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在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探究学习为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社会实际和科学实践的题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材过分依赖的情况,促使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2.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因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特殊性,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意义。以苏教版教材"树叶中的比"综合实践活动为例,通过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启发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引领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深入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基于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指导小学生开展"数学实验",是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好方式。数学实验教学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感悟并形成初步的数学研究方法。以"掷一掷"教学为例,分析了"数学实验"的组织与实施方式,提出:数学实验目标应突破"知识本位";数学实验设计要突出"思维内涵";数学实验实施需体现"数学化"的组织;数学实验开展要提升学生参与度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然而,由于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内容编排量较少,教师从内容选择开始就感到无所适从;对综合与实践活动如何组织和实施,缺乏成功经验的指导,容易流于  相似文献   

5.
"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从利用好教材上的"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利用习题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开展以单元整体化教学为主的项目式学习等三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低年级"综合与实践"的教材编写往往以实际操作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内容设定的课程目标,不仅应完成教材中"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还应努力拓宽更丰富的"综合与实践"教学资源,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数学绘本阅读即是一种以阅读性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学习。在低年级引入绘本阅读,能为低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教材,这是影响课程实施质量的主要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为学校自主开发校本教材提供了依据。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中心小学基于学校特色发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仁智》校本课程,课程从学校发展定位和学生参与兴趣、认知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设定合适的年级活动主题、内容、方式,并以教材(学材)的方式编印出来,为各年级推进课程实施提供了"脚手架",有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质量和学校特色办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语言素养,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而若想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则需把握其实施原则,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既不增加学习负担,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注意趣味性与需求性的有机结合 新课标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在现有语文教材中,均编排了一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走进图书馆"、"我爱文学"等,这就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教学资源.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照搬教材内容,未考虑教学实际与学生实情,则会大大降低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梳理探究"板块,以多样性的学习方式,训练学生思维、熏陶学生情感,在改进自身的同时完善教材整体编写。本文以"梳理探究"板块为研究主体,在介绍编排方式的基础上,概括了其内容编写的特点,为进一步探讨此板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和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北师大教材的特色有: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打破了传统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等.人教社教材的特色有:教材中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交叉编排,螺旋上升,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较强;教材的可读性强等.在教材编写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内容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探究活动和动手操作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近年来探索出了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同时在教师功能发挥、学生活动方式、活动基地使用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应通过与学科课程的结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设置,通过学生对社区环境和学校生活的反思探究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化"实施,通过学校课程规划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规范化"推进,通过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本化"目标,以优化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丰富,编排了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在"做"中"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等科学探究能力。本文分析教材中探究活动的数量与开放层次,以期能够让中学生物教学者对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有更深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为了转变教师单一、机械的教学方式,为了优化学生单纯以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些尝试,上好数学综合实践课。一、精挑活动空间,彰显开放思维"教"室,已沦为教师从事"教"的活动的固有场所,"静坐聆听"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性方式。而突破常规,精选合适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学生一定会身心放松,思维开放。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30):37-38
人教版单元探究活动中的"活动·探究"教学板块一经推出,便受到广泛好评,其编排理念科学,编排内容新颖,编排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可以说是教材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闪光点。那么,"活动·探究"模块到底应该怎样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模式是最高效的运用模式?我相信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思考过这两个问题,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想高效地利用"活动·探究"模块,那么我们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单元整体综合起来进行教学,故文章就以语文人教版教材八(下)第一单元作为例子,为各位同行进行策略阐述。  相似文献   

15.
"综合与实践"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生活为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教师依托教材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感知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正统编版教材不同于传统的语文教材,它以单元为载体,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排的编排体例,将"工具性语文"与"人文性语文"融于一体。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实施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教学,落实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旨趣?笔者认为,引入"项目化学习"的概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潜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从浅表走向深度,从零碎走向融通。  相似文献   

17.
教研活动课程化是将围绕一个研修主题开展的若干个研修活动进行组合,打造为一个系统的研修课程来设计实施,使校本研修活动更具有目的性、规范性、系统性和成果性。但由于教研活动课程化缺乏可操作的策略、研修内容没有系统性、研修方式单一,影响了实践体验类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教师的专业学习。从校本研修实践体验课程内容设计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入手,从课程化的视角设计活动,组织实践经历,按照"问题引领——问题解决"的思路设计内容,通过建构模块、任务分解、细节开发等步骤编排研修内容,借助思维工具结构化呈现内容,通过掌握研修课程内容设计的方法和策略,让教师的学习真正进入到"专业学习"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纵观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动手操作的“做数学”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用意识的激发都是很有价值的。很显然,我们教材当中数学活动的内容编排相对不足,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都很有思维含量,老师可以充分去挖掘,进行变式,进行扩展,来补充数学活动中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内容。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对六年级教材中“动手做”一题进行了开发挖掘,拓展成为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改编,我们不难发现在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后面都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它作为一条独立的"线"贯穿于教材的始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以语文学科为主并综合了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方式及活动案例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了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20.
社会课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但是,社会课的内容的编排,只是为学习主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课程实施中,能否真正实现社会课的育人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和质量。精心设计并引导学生参与以研究、实践和体验为中心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将大大提高社会课的学习质量和课程实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