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阜新市新邱区教文委认真组织13所中小学积极开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读书教育活动。他们的作法主要是“两动员”、“四检查”、“五有”、“三结合”。两动员是:读书动员和制定读书计划动员;四检查:区委、区关工委到教文委检查了解读书情况;区关工委和教文委到各校检查,强  相似文献   

2.
1979年4月,《读书》杂志正式创刊。始料未及的是,第一期上面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就引发了激烈争论。《读书》原主编范用说,《读书无禁区》原来的标题是《打破读书禁区》,作者是中宣部新闻出版局理论处处长李洪林。发稿时,我把篇名改成了《读书无禁区》。当时,他并非不知道这样做会有麻烦,但是,我当时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因为毛泽东读书就没有什么禁区。范用说。杂志出来后,上级主管机关找范用谈话,批评《读书无禁区》提法不妥。范用说:我当时进行了辩解。估计那位领导没有仔细读完这篇文章。因为里面的内容主要是打破精神枷锁,文章有一段说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一位大文学家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而是人在书中读自己。"《学会阅读读出境界》一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认真践行,达到理想的读书境界。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读书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世界。"同学们都爱读《新小读者》等优秀书刊,读书刊就是为了先改变自已,而后更好地改变世界。阅读要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读  相似文献   

4.
陈丽霞 《成才之路》2009,(34):20-20
说到读书,我感觉很惭愧,因为已好久没有真正读书了。最近利用产假的休息时间,我在书架上找到了那本封面微微发黄的《西游记》,认真阅读了一番,竟仍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读书,读书是一种品味,读书是一种修养,读书是一种精神寄托。那时候,我主要以读杂志为主。上小学以后,读书兴趣更浓,一到寒暑假,我就缠着母亲,到图书馆借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孜孜不倦地读。那时,记忆最深的就是《马克思的青年时代》《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像他一样生活》等,再就是冰心老人的《小桔灯》《寄小读者》。古今中外的很多诗集,我都认真读过,这对我树立生活的理想,以至以后的文学创作,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了?2015年参加《我是歌手》第三季时,有一期我带了一本书上台,引起了网友的热议。那本书是我最喜欢的音乐人莱昂纳德·科恩的诗集《渴望之书》。其实在参加第一期节目录制时,我就在节目上推荐了莱昂纳德·科恩的传记《我是你的男人》  相似文献   

7.
认真读书和治学功力的关系,是人们都懂得的。治学功力,反映了一个学人的多方面修养,但多读书,善于读书,毕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白寿彝先生在《要认真读点书》一文中写道:"只要能认真读书,读  相似文献   

8.
两年前,我为读书刊物《书脉》题词,写下如下一段话:“读书就是阅读历史,藏书就是收藏历史,我们无法割断历史,我们应该认真读书。”这是当时我对读书的一点完全个人化的可能是肤浅的认识。两年过去了,我的看法没有改变,但需要做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9.
两年前,我为读书刊物《书脉》题词,写下如下一段话:"读书就是阅读历史,藏书就是收藏历史,我们无法割断历史,我们应该认真读书。"这是当时我对读书的一点完全个人化的可能是肤浅的认识。两年过去了,我的看法没有改变,但需要做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10.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从这些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对人们的重要性。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1.
黄培昭 《甘肃教育》2014,(18):127-127
正英国是一个十分重视读书和教育的国家,在针对少年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政府千方百计鼓励每一个孩子认真读书。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教育标准局负责人麦克尔·威尔肖近日强调,学生的家长应该抽出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读书,否则应受到惩罚。"如果家长没来学校,没来参加家长会,没有和孩子一起阅读,不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我就会告诉他们‘你们是坏父母’"。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准备对那些  相似文献   

12.
裴济洋 《大学生》2014,(21):18-18
入学后,我非常认真地读书,希望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甚至在大一时就选了大三的课,还同时选了经济学双学位,比其他同学修了更多的学分。我生怕自己读的书少,于是一学期下来买了200多本书,堆在宿舍的床上,只要一睁开眼睛一有时间就想读书,这样下来一学期也大概读了80余本,还非常诚恳地写了上万字的《读书心得与思想演变状况回顾》。  相似文献   

