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本文拟就发散思维的特征以及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析取和重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 :在思维方向上具有逆向性、侧向性或多向性 ,在思维内容上具有变通性和开放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对引申旧知识、理解新知识、发现新方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开拓作用。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 ,逆向进行推理 ,反向进行证明等形式。例 1 :已知 2 m =3,2 n =4,求2 3 m -2 n的值。分析 :由 2 m =3,m不能求得 ,因此须逆用幂的性质 :am÷ an= am-n和 (am ) n =amn,即 2 3 m -2 n =2 3 m2 2 n=(2 m ) 3(2 n) 2 =334 …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下所编写的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编写,其逻辑过于严密、概念过于抽象概括,使学生感到惧怕·在教材的"指引"下,教师把知识源源不断地硬塞给  相似文献   

4.
潘春燕 《中学理科》2005,(11):17-17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注入式教学法仍有很深的影响.学生长期进行单向思维训练,只会低层次地模仿、照搬例题、死套公式,沿着固定的路子想问题,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一旦遇到新问题,或是碰壁之后,就不知所措、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5.
杨洪瑞 《成才之路》2012,(22):71-71
正对于定式思维,我们很多人在认识上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往往只看到其消极的一面,而忽略了其积极的一面。而在许多情况下,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总是在定式思维的基础上发生的,但这种思维方式有时会产生一种负面效应,即会制约发散思维的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正确认识定式思维的双重性。一、定式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学生积累新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思维定式的构建过程。在正常情况下,学生解题时,大多都能迅速联想和使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把一些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纳入到曾经解决的旧问题范畴,依据旧知识的方法产生新的联想,从而寻找出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不断地向学生讲授新的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更要大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心理学的思维角度讲,前者着重于建立和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形成一系列的定势,后者则主要是建立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谓...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单靠外部形式技巧的指导,是很难完成的,必须通过它的内部形式——思维活动,才能完成。就是说,学生的立意谋篇、遣词造句的过程,都要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本文仅就发散思维在作文立意上的作用,谈谈我们的粗浅做法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也可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多种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它的思考方向是向外散发的,思路较为开阔,易于探索到新结论。若把发散思维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易于使学生在亲身探索问题中,掌握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一种创造性思维。本文根据笔者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发散思维训练中,谈谈对几个发散点的体会。 一、定理公式发散 在定理公式的教学中,既要重视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又要注意公式的联系和应用,能根据公式的特点挖掘发散因素,灵活地运用公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二项式定理时,可以让学生思考a、b的多种取值,从而得到一些代数恒等式。 (1)当a=b=1时,得 (2)当a=1,b=-1时,得 即: (3)当a=2,b=1时,得 (4)当s=1,b=-2时,得 即: (5)当a=1,b=x时,得 又如:在复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一章时,让学生去思考公式间的联系,从而列出关系表。  相似文献   

9.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思维发散意识的强化、思维发散动机的培养、思维发散环境的创设和思维发散方法的训练四个角度系统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通常情况下,多数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总结得出规律。总结得出规律的基本手段是从许多题目中归纳出一般性的东西。这样做,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长时间地统治着学生头脑,积淀成一定的思维形式——收敛性思维。此时,学生往往难于解答自己没有碰到过的题型,  相似文献   

11.
数学发散思维是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结果的思维方式。它的特点是思路广阔、寻找变异,对已知信息通过转移或改造进行扩散派生出各种新信息。加强培养数学发散思维,对于开阔数学视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独立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39):111-112
在当前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许多年轻的老师都喜欢题型教学——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训练学生的集中化思维,寄希望于学生能够发生高度概括正向迁移。这种集中化思维对于解决固定套路的数学题能有所收获,但面对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生搬硬套易,开拓创新难。重大的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发散思维的培养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在数学教学中,在常规解析完一道题后,若能借此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不仅可以挖掘教材的内涵,增强教材的活力,而且能在呈现单向、正向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向、逆向思维,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既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品质。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解题后的联想与中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的几点心得。一、联想命题条件的变化,引出新命题  相似文献   

14.
浅谈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它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新的信息,获得多种可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王芬 《小学生》2011,(4):20-20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础。现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思维培养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孙至芳 《课外阅读》2011,(10):210-210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能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即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变,边式引申,训练思维的广阔性;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教学重点,创新的心理基础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 发散性思维是人们依据研究的对象所提供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和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探求多种解决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它表现为思维广阔、富于联想,善于分解组合,引伸推导,敢于创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求异性、创新性,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32):20-21
在当前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许多年轻的老师都喜欢题型教学——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训练学生的集中化思维,寄希望于学生能够发生高度概括正向迁移。这种集中化思维对于解决固定套路的数学题能有所收获,但面对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生搬硬套易,开拓创新难。重大的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发散思维的培养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教学中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分类讨论,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的目的说到底是锻炼思维,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则是用不同的角度去探求不同的答案,最终让问题得到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法。而数学的学习与发散性思维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