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高分子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优异的加工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交通运输、建筑和能源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随着新型高分子合成、改性与加工等高技术的发展.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迅速崛起.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对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966年7月,年仅22岁的杨治中从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专业毕业,怀着对高分子事业的钟爱,他来到原中国科学院中南化学研究所工作,这一待,就在高分子科学研究战线干了四十个春秋。四十年来,他迈过荆棘和坎坷,走上了一条成长创业之路;四十年,他勤奋耕耘,以朴实无华的青春谱写了一个科  相似文献   

3.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院周宁琳教授长期从事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周宁琳教授和其团队在“有机/无机纳米基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等方面;这类新材料已在农业、建筑业、纺织业等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吴驰飞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青年理事,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委员,日本高分子学会、橡胶协会、流变学会、制振工学研究会、复合材料界面科学研究会的会员。1993年获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9年,在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研究开发本部工作,任副课长。1999年至2002年,先后在金泽大学、东京农工大学任教。2002年4月回国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5.
针对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设计与设防的要求及具体施工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申永军,男,汉族,1957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申永军1984年本科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7.
向磊 《科学中国人》2006,(10):114-114
人的一生总要面临无数次的挑战和选择,也正是这些挑战和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阳关大道固然车水马龙,然而崎岖小路上也不乏心甘情愿者。对张仁元教授来说.三尺讲台和实验室就是他值得用一辈子的心血去浇灌的领地。30多年来,正是基于对科研和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支撑着他始终坚守科学研究和教师这个艰苦的岗位,默默地耕耘着。  相似文献   

8.
<正>专家简介:储伟,1965年出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5年获北美催化协会J.Kokes Grant奖;1995年获得美国化学会ACS评优。2013年12月份获得国际ENI Award环境保护大奖提名(意大利ENI公司是世界500强前100名)。研究领域方向为纳米碳材料(碳纤维、石墨烯)、等离子体技术应用、清洁能源转化和储存技术(油气转化、氢能、锂电池、电容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封存(CCUS)高效技术、催化燃烧和尾气治理技术及新型高效催化材料的  相似文献   

9.
心系西北地区环境建设.他将青春付诸于那片广袤的黄土大地;情牵贫困人民生计改善,他以知识奉献于祖国最底层的社会改造:关注西部地区大灾大难.他以行动实施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他就是兰州大学丁文广教授。怀着为社会和人民有所贡献的炽热之心.多年来.他奔走于西北大地贫困县区,辗转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在灾害管理、环境管理、能源、扶贫、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社会组织发展、社会性别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西北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杨宗煜,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曾任北京市电子工艺技术研究中心、聚氨酯应用技术研究所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所长,从事聚氨酯(PU)技术应用研究及开发工作30余年,在低发烟、低毒性、难燃泡沫以及耐高温、耐焰型泡沫、热成型泡沫、大块泡沫、吸水性泡沫等特种难燃B1级聚氨酯泡沫塑料方面有深入研究和研发成果。  相似文献   

11.
陈明清,教授。1999年于日本鹿儿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到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工作,200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六大人才高峰"A类资助计划,主持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兼任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功能材料》和《化工科技》等期刊编委。  相似文献   

12.
<正>陈明清,教授。1999年于日本鹿儿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到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工作,200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六大人才高峰"A类资助计划,主持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兼任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功能材料》和《化工科技》等期刊编委。高分子材料学与工程是一门新兴学  相似文献   

13.
上海杰事杰材料新技术公司立足于发展民族工程塑料产业.从事工程塑料及其制品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几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和重大奖励数十项。公司依靠科技,面向市场,以雄厚的技术经济实力、良好的信誉拥有众多有影响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连续数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已成为一个初具集团规模的新型现代化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专家简介:储伟,1965年出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5年获北美催化协会J.Kokes Grant奖;1995年获得美国化学会ACS评优。2013年12月份获得国际ENI Award环境保护大奖提名(意大利ENI公司是世界500强前100名)。  相似文献   

15.
刘杰,1952年生,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碳纤维工程与技术研究室主任。主要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成果奖励评审专家;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审查军品配套专家组专家;  相似文献   

16.
陈创天材料科学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2010)“光电功能晶体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与制备过程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自主研制工程”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2006~2010)。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7.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所以历史上曾以材料来划分时代,当前它又是技术进步的关键之一.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便不可能有今天的计算技术;没有现代高温、高强度结构材料,便没有今天的航空和宇航工业;没有低损耗的光导纤维,便不会出现光信息的长距离传输,也就没有当前正在发展中的光通讯.反过来说,有很多新技术,因为材料不适应,便很难实现.以长距离输电为例,目前损耗很大,以致造成我国电力分布不均.如果有可在室温工  相似文献   

18.
蹇锡高,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聚合改性和耐热高分子材料研究.从分子结构设计结构出发,研制新单体和新聚合物,研究合成反应路线、合成工艺、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开发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耐热高分子材料,并开展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研究.2003年,其主持完成的"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新型聚醚砜酮及其制备法"获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主持完成的"杂萘联苯聚醚腈砜系列高性能树脂及其应用新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发展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孙忠富博士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环境控制与信息技术应用专家,他长期从事可控条件下环境与植物交互作用机理、系统模拟与优化控制、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以及农业低温灾害机理与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和开发领域包括:设施农业系统模拟与控制技术,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调控技术,农业环境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技术等,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