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利军 《文教资料》2010,(33):12-13
《雷雨》的冲突中心应是在周朴园和蘩漪之间。蘩漪是曹禺塑造的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同时蘩漪对命运的反抗和幻灭集中反映了戏剧主题.周朴园和蘩漪的冲突勾连着剧中每一个人物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话剧《雷雨》是我国优秀戏剧家曹禺的处女作,写干一九三三年。《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性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周朴园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蘩漪不堪忍受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暖昧关系。而怯懦、自私的周萍不久又勾引了婢女四凤。由于嫉妒,蘩漪通知四凤的母亲侍萍把她领走。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周萍的生母。  相似文献   

3.
《雷雨》的经典之处在于它提供了多种解读角度。本文从文本研读出发,还原情景氛围,对周朴园与鲁侍萍、周蘩漪、鲁大海三组人物关系中提炼的性格聚焦点作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雷雨》中的八个人物,真是人人富有个性,个个栩栩如生。试将八个人物分成四组,比较地来谈一下,看看他(她)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两个叛逆者——鲁大海与蘩漪 这里所谓的叛逆,是指对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统治而言的。在外,有其矿山工人代表——鲁大海,带头罢工,造了煤矿董事长——周朴园的反;在内,有周公馆年轻的主妇——周蘩漪,自觉  相似文献   

5.
宋小玉 《甘肃教育》2014,(12):81-81
正《雷雨》是曹禺先生的经典力作。而蘩漪则是雷雨中最具个性魅力的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曹先生曾评论他笔下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拥有许多行为上的矛盾,但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此话真是一语中的。最"雷雨"的性格,正是周蘩漪的性格特征。蘩漪和周朴园之间没有爱情,多少年来,这位热情似火的女性等于是在守活寡,却处处要服从周朴园的意愿:没病,得承认有病,不想吃药,也得被迫吃,嫌屋  相似文献   

6.
曹禺处女作《雷雨》中的主要人物的结局令人心酸。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了疯子。这可能是作者的用心所在,然而在这些不幸者的画廊中,周朴园、蘩漪往往成为舞文弄墨的热门,究其原因自然是由于扮演的角色决定的,因此,作品中并不显赫的周家公子周萍往往被人忽视,其实,周萍同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其性格也较复杂,要认识周萍其人,必须从与他关系密切的周围的一些人入手,从与这些人的交往中来了解其性格特征。在剧中与周萍关系最为密切的,即能衬托表现他性格主导面的人物有三个:一是他的父亲周朴园,二是后母蘩漪;三是女仆——后来的情人四  相似文献   

7.
蘩漪是曹禺话剧《雷雨》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她聪明美丽,有自己的憧憬和对自由、爱情的追求。然而她跟周朴园结婚后便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正如作者所说,她  相似文献   

8.
在《雷雨》中,周朴园和蘩漪的婚姻门当户对,但为何冲突不断?从双方的个性差异和心理需求上可以找到更为直接的原因。周朴园是一个封建专制家长,"顺从"是他对于下人和妻子的首要需求;蘩漪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个性解放意识的"新女性",对所爱之人精神上、心灵上有着更为明确的"自觉"。这种相异与错位,是造成他们冲突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雷雨》中出现的人物具有复杂性——蘩漪是复杂的,周朴园也是复杂的。周朴园并不是一个生来就坏的人,他是一个民族资本家,是被那个时代所异化的人物,是封建家庭伦理的被吃,具有被半封建意识扭曲的孱弱畸形的病态人格,具有一定的其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无意识心理层面入手,通过分析蘩漪与周朴园、周萍两条主要戏剧冲突,揭示了蘩漪在无意识心理的引导下一步步走向人格分裂,成为自我毁灭的心理发展过程,蘩漪形象表现出很浓厚的心理分析色彩。  相似文献   

11.
《雷雨》不仅是一部家庭悲剧,更是一部社会悲剧。其中"周朴园逼蘩漪吃药"一出尤其让人过目不忘,体现了曹禺先生的独特匠心,技高一筹。可以说蘩漪手中的这碗药不同寻常,它是一碗扼杀旧式女性自由幸福生活的"毒药",也是一碗驯化青年男女绝对服从权威的"毒药",更妙的是这碗药如一面镜子,照射出周朴园这一封建家长丑恶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雷雨》剧中,蘩漪被称为“最为炫目的一道闪电”,她是全剧的中心,是戏剧冲突的制造者和推进者。蘩漪的思想性格是极其矛盾和复杂的,这种矛盾包括在与周朴园的婚姻中抗争与妥协的矛盾,在与周萍的畸恋中个性解放与个性丧失的矛盾,在母子之爱中的无私与利己的矛盾。种种矛盾像一条条无法挣脱的绳索纠缠着她,网织着她。矛盾的锯条锯割着她的心灵,她想冲出牢笼反使自己成为禁闭在“阁楼上的疯女人”,她想拯救自己却拖着别人一起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3.
运用会话分析理论中的言语行为学说解读《雷雨》的人物关系。对《雷雨》第一幕中周朴园逼蘩漪吃药这一片段的戏剧文本分析,找出人物之间控制和均衡,同感和间离的复杂关系的语言学依据,并运用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对这种关系作出解释。从而说明,言语行为学说可以传递戏剧人物关系的重要信息,会话分析等语言学方法有助于对中国戏剧进行更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仇真同学问:曹禺话剧《雷雨》中的周朴园是那么冷酷自私,但他对30年前侍萍的怀念也都是没有真情可言的“演戏做假”吗? 这是把握周朴园人物思想性格的关键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承认,周朴园对30年前侍萍的怀念是真诚的,不是虚假的。根据课文注释中的剧情介绍可知,30年前周朴园确曾对温柔美丽的侍萍动过真情,与侍萍成为事实上的夫妻。之所以后来侍萍于除夕带着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儿子被赶出周家,主要是因为封建的门第观念,周朴园作为地主大少爷,婚姻必须门当户对,妻子不允许是“下人”,要换成“有钱有门第的阔小姐”。所以周朴园对侍萍“始爱终弃”,这起始的“爱”不能说是虚假的。另外,周朴园与侍萍分手后的两次婚姻都不如意。他所娶的“阔小姐”抑郁而死,现在的妻子蘩漪是“受过一点新的教  相似文献   

