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教学切片诊断”在初中生物学教学研究中逐步被推广、应用。教学切片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直指具体的教学环节,以录像观察与现场观察相结合,运用视频定性分析的方式,提取典型的切片,重现教学实践现场,以直观、真实的方式归纳教学设计的特点与要求,实现有效课堂的构建。其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呈现是“教学切片诊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真实性课堂远程诊断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课堂诊断建立在实地听课的基础上,然而课堂教学往往会因诊断专家的临场而变为教师不真实的"作秀",导致诊断失去了应有的功能。针对此问题,该研究设计和开发了基于FMS的真实性课堂远程诊断系统,力求在降低外来干预对课堂影响的基础上,实现对"原生态"课堂的远程诊断,从而真正发挥课堂诊断的作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系统中的视频与诊断信息同步关联、将诊断信息自动分类汇总等功能是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3.
提升和改进教师的课堂表现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课堂表现水平则是相应基础。长期以来,评价教师课堂表现水平仰赖于评价者的经验性判断,尽管已有相关"量表"问世,但对于每个维度的衡量和观察也鲜有客观证据加以支撑。为了打开课堂这一"黑箱",教育学研究者开始采用多种工具以采集、分析课堂中的数据,但目前研究者们更加注重对课堂中所采集的视频、音频中所承载的师生"行为数据"的分析。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带来了契机,利用神经生理数据来研究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与潮流,这一趋势对教育研究大有裨益。面向规模化的教师教育活动需求,需要构建融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学环境数据、师生教学生理数据、师生教学行为数据以及学业表现数据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为一体,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发现各类数据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智能课堂",为教育学研究提供科学的实证基础。从而为科学评价、提升、改进教师课堂表现,促进教育学从经验研究走向科学研究,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与实践研究,也可以划分为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两种类型。从教师工作的特点来看,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实践研究、微观研究。教师成为研究者表现为教育实践中的思考者,教育、教学中的主动探索者和实践教育家3个层次。教育实践中的思考者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初要求,教育实践中的思考主要有设计与反思两种形式。实践教育家不仅仅有高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大量实证性材料,而且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入的理性认识和哲学思考.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课堂视频分析的方法在教育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师教育中得到频繁运用。学生学习历程的视频分析以学生学习历程追踪为中心,通过连续录制和微观镜头方式实现精准、真实的学习发生过程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困境和需求进行课堂变革。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位长期采用学生学习历程视频分析的成熟型教师进行访谈,并对其常态化教研过程进行观察,发现学生学习历程视频分析可以深刻嵌入教师的日常工作和教研情境之中,基于实证,真正触动教师转换视角。教师借此深刻理解学生的困境和需求,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批判性反思,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实践型研究者,而将学生学习历程视频分析作为校本研修和区域研修的通用方法,也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大规模课堂变革。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教学技术媒介的不断升级更替,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日益成为教育教学与课堂模式变革与创新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省"十二五"课题"基于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研究"为背景,围绕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实际,以"诊断式"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实践为对象,探索教师专业发展方法与途径,分析其成效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界对于"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命题所涉及到的"怎样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怎样的研究者"以及"教师怎样成为研究者"等三个具体问题并无一致性结论。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以及教师队伍的特点决定了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而教育工作本身也并不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的研究有其特定的属性,具备内在动机、时间精力和多元能力是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自身需要学会借鉴和模仿,掌握科研成果发表的技巧,并培养自己健康的科研工作心境。  相似文献   

8.
一、对教育和研究如何理解 外语教师是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师的教育实践包含研究的意义.教师应把自我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态度,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和学生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整体的态度理解教学和研究,视教育、教学、研究为不可分割一体.强调教师获得研究能力、成为研究者决不意味着对教学的忽视或削弱,而是在根本的整体的理解中视它们为同一过程.  相似文献   

