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认知中的自我及自我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认知研究一方面将自我概念拓向多重化,另一方面,它又给出了理解自我表征的相关网络模型、自我库模型、自我图式、多重样本模型、平行分配模型等不同的认知模型。上述两方面的研究标志着社会认知关于自我的研究深入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80后”的提法始于21世纪初,逐渐成为了对1980~1989年出生的一代人的统称;随着大学扩招,“80后”大学生群体也成为其中最主要的组成群体。本课题通过文献回顾和资料检索,力求将关于“80后”大学生群体价值取向的各方社会评价作一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归纳;同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个案调研等,力图较为客观地展现“80后”自身对于社会评价的回应以及对自我价值取向的认知。本次调研中,“80后”既是被研究者,又是研究者,议题式讨论了人生观、政治态度、代际关系等价值取向相关话题,并尝试论证“80后”区别于其他时期社会群体的群体特征和其转型期成长背景的社会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3.
贴标签是指“贴在成器上的样品名称或检验合格标签,比喻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只根据教条对人或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上一个名目。”曾几何时,80后被贴上“浮躁功利”“无责任感”“过于自我”“垮掉的一代”的标签,但当80后在奥运会出色的表现之后人们又给他们贴上了“鸟巢一代”的标签。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显示,领导创造力在个人认知与社会认知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笔者对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做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马库斯关于自我图式、可能自我、工作的自我概念等观点形成了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图式是个体对源于过去经验的自我的认知类化,能够组织和引导个体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可能自我代表了个体可能成为的、喜欢成为的、担心成为的自我,它具有联系自我认知与动机、与自我情感的重要作用。工作的自我概念是在当前的思维和记忆中处于活跃状态的自我概念。马库斯及其同事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文化与人格是相互建构的。  相似文献   

6.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农忖社会可以说是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与公众社会的行动逻辑差别很大,表面上看起来是熟人社会的公正观与公众社会的公正观不同,其实不过足在不同社会境遇下不同行动理性算计的约束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7.
外部激励与自我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顾名思义,意为激发、鼓励,是一种推动人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教育者的心中,每位学生都被视为有向上、向善的愿望和可能.因此,激励在教育中的作用是相当广泛而且卓有成效的.本文试从教育者对学生进行外部激励,并逐渐引导学生走向自我激励之路,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在古代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观念中,从事司法工作往往与深文苛酷联系在一起,执法越是严密,就越是刻薄寡恩。可是,古代执法者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的?他们的看法与外人的看法有怎样的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些问题迄未受到认真的对待。研读清代资料可知,雍、乾以后,刑部法律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法律最精的官员多系科举正途出身,兼有儒生与法吏双重身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群体的自我认同。他们把惩罚人与拯救人、读儒书与读法律、做俗吏与做青天、惩强暴与积阴功的关系作了辩证的理解,具有某种专业认同的性质。但是在儒家观念起主导作用的形势下,其他士大夫则仍然对他们持有刻薄和精明自用的批判态度。刑部官员的自我期许与他们在其他士大夫心目中形象的差异,主要基于职责的不同所带来的心态的不同。由于君主对刑部施压的不断加大,这种差异也随之加大。这是清代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刑部在法制体系中地位空前提高在官员心态上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9.
通过多因素分组实验设计,得到不同条件下学习优等生及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自我功效感等相关数据,并利用统计分析的结果研究了学习成绩与外部评价及自我的功效感的相互关系,得到学习成绩与训练强度有关,自我功效感增强是提高成绩的必要条件与结论。  相似文献   

10.
11.
清朝末年,清政府虽然迫于国民变法图强的压力,勉强废除了科举制度,但是科举制度的余毒却根深蒂固。许多读书人,既爬不上统治阶层,又不肯“下”到劳动人民中间,从事劳动,自食其力。最后,终于成了社会的寄生虫,旧制度的牺牲品。青年时代就怀有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的鲁迅先生,目睹了这一社会病态,就产生了强烈的控诉封建制度的愿望。一九一七年,我国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新文化运动,以其摧枯拉朽之势,猛烈地冲击着封建文化。这时,正在为寻求革命真理,探索振兴中华之路而深感苦闷和寂寞的鲁迅先生,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便以新的姿态勇敢地投入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去,连续发表了  相似文献   

12.
熟人社会是理解中国人交往行为的逻辑起点。熟人社会中的社会关系具有长久性和非选择性的特质,社会交往就成为中国人做人的重要内容,具有长久预期和向内用力两个特点。由此形成了三个重要的交往逻辑:施报平衡、内外有别与以和为贵,交往行为的直接指向是获取良好的人缘,获得熟人社会的肯定性评价。随着乡村社会的剧烈变迁,熟人社会的交往逻辑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已占据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半.有效地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如今研究中职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开展的"我的生命线"团体辅导活动,阐述了中职学生通过增强对宏观的自我社会角色的认知,使其学习动机水平得到提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党中央出于战略考虑而作出的伟大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和谐社会除了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外,还应该包含人的自我和谐这一方面,毕竟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而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已成为突出的问题,这种分裂和矛盾在我国现阶段又有其特殊表现。所以,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面对现阶段还存在"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现实,追究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寻求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的方式,使人的内心不断趋向完整、统一、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家对自我概念的研究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人类自我概念的最初发展是基于婴儿早期的自我认知的发展,而众多学者对婴儿自我认知的系列研究为我们描述了婴儿从主观自我察觉到客观自我察觉,最后发展出象征的自我察觉的发展过程。这些研究依赖于婴儿研究方法的进步,同时其研究成果也为自我概念最初发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信任——一种人际关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产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不同的时期产生的不同信任,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熟人社会的信任和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就不同,传统熟人社会的信任是基于血缘、地缘关系而产生的:现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则是基于制度、合约及公平而建立的;但是我们现在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传统的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存在许多缺陷,严重影响了人际关系。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适合的信任,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关于自我与他人共享表征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关于自我与他人的共享袁征观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基础上。目前的研究阐述了人们如何对自我和他人进行区分和辨别,如何协调和对比自我及他人的袁征,同时解释区分自我和他人社会性表征的脑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晖 《文教资料》2007,(2):85-86
对中国油画而言,谈论我们在形式方面的创造,并希望以此重建在世界艺术中的辉煌,便没有多大意义。原因是形式的不断扩展使架上艺术走向自己的边缘,形式成为个性的孤岛。中国油画个性价值的体现,并不在这种现代美术史意义的形式创造,因为在中国现代艺术真正开始之际,西方艺术已经向后现代艺术转型。本文从个性问题的角度来讨论中国油画从1980年代以来的变化。1980年代以前的中国油画谈不上自我表现;从1980年代中国油画经历了“伤痕-乡土”艺术的个性复归“,85新潮”美术的自我表现,90年代后“新生代”绘画和“玩世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空虚感和荒诞情绪,中国艺术家们满怀着真挚、热情,已有些盲目。而艺术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它始终和个体的生命需求,生存经验和精神追求联系在一起,成为人的自我认知的历史见证,中国油画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自我认知的概述、意识、途径、方法和职业规划的概念、原则、方法、测试。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使不少教师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拟从教师心理问题存在的内外因以及教师心理健康调适之法进行探讨,以期达到使教师身心健康、教育健康发展、校园和谐构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