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死亡丛林     
在哥伦比亚的西北部,分布着一片茂密的原始热带丛林。该区域沟壑纵横、沼泽遍布、毒虫肆虐,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千百年来都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据说这里曾是:古印加王国惩处死刑犯的地方,凡是被驱赶到丛林里的J犯人没有活着走出来过,因此当地人称其为死亡丛林。  相似文献   

2.
陶欣 《新读写》2012,(5):36-36
如果在路上,一位老太太摔倒了,你正好路过,你会怎么办?我想答案无非三个:A.无所顾忌地上前将她扶起;B.拉上几个证人,然后再扶;C.直接冷漠地走过,无视她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案情:这日,越国国王勾践与西楚霸王项羽在天国相遇。他们看到了一艘满身伤痕的破船,勾践认为这艘船饱经磨难却能坚持到最后,是世人学习的楷模;而项羽认为这艘船已经破损不堪,如同废铜烂铁,不如毁了省心。两人因意见不合而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最后,项羽不顾勾践的阻拦,把船毁掉了。勾践一气之下,将项羽告上了衙门。  相似文献   

4.
葛雪梅 《早期教育》2006,(11):21-21
某日,幼儿甲的家长找到老师说,幼儿甲被幼儿乙踢了下身.导致睾丸肿痛。医院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要求乙的家长赔偿医药费七十多元。老师为了早日平息事端,当晚找到乙的家长进行协调。乙家长支付了医药费。  相似文献   

5.
作为古希腊人本主义重要的文学载体的古希腊悲剧,充分体现了古希腊理念的核心——即重视人的主体价值,彰显人类在德性之于苦难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有尊严的人性。本文以"有尊严的‘死亡’"这一新的命题来作为论述的核心,在阐述希腊悲剧主题的基础上,分别从主人公的德性、反抗过程中的自由意志和勇于承担死亡的态度来详细论述古希腊悲剧中所蕴含的人本主义精神,最后结合悲剧中雅典娜的形象对这种精神做出理性的评价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位将军,他每次处决死刑犯时,都会让犯人选择:一枪毙命或是走入一个黑洞,前途未卜。所有犯人都宁可选择一枪毙命,也不愿进入那个不知里面有什么东  相似文献   

7.
8.
现在的死刑应该是由法警来执行,似乎是注射毒针。以前的行刑手一般从武警的入伍新兵中挑选,死刑犯被带到刑场后一排跪开,行刑手拿的都是上刺刀的步枪,站在死刑犯的背后两步距离,然后由法医将刺刀顶在死刑犯背后的心脏部位,以保证击中心脏。最后验明正身后由一武警喊口令执行死刑。刑场上的气氛是非常恐怖的,所以经常会有一些新兵临时怯场,要不就是扣扳机扣不完,要不就是没发射就跳开(一般开枪后向右边跳开),当时觉得很滑稽。  相似文献   

9.
宗教信仰本来是个人自由,但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信教或不信教也变得身不由己。直隶魏村教堂饭食费官司的背后是信教与否作梗,传教此时变成信仰强加于教徒,而这种强加的信仰不会持久。因此,天主教传教的方式在变,信众的结构也在变;随时代的进步外在的力量已经越来越难以影响大众的信仰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什么时候,长白山上来了一个名叫杨白劳的老汉。这位老汉很勤劳,在山上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庄。老汉每天起早贪黑,在农庄里给蔬菜浇水、施肥。菜苗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渐渐长成了一棵棵个大、饱满的大白菜。老汉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乐滋滋的,仿佛他看到的不是菜,而是向他招手的一袋袋银子。  相似文献   

11.
细胞是生命体最小单位,细胞死亡可分为病理性死亡和生理性死亡。病理性死亡是多种因素作用下,引起细胞膜或溶酶体破裂导致细胞死亡,以炎症渗出为特点。细胞生理性死亡是细胞遵循自身的新陈代谢规律正常死亡,没有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死亡的精妙阐述可以窥探哲人思想的玄奥,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突出了能“问”存在的此在,关于死亡的阐释使此在的整体存在和本真能在得以可能,从而保证了关于此在的阐释具有源始性。勒维纳斯则站在海氏生存论的死亡分析所开辟的现象学基地上主要就死亡与时间、死亡的不可能性、死亡与他者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批评,但这些批评不能统摄海氏的后期思想,随着海德格尔追问存在意义的路径发生转变,此在由“向死而在”转变为“作为终有一死者而献身与存在的庇护所”。  相似文献   

13.
试析新闻官司产生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新闻官司大量增加。究其深层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点: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非正式制度逐渐消解,现行法律在一些问题上规定的模糊性,新闻教育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滞后等。  相似文献   

14.
[案例]1990年,高丽娅调到南岸区四公里小学当语文老师。此后12年中,她共交给学校48本教案。2002年4月,因为要写一篇教学论文,她想从以前的教案中查资料,便要求学校退还教案,谁知学校只还了4本。高丽娅认为学校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协商未果后告到法院,要求学校返还教案,并赔偿损失8800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讨论死亡问题。假若人能实现长生不老、不死的“美梦”,分析可见,这将使人失去作为人存在的一切意义,面临真正的灭顶之灾,由此反映出死亡对人生的积极意义。死亡之所以让人恐惧,是因为人对“我”死后的绝对无知,死亡的真实意义在于“我死”,而不是“他死”;死亡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应建立“我正在死亡”的死亡观,并将其作为我的积极人生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论贾宝玉的死亡言说及其死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贵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5):52-55,59
在《红楼梦》的文本世界中,贾宝玉既以一个忧郁的、神经脆弱的诗人的身份抒发着对死亡的悲悼,又以一个孤独的、痛苦的哲人的姿态言说着死亡本身对于生存的意义。在贾宝玉的死亡观中,“死亡”既不是一种属灵的非人形式的彼世生活,也绝不是生命的简单终结,它是人内在的规定性,它本身就是生命,就是今世生活。在文化史的层面上,可以说贾宝玉的死亡哲学在理论体系的建构和设计上,依然继承了中国传统“被弃”士人在精神上自我拯救的常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诗秀 《中学生电脑》2008,(11):36-36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依靠尖端的科技手段复活那些已经灭绝的动物.但遗憾的是.我们复活的可能只是具有那些动物外型的生物机器.因为动物的习性必须依靠他们自己一代代传承.而不同的习性是构成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8.
李小红 《早期教育》2007,(12):37-37
基本案情原告幼儿张某因与被告A幼儿园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委托其法定代理人向B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诉称,2006年某日,被告组织原告所在班级拍摄毕  相似文献   

19.
安妮 《家教指南》2009,(9):24-26
青青与老师的“官司” “妈妈,老师不好。”这是青青从幼儿园出来跟妈妈说的第一句话。妈妈简直大吃一惊。“老师怎么不好了?”妈妈满心惶惑地追问青青。“老师不给我玩玩具。”青青噘着小嘴,泪珠儿滚滚。“老师给别的小朋友玩玩具了吗?”“给了,就没给我。”“你找老师要玩具了吗?”“要了……老师……不给我。”青青更委屈了,小肩膀一耸一耸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妈妈的心里开始酝酿一股怨气。这老师怎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20.
哈代诗歌中有大量以死亡为主题的死亡诗,展示了哈代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审美体验。哈代强烈的、独特的死亡意识,在他的死亡诗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哈代死亡意识的产生受生活背景、先人创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他通过妻子的悼亡诗和描写想象中的死亡来诠释他的死亡观,哈代认为死亡是对生活苦难和不幸的摆脱,是对生活的一种胜利,死亡是对生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