9.
教学技能视频训练是利用微格教学原理,在校本研究中,以参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录像视频为研究材料,以视频为媒介,以"优秀"的教学技能标准去反思、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现高效课堂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按照教学技能形成了解、模仿、整合、熟练四个阶段设计训练步骤,视频训练具有记录的全息性、资源的反复利用及真实、生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呼唤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而要成为新型的、现代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教学舞台上,要具备研究型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改进教学实践,必须为教学服务.具体地说,教师的探究、研讨,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反思教学中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每个  相似文献   

11.
论开放课程视频的学习交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视频是国内外开放课程最主要的教学表现形式,教育部更是推出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但缺乏学习交互性,信息单向流动一直是教学视频存在的缺陷,在分析国内外视频与学习交互设计现状,特别是在线视频案例分析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与索引、逻辑切片、资源聚合三类视频交互技术;提出并分析了个性化视频课堂、过程化的反思性学习、个性化课堂的分享与协作、基于知识点的主题研讨、基于学习者行为日志的教学反思的策略及其作用,认为有助于提升使用者与学习内容、学习者间、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但这样的研究者并不是教育理论的研究者,个别教师把学校教科研理解为就是多写文章或发表论文,显然背离了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本意。教师作为研究者,最主要的是研究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课堂。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持续研究和改进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学切片是教学实证研究的重要载体,教学切片取样一般源自教师的听课需求或与特定的听课目的有关。教学切片的制备应更多地指向学生的精神状态,一般采用预先规划好的固定拍摄,辅之以手机的适时捕捉。通过对教学切片的"数字化"处理,使教学诊断建立在对数字和现象的分析基础上。以定点教学切片为基本参照构建教学切片的系列参照,推动定点课改的常态化,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14.
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日益成为变革传统教师教育一个新的生长点。教育行动研究是让研究回归学校、让课堂成为实验室、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让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并改进日常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因此,通过教育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培养。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逐次铺开,要求教师应做一名"研究者"。研究的根本在于课堂教学。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研究实践中不断融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和教育追求,推出了带"题"课堂范式、示范诊断范式、数字嫁接范式等新范式,引领了课堂教学的变革。骈昌贵老师从教学诊断这一研究范式出发,对典型的教学片段加以解析、反思,问诊教学中的得与失,对于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教师对教育研究范式进行探究、形成佳作,让旧范式生出新花,让新增点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6.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基于视频的实证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尤其是对学习过程的研究——的主流取径之一。然而,对于为什么要运用视频,如何对视频进行分析,学界仍然见解不一。本文在梳理相关历史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案例呈现视频分析的三个重要维度,即个人的身体、社会的身体、身体与物件的互动。本文指出,这三个维度根本性地影响着我们对课堂互动、学习过程、教学机制的分析、理解与阐释,而视频数据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本文强调,为了发掘视频研究的潜力,教育工作者需要从理论视角上扭转"语言中心论"的偏见,探索教师对自己课堂的评价权,并且尊重课堂生活世界中的"日用行常"。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然而,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我国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失范现象。因此,需要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内涵、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实质加以澄清和辨析,以便走出误区,消除失范现象。"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目的,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实践者与研究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选取名师展示活动的一节视频课"力的分解",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与课堂观察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力的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进行研究,分析教师及学生的语言特点、教师教学风格或倾向以及课堂内容和课堂互动,总结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视频研究是学习科学研究中倡导的运用视频技术探究学习、教学与教育过程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研究者运用视频研究促进在职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的一个案例,具体描述了该案例中面向4位教师的视频研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并基于对教师视频研究活动中的话语分析,发现有效的视频研究活动设计能够促进教师:(1)转变原有观念,发展教学理解与专长;(2)主动参与学习,对新知的获得持积极倾向;(3)发展视频研究的意识,获得视频研究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就视频研究在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中的有效设计与运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陈明玉 《快乐阅读》2011,(12):97-98
"生命"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数学"生命"课堂的特点是:课堂教育教学内容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课堂中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对话者,"生命"课堂的教学是有生命的教学。本文从课堂氛围、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