13.
<正>雨果说过,比海洋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可没有知识栽培和浇灌的心灵是悲哀的。因为一个人活着要有点儿恬静,有点儿充实,有点儿价值,就不能没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就不能不读书,希望我推荐的这两本书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上学时,我很喜欢读书,也读过不少经典名著。工作后,在读书和学习方面就有些懈怠,但激励我重新捧起书阅读源于一件小事。那是2005年春天,我的一篇小文在《东营电视报》发表了  相似文献   

14.
2013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课,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就上了一节研究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堂上教师没有提任何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观课教师发现:学生读书时,有的东张西望,有的读完一遍就无所事事。教师当堂采访了几位学生:为什么不认真读课文?  相似文献   

15.
谈读杂书     
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我看杂书所用的时间比看文学作品和评论的要多得多。常看的是有关节令风物民俗的,如《荆梦岁时记》、《东京梦华录》。其次是方志、游记,如柳表录异》、《岭外代答》。讲草木虫鱼的书我也爱看,如法布尔的《昆虫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花镜》。讲正经学问的书,只要写得通达而不迂腐的也很好看,如《癸已类稿》。《十驾斋养新录》差一点,其中一部分也挺好玩。我也爱读书论、画论。有些书无法归类,如林提刑洗冤录》,这是讲验尸的。有些书本身…  相似文献   

16.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句话使我想到,不读书的老师也是没有希望的老师。现在的知识更新实在是太快了,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涌来,如果没有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善于捕捉新的信息,那么我们的知识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仅仅依靠我们在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又如何能应对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特别是作为一名老师,一个怀揣教育理想,想成为一位名师的老师更应该感受到新知识带来的压力。要想解决这种压力,使自己轻松应对,就要读书,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你专业化成长的平台。那么老师都要读哪些书呢?是不是单纯的把目光局限在教育类书籍呢?我想不是的,要读书就要涉猎多方面的书籍,汲取多方面的知识。读书的种类要多,但作为教师首先要读专业的书籍。要多读一些教育名著,如读一读有关名师教法的书,像读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研究》、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研究》、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有尝试教学等,这些教法书籍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如果老师能够掌握它的精髓,那么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读专著之外,还要多读一些教育方面的杂志,如《人民教育》,这是一本思想性很强的杂志,这里有最新的,最前沿的教育动态,这里有最新教法和最新的理念,所以当老师必须读人民教育。只要你认真读了,你的思想就会很开阔,对教育问题就会认识的更透彻。还可以读一读教育人物传记,比如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刘彭之的《人生为一大事来》,这些可以让你了解教育名家成长的经历,也可以教给你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方法。读了这些人物传记可以让你浑身充满力量,自觉增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主动的发展自己,向名师?  相似文献   

17.
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有过读书的经历,读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一个作家而言,读书不仅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的需要。每个人都会因为读书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我读的第一本书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印象深刻的一本书仍记得的,那就是《水浒传》。那时我小学还没有毕业。当时毛主席  相似文献   

18.
陈娟 《中国教师》2013,(1):79-80
<正>2012年11月7日晚,北京师范大学"纪念记者节名动京师"讲座——《读书,作为一种信仰》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举行。该讲座邀请了两位文化界名人——著名哲学家、学者周国平和《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李鸿谷,与观众一起分享了读书的体验。周国平说自己爱看大师著作、经典著作,他读书的特点是"三不主义":"不务正业"不走弯路"不求甚解"。而李鸿谷则认为读书就像找朋友,大师未必能成为自己的朋友,同时学会读没有字的书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私人阅读     
放下了水远忙也忙不完的俗事、杂事和没完没了的各种工作,静下心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读书吧——把读书当成私事——没有仟何功利色彩,没有任何日的——娱悦眼球的那种阅读。先是找来朱正琳的《读书是私事》,拜泼第一篇关于加缪长篇小说《鼠役》的随笔——《“放逐自己在家中”的生涯》,感觉他的解读和我大学时代读《鼠役》的感觉差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20.
<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人在中小学时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心里就会留下什么痕迹。"我们很多学生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却没有什么文化,不懂得什么是高雅,什么是智力生活,内心空虚,精神狭隘,这都是他们在上中小学时没有认真读过几本好书的结果。"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喊了很多年,然而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