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我国诗歌史上,王维以"诗佛"著称。他的诗歌今传四百多首,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山水诗在我国盛唐诗坛独树一帜。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果能把握好王维山水诗的意境,就能让学生初步领略王维精湛的诗歌艺术,体悟到他从自然界静美境界中透射出的闲情。对于王维山水诗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诗歌意境的把握上。王维的诗向来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他笔下所描绘的心物契合的"无我之境"、动静相  相似文献   

2.
该文着重研究"浙东唐诗之路"山水诗与英国山水诗比较以及英文翻译。先从典型风景描绘和诗歌的生动形象度比较"浙东唐诗之路"山水诗与英国山水诗的相同之处,再从两国特色风景、意象和典故比较中英山水诗的相异之处,最后提出相应的英译策略来改善浙东山水唐诗翻译,以促进浙东唐诗的世界传播,并使浙东文化和浙东诗歌闪耀世界舞台。  相似文献   

3.
李华珍 《学子》2014,(7):41
正"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这一对句流行于唐代,反映了王维诗独步当时、风行海内的盛况,恐怕不是溢美之词。王维,字摩诘,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他擅长绘画,精通音乐,又精研佛理,他的诗歌以清丽、旷淡、含蓄、浑成见长,奠定王维在诗歌艺术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歌咏归隐的山水田园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山水诗歌的评价,也可以说是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王维众多的山水诗中,我觉得《山居秋暝》最能体现他山水诗"诗中有画""画  相似文献   

4.
<正>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诗论家把他誉为“诗佛”,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相提并论,在盛唐诗坛鼎足而三。王维的写景诗具有高度成就,而在王维写景诗中数量更多、更富有特色的是山水诗。在山水诗的创作上,王维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由于王维的诗歌艺术修养很高,并在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这就帮助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山水诗创作的艺术技巧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云: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李白本不是“山水诗人”。他也没有写多少山水诗。但他为数不多的山水诗却在古代山水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为什么呢?赏读他的《望天门山》,似乎找到了一点答案。  相似文献   

6.
自然山水是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而其山水诗在诗歌中完全确立地位主要还是归功于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是自然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楚辞》对谢灵运诗歌的影响是十分深厚的,谢灵运对屈原的身世具有认同感,这对他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他继承发展了兴寄的艺术手法,将情、景、理三者结合在一起。谢灵运的诗歌开启了后代山水诗歌繁荣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引     
《厦门大学学报》95年1期刊载土玫《试论晋宋山水诗形成的两点内在规定性》一文说“玄言与山水乃晋宋山水诗的两大构成”.他从诗歌创作本身状况出发,认为晋宋山水诗是魏晋以来各种题材的诗歌创作发展的必然结果,构成晋宋山水诗两大质素的玄理与山水,在魏晋诗歌中已普遍存在并愈益突出.魏晋以来的公宴诗、行旅诗、游览诗、招隐诗、游仙诗以  相似文献   

8.
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山水诗和政治诗是魏源诗歌的两个主要部分,这些诗歌大多创作于他游历之时,为官之后。可是他早期在乡居时创作的一些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从这些乡居诗中可以看到作者在人生之初的经历和思考,对了解魏源的思想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吴中四士"及吴越诗人群体创作的诗歌,大多以吴越山水为题材,相对齐梁山水诗来说,吴越山水诗体现出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不仅选取日常景物入诗,而且,人的主观情"兴"主动融入山水,这是山水诗表现艺术的一大飞跃,为山水诗在盛唐的全面繁荣做了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杜濬处在明清交替这一特殊时期,其诗歌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杜濬诗歌的特点在他的山水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自然山水中的一景一物,都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国破家亡、入世无门等遭遇,造就了杜濬山水诗中一种独特的意象——“孤”,其诗中的一山一水,大都被蒙上了一层悲清的面纱,较之其他遗民诗更深婉。同时,这奠定了杜濬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王维的山水诗是借助他所选取的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他用一系列典型而富有个性的意象构造了一个奇幻秀美的艺术世界,使他的山水诗呈现出"诗中有画""诗中有乐""诗中有禅"的意境特征。王维山水诗总体的风格是清新淡远、风清骨峻、自然脱俗。  相似文献   

13.
王维的山水诗以其清新隽永,富于韵味,历来被尊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代表。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中,五言诗体为其大宗,其他七言、杂言诗歌也有一定数量。对其为数较少的七言山水诗从诗体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王维对传统山水诗有开拓之功,对后世的山水诗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王维终生信奉佛教,奉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田园山水诗的创作,使他的诗歌中不仅有纯粹的佛理说教诗,还有大量的融合佛理的禅趣诗.  相似文献   

15.
在王维的诗歌创作中,山水诗的成绩最著,也是备受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但他诗歌人物形象的表现力同样卓越却缺少全方位整体研究。因此对王维诗歌人物形象表现力的研究很有必要。王维诗歌描写的人物分为交往诗中的人物、写景诗和边塞诗中的人物、人物诗中的人物等三大类。其形象刻画气韵生动,将人物画与山水画有机的融合并能以"不写之写"的手法于虚处传神,非常具有表现力,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让意境再现     
诗歌与小说、散文不同,小说、散文是通过客观描写来表现主题,而诗歌却把饱满的感情作为自己的生命,并以它来震撼读者的心灵。小学课文选编的古诗,绝大多数是山水诗。山水诗不是山水照相,山水画也不是植物标本和自然地理的图解,它是通过作家的头脑对客观景物作主观的、能动的表现。因此,一首山水诗反映的是作者的意趣、情志,甚至是思想的倾向性,而诗的感情又往往凭借景物抒发出来。所以,教古诗“明中心”的基本任务,就是再现诗的意境。“意境”“,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即主观感情(…  相似文献   

17.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其诗清新自然。他将绘画技巧融入其中,使其山水诗呈现出“诗中有画”的突出特点,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诗与画的和谐。本文从色彩、布局的角度浅析王维精妙绝美的山水诗,探究其诗歌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8.
鲍照的诗向来以乐府诗成就最高,山水诗稍显逊色,但在山水诗歌发展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期的谢灵运则是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后人常将其二人诗歌进行比较,更多集中于相同和不同之处,则很少关注"源出"关系。故而以鲍照诗是否源出于康乐为讨论重点,通过二人的诗歌分析,进一步得出鲍照与谢灵运诗歌之间的传承关系和鲍照后期山水诗的质量要远高于前期所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竟也。"这句话指出了晋宋之际诗风的转变。从此,中国山水诗正式登上诗歌舞台。山水诗的出现,不仅让我们在尺寸之间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而且丰富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取材范围,是诗歌史上的一次大的飞跃。在无数涉足山水诗的大家中,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无疑是中国山水诗高峰上首屈一指的大师。他  相似文献   

20.
以音乐家气质入诗,是王维山水诗创作的重要特色,他在诗中大量撷取自然音响,并用寓声于境,声色并举等艺术手法进行精妙描写,使诗歌取得了"有声画"的艺术效果,受禅宗影响,他用自然音响组合营造的意境氛围虽然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是空灵寂寞.对于自然音响的精妙传达,亦使其诗歌摆脱了实情实境的束缚,具有无限广阔的延伸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