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0月21日清晨,美国殿堂级设计大师奥斯卡·德拉伦塔因癌症去世,享年82岁。这位美国时尚界的传奇人物,不光是美国第一夫人们的“御用礼服设计师”。还是帮助好莱坞女星征战各大颁奖礼的“红毯之王”。对于这位大师的辞世,美国前第一夫人劳拉·布什发表悼词称:“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他让万千女性拥有和感受到了极致的美丽。”  相似文献   

2.
7岁时,美国天才开发中心测出他的智商高达162—超过爱因斯坦;他受邀成为印度塔塔癌症治疗中心的一员;英国伦敦皇家学院邀请他共同研究治疗癌症。这个年仅13岁的小男孩挥舞着拳头向全世界通告,他要找出治疗癌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布鲁斯·费勒被诊断出惠有致命癌症后,他最担心的事情不是自己来日无多,而是两个年幼的孪生女儿会因为他的去世而失去父爱,在成长过程中留下无法弥补的缺憾,因此,他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主意……  相似文献   

4.
美国自行车选手兰斯·阿姆斯特朗为了提高人们对癌症的认识,发起了印有“顽强生活。”的黄色腕带之风。兰斯·阿姆斯特朗战胜了癌症,并连续7年获得环法自行车赛的冠军。他发起的黄色腕带义卖活动为他创立的慈善机构筹集了约5千万英镑的捐款,他的慈善机构主要是帮助年轻人与癌症作斗争。当腕带开始投放到市场时,兰斯·阿姆斯特朗说:“患上癌症的年轻人必须要勇敢战斗、大胆梦想并顽强地生活。”佩戴这种腕带代表向与癌症病魔作战的人表示支持,也代表向被癌症夺去生命的亲友致敬。茯编辑:于赫掀起腕带之风的兰斯·阿姆斯特朗  相似文献   

5.
出生在美国的杰克·托马斯·安佐卡,如今拥有多重身份:美国发明家、科学家和癌症研究者.早在2012年,15岁的他就因为一项关于癌症检测和预防的发明,在世界医学界一鸣惊人. 从小,杰克在父母的熏陶下,就对科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时,他亲近的叔叔和另一位长辈先后被诊断为胰腺癌晚期,不治离世,这让杰克伤心不已.对“胰脏”、“胰腺癌”这类名词还不熟悉的他,开始利用谷歌和维基百科,自学关于胰腺癌的知识.他很想知道,为什么发达的现代医学,居然对癌症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6.
李峰  杨新璆 《物理教师》2008,29(2):57-57
说明:理查德·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nmn)是美国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曾对原子弹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1988年患癌症逝世.《纽约时报》曾赞誉他是“二战以后理论物理学家中最智力超群、反传统习俗,最具有影响力的美国科学家.”本文摘自他的《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一书.  相似文献   

7.
今天,2008年2月15日,是伟大的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恩曼(Richard Feynman,1918-1988)去世二十周年祭日.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最后一次上课两周后,终于未能抵挡与之搏斗十年的癌症,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讲台.……  相似文献   

8.
妇女与癌     
妇女与癌李怡,王其激素能预防乳腺癌和其他癌吗?派克提出乳腺癌的一种非正规理论。派克对出席去年九月在波士顿举行的癌症预防会议的研究人员说:“当前,在本国大多数妇女癌症的病因是连续排卵。”派克把乳腺癌和其他女性癌症的流行率归咎于现代生活:美国女性一般在1...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员林福幸是副主任医师,现任高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工会主席,市肿瘤医院院长。他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待病人如亲人,刻苦钻研业务,大胆开创治癌新技术,治愈许多癌症患者,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心中只有病人 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   30多年来,林福幸和病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虽然他走上了医院的领导岗位,不管日常工作多忙,也不管是什么时间,凡是病人有“求”,他就必“应”。每天,只要有病人在等候,他一直坚持看完病才下班。   他廉洁行医。前年,一位肝癌患者找他看病。看完病后…  相似文献   

10.
氧是肿瘤疗法的关键根据许多肝瘩都有缺氧区的事实开发的一系列癌症疗法成了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者协会年会上众人注意的中心。当血管内偶然长出一个正在发展的癌肿时就会出现氧缺乏即缺氧。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泰彻在会上宣布,这种缺氧通过使肿瘤抵抗放...  相似文献   

