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闽商经历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崛起与发展历程,但始终一如既往地保留着为社会献爱心的慈善传统。从古代闽商中的无名氏慈善家,到现代闽商新型慈善家,其行为既诠释着传统慈善文化的仁爱精神与宗亲观念,又体现了新时代慈善文化的现代精神。他们对中国慈善文化的现代转型发生了深远影响,不断引领着中国慈善的新模式、新风向。  相似文献   

2.
慈善是一种维系人类共在、共融、共进、共荣的文化纽带。现代大学慈善文化要突出真正的他者意识、普遍的休戚与共感和强烈的人文关怀观念。现代大学的慈善氛围、大学教师的慈善担当、管理规范的慈善引导共同构成了大学慈善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慈善文化建设要着力于大学生慈善观念的培养、慈善心理的引导和慈善行为的塑造。在现代大学慈善文化建设中,我们要深度挖掘慈善文化的意蕴,努力拓宽慈善教育的人文视域,积极营造慈善文化环境,由此而实现青年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大学校园环境的健康稳定并引领社会的和谐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3.
英美慈善事业的发展模式根植于西方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同时受到本国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英国慈善事业发展模式体现了政府与民间慈善组织的合作关系,而美国则具有很强的民间自发性和独特之处.英美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对我国慈善立法的启示在于,需要健全慈善激励、慈善监管和慈善文化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慈善没有国界,是超越国家、名族、文化等界限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道德行为.虽然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对慈善的认知和践行方式不同,但都对慈善有着相同的精神追求.经过长期的发展,伊斯兰文化与中国文化不断结合,使其出现了中国化的特点.在真主安拉的意旨下,穆斯林自觉的履行着行善的义务,并内化成为自身的道德使命.伊斯兰教的慈善思想和慈善活动是我国慈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是一种在宗教信仰下形成的慈善理念,但是其所具有的特点依旧值得后世去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各类企业对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呼声日益高涨,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方式——企业慈善日益受到青睐.但我国企业慈善的现代理念仍处于萌芽状态,受企业内部资源能力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慈善与跨国企业仍有较大差距.本文将从我国企业慈善的现状、国外企业慈善的分析、中国企业慈善的滞后现状、我国企业慈善发展滞后原因、国家在发展企业慈善中的作用、“新慈善时代”企业需改变的行善方式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6.
陈兵  和雪 《华章》2010,(33)
公民慈善意识作为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有新的内涵.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浅薄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烈要求成为新时期培育现代公民慈善意识的重要原因.作者在对我国公民慈善意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培育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提出了若干思考:慈善始于家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促使传统慈善意识内涵的现代转化;慈善事业的主导机构和宣传部门重点处理好慈善事业的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7.
较之于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慈善事业发展的极为不充分.究其原因,当然与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有着较大关系,但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我国国民尤其是富人阶层慈善精神的缺失以及我国长期以来慈善制度的不完善.慈善精神的缺失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伦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近代以来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道德失范、信仰缺失也是造成慈善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慈善事业制度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慈善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慈善文化包括了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法律制度、组织机构和行为实践的总和.慈善文化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慈善意识等为目的,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依托,以慈善知识、慈善价值观、慈善行为规范等为内容而进行的宣传、培训或系统教学活动.慈善文化教育对于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美慈善文化差异及形成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美慈善文化的不同特征,主要表现在民众捐赠积极性、捐赠的数额、慈善机构的数量和类型以及慈善机构的性质等方面。从传统价值观、慈善组织公信力和慈善法等方面分析中美慈善文化不同的原因,并对推进我国慈善文化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慈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润以外,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参与慈善活动是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目前中国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成熟,慈善事业的发展起步也较晚,所以必须不断地从慈善制度、慈善文化和慈善组织的角度促进企业对慈善事业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