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辨析并修改病句"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高考病句题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一种是病句辨析,在第一卷,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种是修改病句,在第二卷,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2.
[考点阐述]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项目,辨析语病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第Ⅰ卷;修改语病题,则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Ⅱ卷。《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辨析并修改  相似文献   

3.
辨析、修改病句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知识点,试题赋分一般高达7—8分,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该考点以选择题和字表述题两种形式出现,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判断对语病的修改是否得当、直接修改病句,而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则是对语病的辨析。  相似文献   

4.
<正>【考点聚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在中考语文试卷中,除通过作文考查学生"文从字顺"的表达能力外,主要是通过病句辨析修改题进行的。病句辨析修改题一般主要以选择题、句子修改题、语段修改题三种形式出现。考查的水平有三个层次:能识别,能修改,能使用符号修  相似文献   

5.
江红波 《新高考》2008,(10):22-23
【考纲说明】《200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病句考点明确提出":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一要求包括两个相联系的方面:一是辨析病句,即对句子的正误作出分析和识别;二  相似文献   

6.
病句修改题一般处在高考试卷第六小题,属于语言知识及语言表达考查的范畴,难度较高,分值一般为5~6分。病句的修改是以病句的辨析为基础的,但不可把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看待。病句辨析题多以客观体形式出现,重在对句子的“正误”辨析方面进行考查,即重在考查《考试说明》中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其提出了多角度、综合性、情境化地考查考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考点。2020年全国10套高考试卷有5套考查了病句题,只有江苏省、北京市和上海市的试卷没有涉及该题型。从试题的内容和形式来看,新高考全国卷(山东卷和海南卷)将语段阅读与病句修改结合起来,需要结合语境进行综合辨析,更加贴合“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和建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其他套别的高考语病辨析题则均以客观题形式呈现,重在语病的识别判断。  相似文献   

8.
"辨析并修改语病"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病句考查类型为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011年高考语文18套试题除福建卷未直接考查病句,安徽卷、重庆卷以主观题形式要求修改病句,其余15套试卷均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语病。  相似文献   

9.
费贞元 《广东教育》2014,(10):11-12
一、考题解析 2014年高考,全国共有语文试题18套,直接考查"辨析与修改病句"题的有15套。题型分"客观选择题"和"主观修改题"两大类,其中13道题是以"客观选择题"形式出现的,以"主观修改题"形式出现的仅有安徽卷和福建卷。总体上说,对于"辨析与修改病句"题的考查,是以客观题为主的。在这15道题中,考查到"搭配不当"这种病句类型的有11道,其中10道为"客观选择题",1道为"主观修改题"。  相似文献   

10.
辨析修改病句是语言知识与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也是高考设题的考点之一,连续三年的春夏季全国高考都考了这种题,因而也是高考备考训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有一类因一字之差——或多一字、或少一字、或错一字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田均 《科学教育》2009,(5):55-56
病句的辨析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赋分3分,也有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语言表达与运用的题中。高考考查的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一般有这六种情况: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以及不合逻辑。  相似文献   

12.
透视高考语文试卷,可以科学导航复习备考工作.2007年高考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考查整体情况如下: 一、题量、题型及分值  相似文献   

13.
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有18套卷,其中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的有15套,北京、江苏、上海三省市没有对此进行考查;15套病句题中有12省市卷采取了四选一的客观选择题形式,福建、重庆、安徽三省市采取了辨析修改的主观题形式,既考辨析又考修改;在12套四选一的客观选择题中,湖南卷是在四选一的基础上先辨析正误,再填入给定文段,既考辨析又考运用。  相似文献   

14.
病句是高考考查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考点,在题型上多以辨析为主,病因比较隐蔽,考生如果答题时不得要领,就容易造成失误。其实,辨析病句是有迹可循的。这个"迹",就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的病句类型、辨析病句的技巧和高考语病题的命题规律。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通讯》2014,(2):13-13
高考语文试题第14题为病句类型题,属于常规考点。《考试大纲》要求为能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能力层级为E。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高考语文共17套试卷,其中15套出现了语病题,(上海卷、福建卷未直接设题考查)重庆、安徽卷2套采用修改病句的形式(主观题),其他13套全国和省市卷均采用辨析病句的形式(客观题)。下面对这两大题型的试题分类解析。(一)辨析病句题13套试卷题干要求,除湖南卷为选"有语病"、天津卷仍延续去年选"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外,其他各套均为选  相似文献   

17.
2013年高考全国有16套试卷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考点进行了考查,为了帮助广大2014届高三学子全面把握该考点的题型走势,现对16套试卷涉及的病句进行梳理与透析。一、题型设置特点(1)17:1:这个"1"就是2013年江苏卷,现有的17套试卷中,唯江苏卷未设题考查病句。(2)15:3:这个"3"就是2013年高考语文福建卷、天津卷、大纲卷,15套省市卷中皆采用了四选一  相似文献   

18.
一、考纲解读2011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能力层级为E级。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高考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二、病句类型病句指那些不符合语言组织规律、客观事物情理及人们语言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19.
杨春芬 《辅导员》2012,(17):28-30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句子考查的一个重点,其题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病句的辨识,多以客观选择题呈现;二是病句的修改,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那么,如何在众多的句子中快速、准确地找出形形色色的语病呢?一、巧抓并列语句中的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变得复杂,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稍不留神,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误。所以当句中出现"和""与""及""以及"等表并列关系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正确使用词语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不仅涉及实词、虚词和熟语的运用三项,题量较大,而且在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和写作等项都会牵涉到词语运用。《考试大纲说明》(广东卷)对该考点的表述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要求为表达应用E级。具体考查两个层面的能力:⑴正确理解词语,即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