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陌生化使诗歌语言永远鲜活、耐人咀嚼,打破常规是获得陌生化的常用手段.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经典诗篇,从语音、词语、语法、语体、修辞等五个方面对诗歌语言陌生化手法进行了分析.语言的陌生化是诗歌语言教学的原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和品味语言的陌生化手法,从而获得审美"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在于其文学性。文学不是对现实的刻板反映,它趋向于使现实陌生化,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性接受方式打破,使之成为新颖的客体。文学作品中包含的陌生化元素很多,主要有语言、叙事、视角转化和选材取境。对于我国的文学翻译来说,原作中陌生化元素的保留及翻译是一种新的境界。所以,对原作中陌生化元素的识别与恰当处理对整个作品的成功翻译至关重要,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交往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以语言为主要中介的,人类语言从其本质上讲是具有陌生性的。课堂交往的语言陌生化,将有助于彰显人的主体地位,突出理性交往,使教学向生成转变。有效实施课堂交往语言陌生化应建构在树立陌生化意识;师生、生生之间运用语言陌生化、对课程教材做陌生化处理路向上。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语言是一种有别于日常语言的审美性艺术语言,它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里?这些价值又是如何从其特殊的形式中作出判断?本文拟从陌生化语言"真"的审美价值判断、陌生化语言"形式美"的价值判断和陌生化语言"意义"的审美价值判断三个方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学语言是不同于日常语言的话符和语符链,文学语言或诗歌语言是原生性的、充满隐喻特性的语言,这就决定了文学语言的特殊表现手段:陌生化。陌生化是通过对普通语言的“扭曲”即“有组织的违反”,造成对事物感觉的“惊奇感”,从而达到“更新我们对生活和经验的感觉”。在这样的理论支持下,“陌生化”在对文学的阐释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就文学话语而言,由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是它的一种特征,即指文学语言对日常话语的偏离或者反常。由此带来的效果,就是打破了人们对日常语言的习惯性反应。举个例子来说,有这样两句话:"我在树下等。"我的等待是一棵树。"从它们所表达的等待的意思来说,每个人都能读懂。但是,就人的审美体验而言,很明显第二小句更容易抓住读者的心,更能引起一种诗意的联想和美感。它把我们对等待的表达陌生化了,其效应诚如文学评论家南帆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所言,正在于。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成其为石头",从而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新奇的世界,一种仿佛是第一次见到语词所指称的那个事物般的感觉攫住了我们。这就是文学作品吸引人的一种魅力。可以说,如果文学没有语言的陌生化这一机制,那么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也就可能少有人问津了。  相似文献   

7.
广告语言陌生化是广告创意中的策略之一.本文主要从语言的音义、字形、词语搭配来挖掘广告语言陌生化的语言理据。  相似文献   

8.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某个角度来看,流行歌曲当中风靡的歌词可以被我们视作当代的语言风向标。歌唱是一种艺术,而歌词便是支撑这门艺术的支架,对流行歌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时代语言的变迁。而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常常有意对日常语义或语法结构进行重构,打破固有的语言结构,让听众能够获得某种陌生化的特殊审美效应。因而对歌词语言的陌生化进行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英美文学中会存在一些陌生化的语言,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就是指用不同的语言模式来对英美文学语言进行改变,这样文章就更加注入活力,不会显示出死板、无趣。对于不同的作家对陌生化语言的改变也是不尽相同的,表现方式也各有差异。语言陌生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对文章的感受更有意蕴,理解更加透彻。本文将进一步分析陌生化语言中的精华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陌生化是朦胧诗最主要的艺术特征。本文从陌生化角度来赏析朦胧诗的英译,从陌生化手法角度入手对比分析不同译文的优劣,试图论证只有从陌生化角度来赏析译文,才能像欣赏原文一样真正领悟其语言魅力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项挥 《文学教育(上)》2009,(21):119-119
“陌生化”的概念是20世纪初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之陌生”,即指摆脱习以为常的惯性化的思维制约,采用创新的方式,使人们即使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够有新的发现,从而缓解甚至彻底走出审美的疲劳状态。“语言陌生化”,简而言之,就是语言的变异和创新。以此理论为指导,我们对于文章语言的锤炼就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从语用学角度对某些歌词文本认知困惑作语用透视,认为困惑缘自歌词语言陌生化和受话者的文化忽略.事实上,正是语言陌生化使歌词文本给人以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3.
从语用学角度对某些歌词文本认知困惑作语用透视,认为困惑缘自歌词语言陌生化和受话者文化忽略.事实上,正是语言陌生化使歌词文本给人以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4.
诗歌只有依靠各种语言技巧的运用,使诗歌语言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话语形式的陌生化语言,才能给读者以新鲜的审美感受.穆旦诗歌的丰富和深刻,正是通过语言的陌生化达到的.作者以穆旦<诗八首>为个案,从语法和意象运用两方面采分析穆旦的诗是如何做到陌生化的.  相似文献   

15.
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陌生化”特征使诗歌语言区别于散文语言和日常用语,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重要标志。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效果是通过多种语言、艺术手段来实现的,并且,从接受者的角度看,还有其独特的心理学根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讨论了郑敏诗歌中语言陌生化的问题。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等人提出的,郑敏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本文从"词性改变"、"词语的特殊组合与搭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以往不同的断句形式"、"洋泾浜倾向"、"专业术语通用"六个方面对其陌生化语言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接受美学视域下,阐述了语言艺术化的两个维度:语言“空白”和语言“陌生化”,解析了它们在翻译中的意义。认为两个维度都能产生召唤性,让读者参与审美过程。通过翻译过程对语言“空白”的分析发现,译语文本会不可避免地对原文“空白”处进行填充,但我们仍须努力避免这种现象。而语言“陌生化”意识要贯穿在具有艺术向度的语言翻译之中,是因为并不是任何语言的陌生化,即采取“异化”能产生召唤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探讨了文学作品中语言陌生化现象一、词类运用陌生化;二超常组句陌生化;二修辞手法陌生化;四特殊技法与篇章结构陌生化;五审美观念陌生化;六表达方式陌生化.  相似文献   

19.
诗歌教学是新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但目前的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歌的言语形式.诗歌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音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综、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歌教学中,应从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20.
"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后来被运用到整个文学艺术界,并在世界范围产生重要影响."陌生化"是通过对传统的解构和翻新,使欣赏者和作品之间产生距离美的一种创作方式.本文从油画创作的角度切入"陌生化"理论,重新整合其中"油画语言陌生化"的内容,发掘其内涵,探讨油画创作中"陌生化"方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