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娟  黄越 《辽宁教育》2004,(7):120-12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11册100~10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含义,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2.
探索轴对称     
学习轴对称,要正确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是指这个图形具有的特殊性质.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节,它在本章中起着开启新课的作用。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进入图形中的轴对称世界,深刻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学习与探索,学生对轴对称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浅至深,为后面学习抽象的轴对称图形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4.
求最短距离的问题涉及面广,解法灵活多样。轴对称在解决最短距离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轴对称的一些题型的变式进行归纳整理,把轴对称与数学其他知识的各种组合一一呈现,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以及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数学概念的学习一般要经历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等阶段.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图形概念的学习应组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图形的本质特征.因此有效组织活动,对概念本质的掌握尤为重要.本文以《轴对称图形》一课为例,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使学生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使学生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7.
张绪昌 《山东教育》2012,(Z1):73-76
模型1:轴对称教学内容:P2-P4简要分析:"轴对称"模型是概念模型。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建立这个模型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几何的必要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概念,并能画出一个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本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模型建立过程中,教师要注意  相似文献   

8.
题目:如图1,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请你在图中补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得补画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补画成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对答案式讲评法 师:请某×同学将自己画的轴对称图形画到黑板上. 学生忙着抄,将题目改正. 教学评价:表面上非常符合现在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会的教师不讲"的课标理念,但实际上学生除了对这位同学的敬佩外一无所获,根本不知为何要这样画,是如何想到的.  相似文献   

9.
初中教材"图形的变换"部分,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相似、投影等五块内容.其中,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其本质是全等变换.本文选取几例中考题进行解析,探讨全等变换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0.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典型课型,在一个阶段的新知学习之后,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需要进行知识的回顾和梳理。以初中"轴对称图形"一章的复习课为素材,从"垂直平分线"出发进行问题变式,在驱动学生重塑认知结构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度认识、理解轴对称图形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 《等边三角形》一课主要是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推理证明和初步应用。本课安排在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和等腰三角形有关知识之后,不但可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的轴对称图形一等边三角形.而且相关定理更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轴对称变换图形T的每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组成的图形T′,称为T关于l的轴对称图形.把图形T变为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T′的变换,叫做轴对称变换.直线l叫做对称轴.二、轴对称变换的作用由于轴对称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因此,通过轴对称变换可使某些几何元素相对集中,从而顺利地找到解题的途径.如果题目中有以下情形,可采用轴对称变换:①角平分线;②30°、36°、45°、60°、90°等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2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选择合适的方法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案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吴烈 《陕西教育》2004,(12):38-38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轴对称图形》,在十二月上旬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轴的含义,会判断轴对称图形和会画对称轴。 2、通过学习逐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操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六年级的《轴对称图形》一课我也讲过,前不久在一个国家级课题的现场研讨会上听了这么一节课,倍感亲切.教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家乡标志性建筑入手,通过观察,初步体验轴对称,并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进而通过操作(剪小蜻蜓)让学生继续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然后揭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接着验证所学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最后自己创作轴对称图形.整个课上学生学的非常主动,但教者没能将一些问题进行到底,却有些大煞风景。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图形的某些特征,运用轴对称思想去添加辅助线,把已知图形的部分或全部补为对称图形,再利用轴对称性质,常能较容易地从图形各元素的对应关系发现其内在联系,找到解题的思路.请看下面三道中考题.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强化已学平面图形的特征,为后继学习图形的旋转与平移、中心对称图形等作铺垫。本课设计主要体现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以学生熟悉的图案作为观察和操作的材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感知、操作、创作、欣赏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轴对称变换是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初等变换,在解(证)题中,如果已知的图形中有轴对称或者根据题设和具体图形能构造出轴对称图形,那么,就可以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直接得出有关的全等三角形,使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