15.
<正>曹禺在《雷雨·序》中曾说,蘩漪具有最"雷雨的"性格。诚如斯言,蘩漪可以说是《雷雨》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是整个作品最为丰富而热烈的重要人物。笔者注意到作品里多次提及蘩漪的"病",并且围绕这个疾病展开了关于吃药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描写,在此,通过分析此作品中关于"病"的意象和情节,探究一下"蘩漪之殇"。一、蘩漪的"病"作品中从序幕开始就出现了"医院""病人""神经病"等词语,倒叙的手法和特殊的故事发生地点有一种悠远的萧索意蕴。而纵观作品主体部分,可以发现分别  相似文献   

16.
曹禺的四幕话剧《雷雨》的主人公.现代文学研究史料中有三种说法,一说周朴园,一说侍萍,一说蘩漪。这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雷雨》的主人公究竟是谁?《雷雨》的主人公应该是周朴园,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眼中蘩漪     
我常想,初次到周家的蘩漪是什么样的,她大概像那时的所有十六七岁的女孩一样,活泼、美丽,但却用端庄的旗袍来衬托她的沉稳,掩饰她的年轻、张扬。她看到了威严的周朴园,她就要嫁给这个年纪几乎可以当她父亲、比她大二十岁的男人。她害不害怕,我无从知道。十七岁的蘩漪就做了母亲,那么年轻的生命体已经担负了这样沉重的感情,而她又有一个已经十一岁的继子,那时的蘩漪大概只能从楼上的窗口向外望,慢慢地把少女对于未来、对于幸福的渴求收了起来,也许是想偷偷地找个机会再释放出来。于是,她等待,一年、两年,看着自己的儿子牙牙学语,逐渐长大。她…  相似文献   

18.
1933年,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曹禺写出了他的处女作———四幕话剧《雷雨》。1934年,《雷雨》在北京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以后,立刻轰动了戏剧界乃至全社会。作品以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北方城市里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大家庭为《雷雨》简介背景,以侍萍与周朴园的三十年冤恨为戏剧冲突的主线,交织了蘩漪、四凤和周萍的恋爱纠纷以及鲁大海与周朴园之间的劳资之争。围绕妇女追求个性自由,工人反抗资本家剥削压迫等所揭示的种种矛盾和斗争,真实的概括了从“五四”到三十年代初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罪恶的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必然…  相似文献   

19.
落泪蘩漪     
初看《雷雨》我讨厌蘩漪的狠毒,再看《雷雨》我又同情她的无助。 西施在夫差身边13载.或许她并不爱夫差.然而夫差却那么爱她、疼她。而蘩漪嫁给了周朴园.一个并不爱她而且她也不爱的男人.一起共同度过18年。偌大的周公馆抽走了蘩漪的灵魂.留下了一架空壳.了此余生。可是上天并没让她静静离开.她遇到了周萍.一个让她愿意付出一切的男人。  相似文献   

20.
方绪豹 《现代语文》2009,(7):126-127
《雷雨》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被解读的已够详细。周朴园这个角色十分复杂,教材中对周朴园的人物分析一般都解读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都市里,资产阶级往往带有浓厚的封建气息,周朴园正是他们中间的代表。他既是尊崇旧道德的资本家,又是在外国留学过的知识分子。对于这个人物隐藏在‘仁厚’、‘正直’、有‘教养’等外衣下的伪善、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以及由此产生的罪恶,作家通过富有表现力的戏剧情节——例如他对侍萍的‘忏悔’、对繁漪的专横、处理罢工的手段等等,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其中对周朴园形象分析有不同的意见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陈思和先生,他提出了“周朴园心里有没有爱”这个问题,并针对原来的阶级矛盾的观点十分细腻地分析了周朴园人性化的一面。“所以,如果我们仅仅把周朴园和鲁妈的关系看成一种阶级对立,丫环受骗,少爷侮辱妇女等等,这样的理解,我觉得是肤浅的、简单化的。如果简单地把他们说成是互相欺骗的,没有感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