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的两大基本活动,我们不仅要检验认识,还要检验实践。真理标准涉及如何判定认识是否正确,实践标准则涉及如何判定实践是否正确,从真理标准到实践标准,既是认识发展的表现,也是我国改革深化的要求。把握这两个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就是检验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2.
徐勤华 《考试周刊》2014,(38):31-32
<正>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将语文教学落实到语言训练这一核心上。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呢?笔者认为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苏教七年级下册)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篇目。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文中的“景物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其实,文中的语言也颇堪称道,很值得我们引领学生去认真地品味。一、咀嚼揣摩,体验锤词的匠心1.动词的妙用例1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例2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  相似文献   

4.
从话语视角看,近70年来的语言政策研究可以分为4个阶段:话语阐释、话语批评、话语互动和话语规划。其中,话语阐释是一种实证性话语叙事,通过逻辑推理来解释政策现象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话语批评更多涉及语言意识形态、权力和不平等问题,认为语言政策并不中立,而是为了维护主流群体的利益,应该寻求针对语言权利的补偿措施;话语互动认为语言政策是“多声部”的,政策的制定、传播和实施都涉及话语协商和利益博弈,政策主体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援用”政策话语,导致语言政策的“再语境化”;话语规划认为“政策即话语”,语言政策进程就是塑造、指导和影响人们语言观念的话语操作进程,其核心问题是确定哪些语言问题应受社会关注,哪些语言理念应写入政策文本之中,哪些意识形态应作为社会共识而传播,哪些政策话语在本地化过程中落实为具体措施。美国“英语促进会”(ProEnglish)致力于推动官方英语立法,这一机构的语言政策包括5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注意、创制、传播、援用和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模式,呈现出明显的话语规划特征。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部分指出,鉴赏能力的重点要求是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验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主要任务,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诗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呢?笔者认为,应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理解形象,把握情感。因为诗歌语言是最典型的情感性言语。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12月12日 晴 坎昆会议落下了帷幕,各成员国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了折中、平衡与灵活的“一揽子方案”——《坎昆协议》。  相似文献   

7.
从品味语言来深入文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现这一目标的最终途径就是阅读。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师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设一座充满生命力的桥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呢?对于文章的外在形式即语言文字的品味可以说是深人文本的一个重要抓手。只有细细品味,才能透过文字的表面,  相似文献   

8.
“学科实践”作为学习和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方向和关键抓手,可从认识、实施和保障三条路径对其进行强化,使其从形式化的流程和展示转变成为实质化的育人信念和科学路径。第一,明晰学科实践作为本土自觉创生的教育概念的特征:嵌合性、集成性、辩证性、丰富性、未来性,让领悟更深刻;第二,聚焦学科实践的构成:本原性要素、支架性要素、生成性要素、旨归性要素,让实施更得法;第三,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协力深耕细作,让育人出实效。  相似文献   

9.
在中小学的诗歌教学中,我以为,是阅读,还是审美,是“技术训练”,还是精神陶冶,既反映着教学品位的高下、文野,也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品位。不同的文体、文章,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层次和境界。一篇普通的说明文、应用文、新闻通讯,是一个教学层次,而脍炙人口、蕴含极深的文学名篇应是另一个教学层次。它应从阅读的层次迈向审美的层次。诗歌教学只有进入审美体验才能进入较高的教学层次。唐代诗人王昌龄认为诗歌可以分为物境、情境、意境三种境界(《诗格》),物境即客观现实生活中的物象,情境即诗人主观世界的情感,意境则是…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现在许多教师认为语言教学可有可无。品析语言有途径。联系主旨思考语言的内涵的丰富性,可以比较品味,可以想象品味,探求语言的延伸性,可以换个角度品味,或者以写促品等。方法得当,师生可获得学习语言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作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的好词佳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独到之处.那怎样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作者课题研究、撰写专著、教材编写、课堂实践的完整过程,从母语高等教育的高度探讨了大学语文学科理论,提出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必须有理论开路、实践检验的观点,全面总结了大学语文从理论到实践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希望能给全国大学语文同行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知味阅读”是学习一套分层级顺序的分技能,从而形成阅读能力的阅读。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就能熟练地阅读文章。从这个观点来看,读者被动接受文章里的信息,意思存在文章本身,读者的目的是再造这些意思。从目前我国各地中考试卷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的这类考察学生阅读技能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类型特色是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稳固其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位置的关键。从强化到优化的导向,证明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地位的发展开始从政策认定阶段转向内涵探索阶段。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前提是构建稳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始终坚持中职的基础性地位、大力提升职业专科教育质量、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同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内外部衔接通道;核心是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管理职业教育,建立基于类型特色的管理体制,要积极探索跨部门协调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教育治理格局;关键是推进教育平等,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教师基于学生视角设计语言品味活动是提升学生语言品味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注重从实践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赏析。针对目前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教学流于形式、注重分析、公式化背诵等教学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准品味语言的路径,从而使学生在正确品味方法的引领下,真正取得语言品味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组织和教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姓‘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18.
语言感悟是语文教学的主线,语文课堂上应注重体察意境、揣摩意味、发挥想象、欣赏美言,让学生在品读中全面提高语言感悟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品味语言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要为学生营造、提供适切的情景和材料,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读悟结合,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品味语言,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表达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开展有效的语言训练,尤其是到了中段,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优美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表达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开展有效的语言训练,尤其是到了中段,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优美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一、感受优美的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