈萨克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结合唐加勒克的生平和创作,将他短暂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全面展示了他的斗争经历和创作实绩,评述了诗人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对我国哈萨克文学的重要贡献,以及半个世纪以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玉忠 《甘肃教育》2008,(13):60-60
陶渊明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归隐中度过的。归隐后的陶渊明独爱菊花,菊花是他咏唱和赞颂的对象,更是表现他性格特征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诗人归隐后对菊花的咏唱体现了极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8.
关于唐诗中"寒食"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中的“寒食”,作为一种诗歌意象,直接继承了先唐诗歌中感伤忧愁、忧生嗟世的意蕴,但由于时代的不同、诗人所处环境的变化,唐诗中的寒食在意义上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大致可包括五种不同的情感意蕴,即:别思怀人、哀亡悼死、隐情逸志、时世感慨及含媚嘉悦,这对后世诗人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秀娟 《时代教育》2007,(6Z):51-51
中国古代的诗人,对菊花钟情非常。菊花的君子之风与归隐田园之趣是诗人的笔经常触及的话题。从屈原到马致远,可以说菊花意象在古典诗歌里处处可见。  相似文献   

10.
中唐是河南人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名家荟萃,流派众多,创作丰富。他们以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以诗人及诗人群体的个性化心态为中介,以诗人的传承演变为归结,在诗歌创作中各自追求一种美学风貌。他们都打破了盛唐古典抒情诗优美和谐的诗风,从不同的角度开辟了新的诗歌境界,为推动中唐诗歌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关注的是唐代文言小说与唐代诗歌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了唐代文言小说中浓郁“诗人气”背后的种种渊源:唐世风尚的推动,小说文体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指出了“诗人气”在不同类型唐代小说中的不同表现。以此来理解和把握唐文言小说的精神内质,发掘唐文言小说别样的美学意蕴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盛唐气象之后,到了贞元、元和年间,中唐诗歌创作再次进入高潮,风格众多,流派纷呈。每当论及这一时期的诗人及其诗作时,大多会落在韩、孟、柳、元、白等大诗人及其追随者身上,很少去关注一些像鲍溶这样的小诗人,但这些诗人尽管政治地位较低,但他们在漂泊的羁旅生涯中,见证了中唐社会的下层生活,因而,对这些诗人进行挖掘,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典诗歌唐诗中的友情进行分析解读,旨在用这种主动的、动态的方式来阐释唐诗友情诗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揭示了不同读诗人对诗歌不同解读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唐以前,山水往往是古代文人失意心灵的避难所,诗人笔下的山水是诗人所处现实的对立面,诗人能与其和谐对话。但中唐以后,诗人对山水的情感体验模式发生了变化,山水不再是诗人心灵倾诉的对象,而是成了现实的折射和再版,他们由决意走向山水变为徘徊山水,诗人与自然的对话由以前的畅快而变为惆怅。这种变化的产生既与诗人的个性有关,也与诗人所处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中唐以前,山水往往是古代文人失意心灵的避难所,诗人笔下的山水是诗人所处现实的对立面,诗人能与其和谐对话。但中唐以后,诗人对山水的情感体验模式发生了变化,山水不再是诗人心灵倾诉的对象,而是成了现实的折射和再版,他们由决意走向山水变为徘徊山水,诗人与自然的对话由以前的畅快而变为惆怅。这种变化的产生既与诗人的个性有关,也与诗人所处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从唐诗词中可以看出,唐代女装从初唐的“芙蓉出水”到盛唐的自由开放到中晚唐的“错彩镂金”,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唐人审美情趣的变迁。因此,唐诗词中对女装作为审美对象,它积淀着唐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  相似文献   

17.
李绅是中唐著名的新乐府诗人,现存诗歌140首,通过归纳可分为30个韵部,近体诗用韵工整谐畅,古体诗用韵比较宽松,展现出不同特点。李绅诗歌是宝贵的语料,分析其用韵特点,有助于了解中唐后期韵部分合的情况,以及汉语语音的实际变化。  相似文献   

18.
唐诗中琵琶意象的演变,见出不同时期的诗人们所关照的价值的不同,由盛唐、中唐、晚唐,具体而言呈现出由追求功业、关注个体命运、言个人情绪这样的脉络。  相似文献   

19.
话菊     
菊花产于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菊花不仅千姿百态,清香四溢,而且做霜挺立,凌寒盛升。古代诗人常把菊花喻作有骨气的人和不挠精神的象征。“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这是伟大诗人陶渊明颂菊的诗词。菊花还是全世界的名贵花卉之菊花是多生宿根草本花卉,品种繁多,主要有单瓣型、卷形型、舞环型、龙爪型、毛刺型等20余种。菊花性喜凉爽,耐霜寒,属短日照植物,日照数在12小时以下才可现合。菊花的繁殖方法很多,可以播种,嫁接,分株或杯插;菊花的管理主要是浇水,施肥,中耕,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菊花若…  相似文献   

20.
<正>有唐三百年的发展,谱写了中国历史恢宏绚丽的篇章。唐诗以精彩笔墨勾勒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图景和情感取向,记录着唐人上至宫廷下至草野的不同际遇和精神诉求。在诗歌涉及的众多场景和描写的众多物象中,登高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客体常被引入创作主体的观赏和寄兴中。唐代诗人群体众多,从皇室贵族、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都有著名的诗人。作为唐代早期诗文革新领军人物,陈子昂的诗歌充满了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