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一种富有魅力的艺术,它长于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古往今来,具有远见卓识和高深文化修养的教育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无不对音乐的巨大感染力和教育功能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丘就是最早发现并肯定音乐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的先哲之一.他具有高深的音乐修养,会唱歌,会奏多种乐器,还会作曲.《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说孔子在齐国欣赏了《韶》乐(传说为虞舜时的音乐),深受感动,长久地沉醉在美好的乐声中,连肉食的滋味都品尝不出来了,他不禁感叹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想不到音乐竟能使人感动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他作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并且身体力行,倡导音乐教育,把音乐放在他开设的六门课(即礼、乐、射、御、书、数)的第二位,进而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把音乐修养看作人的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健体、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美育始终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美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通过美育能完善其人格。席勒强调:“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从单纯的感性状态达到理性道德的状态,审美是达到精神解决和实现完美人生的先决条件。”孔子则认为美育是造就‘仁人君子”的必要途径,他把美育纳入自己的教学实践。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对其它学科的教学起辅助作用,又能在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用真实生动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是所有艺术的共性,但各类艺术形象的特征不尽相同.绘画以色、线、形为手段把可视的客观形象在画面上描绘出来.雕塑以土、木、石、金为材料把可视的客观物象塑造出来,它们的形象栩栩如生,有目共睹.使人一目了然.文学以具有明确概念的词语作为材料。使读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看到”客观存在的物象,其主题内容也是明白无误的.比较起来.音乐的造型能力就相形见拙了.音乐是一种以组织有序的乐音为物质外壳,以人的情感为精神内涵.以表情性见长的艺术,它通过人的听觉的接收与传导,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音乐·联想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仿佛就在一瞬间,五千年的光阴就这样随白云一道飘散,随溪水一道流逝。走的是那样的彻底,以致人们一转身便看不到昨天的痕迹。惟有那一曲曲哀怨优美的曲子能勾起人们对远古的遥望,对世事的慨叹,对未来的憧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语言,它能够表达人类语言所表达不了的人的最细腻的感受!”古代俞伯牙、钟子期,音乐使两人心灵相通,后人便有了“高山流水”的传说。传说有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故事,人间便有了《梁祝》、《化蝶》的美妙音乐,人们也因此产生了“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相似文献   

5.
书法艺术是东方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这种独特的抽象线条艺术的产生、发展与成熟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与自然、环境、音乐等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常人们提到的"字外功夫".学习书法,不单是练字,还得拓展其艺术空间和想象空间,这样的书法艺术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蜀绣     
喜欢中国风.从周董的《东风破》开始.就好像忽然推开一扇窗,眼前一亮,看到淡烟流水画屏幽。再后来,百度搜索中国风,并不是没有,但是好的很少。有的歌词已经很到位了,但是曲子不尽如人意;有的曲子不错,歌词又过于堆砌。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什么?音乐从何而来?音乐在生命/生活中担任着怎样的角色?音乐对人类(我)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8.
音乐·碟评     
中岛美嘉《流れ星(流星)》中岛美嘉虽然眼下不是日本ORICON排行榜的种子状元了,但每一次推出新唱片仍然能引起广大80后拥趸的热烈欢呼。这张专辑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封面上的中岛美嘉长出了眉毛!要知道,中岛美嘉的秃眉岗和黑眼线还领导过中国的潮流呢。  相似文献   

9.
人之称其为人 ,即在于其有情欲 ,有理智。因此 ,异于一般动物的人的生命存在 ,本质上可划分为两大系统 :情感欲望系统和精神理性系统。此亦可视为人的两大生命需要。情感欲望方面的需要 ,主要表现为人对生物欲望或说物质欲望的满足的孜孜追求 ,它具有一定的动物性 ,但也不失为  相似文献   

10.
音乐·碟评     
Alicia Keys《The Element of Freedom》这张2009年12月11日发行的专辑是Alicia Keys的第四张。在经过两年前的那张专辑《As I Am》之后,Alicia Keys可以说更加认清了自己的音乐道路,所以在这张全新专辑《The Element of Freedom》中,Alicia Keys决定"摒除所有的边界和限制,然后寻找到音乐中的自由",而这也是这张专辑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音乐·联想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 仿佛就在一瞬间,五千年的光阴就这样随白云一道飘散,随溪水一道流逝。走得是那样的彻底,以致人们一转身便看不到昨天的痕迹。唯有那一曲曲哀怨优美,纯净成缕缕思乡的曲子还能勾起人们对远古的遥望,对世事的慨叹,对未来的憧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这是情感的语言,它能够表达人类语言所表达不了的人的感受最细腻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1、引发学生的音乐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音乐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上音乐课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引发美感的条件,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例如,当学生们来到音乐教室门前准备上课的时候,那么他们首先看到的应该是音乐教师那愉悦的表情和充满艺术氛围、经过精心布置的音乐教室,听到的是优美或欢乐的音乐,于是,学生将情不自禁地以各种优美、欢乐的动作和花一样灿烂的笑脸回报给教师。 …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培养。高校音乐鉴赏的教学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对音乐形态层面上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而更重要的是基于合格人才的培养和塑造,即通过全面挖掘音乐的本体功能,促进学生人格品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围绕这一目的,课程教学应建构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音乐的审美特质、注重接受的特殊规律、强调作品的文化诠释、引导主体的认知重构。  相似文献   

14.
诗情如江,才气如海,“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他孤傲狂放、富有激情,他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无不弥散着一种豪迈豁达的自由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尼采所阐述的酒神精神,也正是这种企图超越个体化束缚的酒神精神气质促使李白把盛唐诗人的自我歌唱在诗歌中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5.
音乐·奇迹     
7月6日 晴 当我听音乐的时候,我真的相信世界上有很多我了解或不了解的奇迹,然而他们真实地存在,在每一只曲子中或放肆或寂寞地绽放。  相似文献   

16.
虽然是张去年的唱片,但很多人部是在今年才刚刚听到。熟悉它的人大多都是从Kate和Ben的《我依然如此爱你》开始,完美的和声和柔美缠绵的歌词让大家在音乐的环抱中感受到童话般的温馨幸福。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音乐教育应首先替许许多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使他们通过音乐学习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享受音乐所赋予的生活乐趣。通过教学实践的思考探索及研究,发现音乐教育改革的理想境界应为:活、美、实。  相似文献   

18.
音乐·碟评     
张学友《Private Corner》发行时间?2010年1月音乐风格流行在距上一张粤语专辑发行五年多的时间后,张学友终于再次推出全新粤语大碟《Private Corner》。  相似文献   

19.
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建立在科学教学规律上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善结合。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已成为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建立在科学教学规律上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善结合.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已成为今天我们的课堂教学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