11.
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医学博士。只要到过黑川博士的癌症研究所看病的人,都感到他有一双温暖的手。每到冬天,黑川就会在口袋里放一个手炉,使手里总是保持热乎乎的。他说,患有癌症的病人心情本来就不好,如果他一来看病就能碰到一双温暖的手,感受到你传递给他的融融暖意,就会使病人重新点燃希望之火,产生治愈的信心。这叫从“心”开始,用“心”对待。  相似文献   

12.
正癌症一直是个威胁着人们健康的"魔鬼",但只要人们能在癌症萌芽期及早发现的话,凭借现代高超的医学技术,是完全能够治愈的。可是,癌症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那么,能不能发明一种能快捷方便地检测出早期癌细胞的工具呢?这是个困扰世界医学界多年的难题。然而,今天一种"神奇测癌试纸",只需一滴血,5分钟后即能得到检测结果。发明这种试纸的不是满腹经纶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年仅15岁的普通中学生,他就是美国克朗斯维尔市的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发布了从1775年以来人类认识、抗击癌症的里程碑事件。从这240年的历程来看,18至19世纪人类开始了解癌症的病因;20世纪产生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和放射治疗;21世纪在对癌症提高疗效的同时,研发出了许多癌症疫苗。未来,只有首先通过有效预防及个性化治疗,人类才有可能征服癌症。1775年:烟囱灰和鳞状细胞癌关系的发现英格兰外科医生珀西瓦尔·波特发现,扫烟囱灰的人所患的阴囊鳞状细胞癌与他们长时间接触烟囱灰有关。他的报告第一次把癌症的发生与环境的作用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位奇怪的老人,拥有数十万元家产,却总穿着旧衣衫,甚至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他是一个顽强的老人,曾身患癌症,却一路高歌走到今天;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他的名字在安徽亳州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翘指称赞。请看——[编按]  相似文献   

15.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利兰·哈特韦尔与英国科学家蒂莫西·亨特和保罗·纳斯,以表彰他们在细胞周期研究中的开创性工作。利兰·哈特韦尔今年62岁,现任职于美国西雅图的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保罗·纳斯52岁,蒂莫西·亨特58岁,两人均为英国帝国癌症研究基金的研究人员。这三位科学家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具有调节所有真核有机体中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他们的发现对研究细胞的发育有重大的影响,为癌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将会给癌症的治疗带来新的曙…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2月30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登载了该刊评选1996年度风云人物的结果。出人意料的是,该刊一反常态,评选出的风云人物不再是政治家,而是创立“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的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使他成为1960年以来首位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科学亥,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其可怕之处,不仅在于至今仍缺治疗良方而被称为“世纪绝症”、“超级癌症”,更在于它惊人的传播速度。自从1981年6月5日美国首次报告5例艾滋病例以来,截止到1996年6月底,估计全球已波及193个国…  相似文献   

17.
氧是肿瘤疗法的关键根据许多肿瘤都有缺氧区的事实开发的一系列癌症疗法成了在旧金山举行的美国癌症研究者协会年会上众人注意的中心。当血管内偶然长出一个正在发展的癌肿时就会出现氧缺乏即缺氧。波士顿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泰彻在会上宣布,这种缺氧通过使肿瘤抵抗放...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故事: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医学博士。只要到过黑川博士的癌症研究所看病的人,都感到他有一双温暖的手。每到冬天,黑川就会在口袋里放弋个手炉,使手里总是保持热乎乎的。他说:“患有癌症的病人心情本来就不好,如果他一来看病就能碰到一双温暖的手,感受到你传递给他的融融暖意,就会使病人重新点燃希望之火,产生治愈的信心。这叫从‘心’开始,用‘心’对待。”多么感人的话语,多么美好的心灵,多么深刻的体悟!  相似文献   

19.
《中学理科》2002,(11):90-90
美国、日本和瑞士的三位科学家在2002年10月9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对蛋白质的研究给新药的开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推动了对生命发展进程的了解,为更快地诊断出癌症带来了希望,为未来探索癌症的治疗方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2011年10月3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巴特勒和法国科学家霍夫曼的获奖理由是因为其在"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方面的发现",而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则是因为他在"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而获得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斯坦曼于颁奖的前三天因癌症去世了,他早在4年前就被确诊为晚期胰腺癌,此癌症晚期的平均生存期只有3~6个月。而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