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行为的系统规划,主要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两个问题,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科学化的要求,能综合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梦 《华章》2013,(22)
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为什么教”和“如何教”“教得怎样”的一种操作方案。包括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五个要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包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是教案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应当达到的质量标准,它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设计起指导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是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而“目的”的内涵更多的是体现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要求学生学什么”,它是一种理想,一种方向、指针,实现它时间跨度也比较长。新的课程标准不同于以前的教学大纲,在表述时,全部用教学目标来代替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  相似文献   

4.
虞秀红 《学周刊C版》2011,(10):106-106
一、明确教与学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明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本堂课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一个从准备到实施.再到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而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本节课“让学生学什么”“突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等等。教师有了目标意识.才能使教学内容有效的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教学的概念,而有效教学设计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活动;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是一动态交互过程;是以教师的言行、思维为导向的。本文从设计教与学的关系、设计好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结合及设计好教材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关系三方面,简单论述有效教学设计应该设计什么。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许多方面决定了学生将要学什么,怎么学?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有别与传统意义上的接受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传统的历史课堂设计主要立足与“学什么?”“是什么?”,即学习结果的认识;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设计强调的则是“怎么学?”“为什么?”,即学习过程的探究。下面就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形式、以及设置教学环境这三方面谈谈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特点:一、关于教学目标定位能力、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的蓝本,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对教学过程进行程序上的预演,以让自己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将要做些什么。教学设计的思路优化,有助于教学实践效益的提高。一、教学设计要高度重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看起来是一个常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是一个最不令人注意的内容,在日常教学中写在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设计则体现了教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思路.一般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力求详尽,自认为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而在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也常常出乎教师的意料,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总是不能如愿进行下去.因为学生是“活”的,他们不可能正好按照教师的思路安排思考问题,不是打乱了教师的设计安排,就是常常会把新知识提前说了出来,使得教师的种种预设失效.面对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差距,教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中的探究式教学,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扮演.学生是探究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是探究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教师的“主”“客”关系不能够颠倒。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发挥好教学的引导性作用,要组织好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究,要注重全方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好探究式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套路是教师切人正题后就按设计好的教路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看不出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困难,也难得看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和情感的碰撞。这样的课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也不可能出什么“彩”。  相似文献   

11.
“写作教学进行时”(以下称“进行时”)与其他写作教学主张的最大区别是强调教师的“教”。“进行时”就是以教为轴心,“教”串联全程,时时关照写作运思,激活生活经验,调用阅读积累,组织同伴合作,促进表达欲望产生,直至言语表达顺利倾吐而出。教学设计就是“教”的具体实施。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进行时”所认识的“人的需要”指什么呢?“人”首先指的是儿童,这是写作的主体;其次才是教师,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当代教学设计大师加涅在1985年出版的《教学设计原理》中说: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西尔斯在1988年出版的《教学设计决策》一书中也说:教学设计是通过系统化分析学习的各项条件来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设计的理念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满足。因此,“进行时”提出的“教学设计”,就是从儿童学习写作的任务出发,以充分认识儿童写作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为基础,依据学情需要确定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策略、步骤,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过程。在全程中,教学满足儿童写作的发展,满足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师们在反思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时,都喜欢大谈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反馈、学生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而把一堂课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教学目标给忽略了,忘记了“‘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所以笔者认为,造成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设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还不够明确。也就是说,许多教师经常不明白一堂语文课究竟应教给学生什么。  相似文献   

13.
刘芹 《教师》2011,(34):74-74
纵观时下的教学设计,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其一是目前很多老师知什么是该教的、什么是不该教的;不知什么是有意义、什么是有价值的,致使许多与目标关系不大的、与学生发展无益的教学内容充斥课堂。其二是教学过程空泛、肤浅,不求精细,不求精深。为了充分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教师不敢讲了、不愿导了,设计上看不到教师主导的功夫,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优化教学设计呢?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意思。我们认为,“最优化”就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决定某些可控制因素应该如何取值,才能使所选定的目标达到优化。本文从慢嚼文本,细品目标,尊重学生三个方面来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教什么、如何教。组织教学内容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把教学内容具体化,解决教什么的过程。组织好教学内容是备课的主要任务。据了解,我区有些物理教师不会或不善于组织教学内容,因此,直接影响了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组织好教学内容,以下几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希望学生从该学科或每堂课中应该学到的东西。教学目标有不同的层次,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长远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通过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出较为具体的一学期、一个单元以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确立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是组织好教学内容的前提。要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例如,为了实现“学生规范化地做物理作业”这一目标,教师要选择物理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和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等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设计中,目标的表述与目标的确定同样重要。表述出来的教学目标是设计者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直接引导着教学过程,同时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由确定到表述的过程实际上是“意念化”的教学目标进一步“物化”的过程,“物化”的教学目标应尽量与“意念化”的教学目标相吻合。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我们每一位教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师,不论你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使用什么教学器材、教学的场地等。但是要想上好一节体育课,都离不开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排头的使用。教师在对学生队伍的调动、队列、队形的变换、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目标的达成中,排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把排头使用好对整个课堂教学进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排头使用不恰当,就会使队伍调动不及时,队形变化不合理,教学方法手段难以施展,教学过程无法组织,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使课堂教学不能顺利进行,从而影响整个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琳 《中学教学参考》2009,(20):112-113
什么是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简而言之就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它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者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或掌握到何种程度,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下来,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便是无效教学;对同样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有的教师只用了5分钟,有的教师用了10分钟,虽然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但后一种教学也算不上有效,只能算做低效教学.下面结合“光合作用的发现”的教学设计,谈谈如何使有效教学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8.
邝国宁 《广西教育》2008,(26):56-56
李星辉老师的这一节课,在实施学科教学之前对教学行为进行了周密的思考与安排,在上课之前,教师对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要达到什么目标要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在实现任务的过程中,也做得相当到位: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观念上,最核心的是中心转换,即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不是考虑我要教什么,怎样教,然后再考虑怎么让学生配合自己,而是首先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而后再设计自己怎样配合、组织、帮助学生学习。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但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乐学、会用、会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地表达问题。物理学中经常有“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表…  相似文献   

20.
在语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目标的确定与把握、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的差异,语篇教学课的质量常常是良莠不齐。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方向迷失、课文学习过程似“蜻蜓点水”、语言技能训练不扎实、缺少必要的认知过程等“问题课”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