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冷知识     
《成长》2006,(6):7-7
情色:英文单词为Erotica,源自希腊神话中的爱神Eros,有“热情的爱”之意,是种根植于“爱”而产生的“性”,泛指一切和性爱或性欲有关的感觉和事物。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寓意深刻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有些成语与有趣的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 ,现列举几例加以说明。1 触目惊心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当人的视觉感官———眼睛把外界的危险信号传入大脑后 ,下丘脑便通过植物性神经向肾上腺髓质发出指令 ,于是肾上腺髓质便分泌肾上腺激素进入血液 ,经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在肾上腺激素和植物性神经的协同作用下 ,人的血压、血糖浓度升高 ,并且呼吸、心跳大大加快。这就是触目惊心的生物学原理。2 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上写道 :曹操的军队在一次急行军中 ,由于路上缺水 ,…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委宣传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全省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中指出:“把知识送往基层,送到农村,送进家庭,让每一个人都能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要让“知识工程”的精神深入人心,就必须从基础抓起,如在  相似文献   

5.
当前,对于语文课程知识的多元化审视,多型化分类的讨论,证实了语文知识问题的复杂性、、对“知识元”型语文课程知识构层的划分,并从语用学的视角加以学理性阐释,将对语文知识本体的探究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反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学理论研究。其传统研究范式处于不断的被“消解”的境况之中.教学理论研究在不断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它显现出一种“自我”解构——知识论转向的景况。这一景况发生在教学理论研究的“知识体验”中,这种“知识体验”(渗透)表现在知识观、知识的心理学观、知识社会学三个方面。它表明了教学理论原有基石的裂变以及教学理论研究从规律(探寻)到规则(知识生成规则)的知识论转向。  相似文献   

7.
林恩·埃里克森建立的“知识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以“大概念”组织单元的原理和机制。该模型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事实性知识,有“事实”和“主题”两个层级;第二层面是概括性知识,主要有“概念”和“概括性理解”两个层级。在教学中需依赖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去发现或获得某一概念,经由理解某一概念构成一种“概念性视角”,凭借“概念性视角”去处理相应主题的具体事实。在两个层面相互作用的认知探究过程中,建立某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概念性理解”就是“由事实性实例支撑的真理”,可称为“概括性知识”。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大概念”实际上是跨学科或学科“核心的概括性知识”。  相似文献   

8.
知识是教学的必要内容,知识观决定着我们对教学性质的根本看法。从哲学认识论中得来的本体论和价值论知识观皆存偏颇,在教学实践中遭遇迷失。认识"教学中的知识",除了坚持知识本身的事实性与价值性统一,还要理解教学活动的特殊性与过程性特点。"教学中的知识"不仅是对知识事实性与价值性的展开,还是对知识客观性的超越,更是对优良价值的保护和培育。  相似文献   

9.
创造必须具备两个要件:一是“创”,二是“造”。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那么,在课程学习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知识中心”和“学生中心”之间的关系昵?围绕这个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两种理论形成的背景和特点;“知识中心论”受到抨击的原因;在课程学习中知识的重要性及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知识中心和学生中心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教给学生知识时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知识生长点与数学说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实体“有”之所以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是因为空虚处“无”起着重要作用.数学说课是相对于实体的“有”而言,处于缄默状态的数学知识生长点就相当于“说课”实体空虚处的“无”.只有通过知识生长点这一“无”的配合作用,数学说课这一“有”才能给人带来物质功利.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相似文献   

12.
面向知识经济的学校知识管理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知识管理 ,简单说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具体地 ,知识管理就是把知识(包括信息)作为最重要的资源 ,把知识和知识活动作为学校的财富和核心 ,对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创新和传播、知识交换以及学校内知识的共享和知识水平的提高进行管理 ,发挥教职工和集体的智慧 ,提高学校创新的效率和竞争力 ,以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活动过程。一、学校知识管理的内容1 学校对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收集、整理和初步的加工 ,对教职工基本知识素养的管理。这些可以通过公共传播媒介和专业的知识交流 (如研讨会、专业培训机构等 )来…  相似文献   

13.
聂华伟 《四川教育》2004,(10):43-43
新课程确立了三维的课程目标,强调三维目标并重。但由于认识偏差,不少教师认为再谈“知识”就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真是这样吗?在内蕴理解上,过去考虑学科课程时,往往从学科自身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出发,“知识”局限在“是什么”的层面上,即陈述性知识。而新课程视野里的知  相似文献   

14.
顾玲 《许昌学院学报》2004,23(4):128-130
传统的“注重语言知识”模式专注于片面的语言知识的认知话动,而“注重交际意义”模式忽视语言知识输入,容忍语言错误,也不利于外语教学,而“交际与语言知识并重”的外语教学模式,克服二者缺陷而吸取其优长,符合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有助于改变只重语言知识灌输、忽视交际能力培养的中国外语教学现状、促进中国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16.
每个孩于都在老师心里。一道题,每个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比如数学就是掌握四个基本概念.“合差倍分”,“合”是最基本的概念。小学阶段整个抓一个“合”字。有“合”就有“分”,在合分这两部分,就有不等和相等。每份都相等,  相似文献   

17.
知识,首先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公共知识和个体知识。公共知识即在人们长期的交往实践中所达成共识的、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定。比如数学中的“十进制”,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比如对一个字的书写和发音:比如对一个物体的命名等等。公共知识是人们建构的产物。这个命题的意含是:公共知识就像房屋、桥梁、玩具、汽车、佛塔、陵墓一样是建构的产物;而不像金子、石油、煤炭一样是发现的结果。“发现”意味着,不管你发没发现,它都“存在”在那里,它具有客观的独立性。而“建构”则渗透着人们的主观意趣,知识的建构是基于人们的利益、立场、需要、趣味、眼界、胸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知识观是对知识本质的认识,是教育的认识论,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性问题,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乃至教育组织体系和服务模式。知识是人类对认知客体的认知和表征,受到媒介技术的影响,技术变革也推动着知识观的进步。以媒介技术发展为线索,知识的“技术”发展史可划分为口传时期、手写文字时期、印刷文字时期、电子传播时期、数字传播时期五个阶段,其在知识的表征形态、存储方式、传播载体、主要类型、传播方式上均有差异。在数字传播时期,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空间使得知识内涵扩展、知识数量激增,随之出现的网络化知识呈现出分布式存储、动态变化、综合性碎片化、知识生产即传播等特点。知识的本质属性从静态的线性知识演变为动态的网络化知识。网络化知识呈现出复杂网络演化的规律,对其表征与抽取是揭示网络知识演化规律的关键。网络化知识可以汇聚人类全部智慧,通过“涌现”实现对认知客体的整体识别,能够及时汇聚并传播最新前沿成果,在完整性、复杂性、动态性三方面呈现“回归”知识本源的趋势。网络化知识的出现将引发教育内容和组织方式变革,推动学校与社会日益融合,并呼唤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知识小测验     
黄河 《中学生英语》2000,(5):8-8,32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主要是通过读物达到对读物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的认识。读物,对学习和使用汉语言的中国学生来说,主要表现为一组组汉语书面言语文字符号系统。一学生要理解并吸收读物的内容,就必须对汉语书面言语文字符号系统,包括它的成字特点、构词法则和成句、结段、完篇的法则和规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汉语言知识分类学角度来讲,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最起码的文字学、语言学、文章学、文学、写作学、逻辑学、修辞学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