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形式美育在文学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美育即审美教育,形式美是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形式美育是通过对形式美的感受以及形式美特征和规律的理性把握,培养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进行形式美育的最佳示范。我们在教学中有时从形式入手,能够更为方便地把握作品,得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这种学说认为,美育以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故从价值功能的角度,把美育看作是提高教育功效的有力手段和重要工具。其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立美教育”的新概念,即美育要发挥育人功能,展开审美活动,就必须先建立美的教育形式。“美的教育形式”是教育自身之美的存在方式,是对教育规律能动运用、自由创新的产物。并非如以往的美育观所认为的那样:美育不过是对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外在美的简单照搬和借用。这一观念的“向内转”,标志着对以往美育研究的新突破,为一种崭新的美育观、教育观的出现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有效形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然而,作为实施美育主渠道的美术教育,怎样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呢?我认为,美术课应有“美”有“术”。所谓“美”即审美教育,所谓“术”就是双基教学,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美育活动中审美形象生成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剖析和探索。作者认为,美育活动中的审美形象是主体生成的一种心理事实,它主要是在两个心理层面上生成的。从横向的角度看,具体表现为从形态——形式——形象的发展;从纵向的角度看,具体表现为形象表层(物象)——形象深层(意象)——形象象征(兴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数学美浅探     
"乐学"教育与美育紧密相连,课程美育呼唤数学关的出现.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认为数学美是科学美的一部分,它有"创造""真""善"的内容,有美的形式,有审美主体"张力形式"和"同形同构"的审美特点.这一观点打开了数学课程美的奥秘之门.  相似文献   

6.
“移情说”作为审美认知范式,揭示审美心理经验及审美主客体关系。其中,审美主客体关系这一范畴,对英语语言教学实践中,学习者和语言形式的关系有启示作用。如果把审美范式中的“移情说”引人英语语言教学领域,从审美认知角度探讨“移情说”与焦点式语言形式教学的互动,即“移情”与“注意力分配”的关系,就能更好地指导焦点式语言形式教学在实践中的操作,真正实现美育教育对智力教育的促进。  相似文献   

7.
张西爱 《教学与管理》2007,(11):122-123
一、引言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行等符合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具有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理想的完整的人生归根到底是人的培养或教育问题,也就是人的审美教育即美育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育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搞好美育,关键在于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师资、教材、设备、经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琳 《教育现代化》2005,(11):112-113
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一种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悟性和想象,进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审美形式”是马尔库塞艺术和美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他的整个美学思想都是围绕着审美形式而展开的。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形式与内容二分法,把审美形式提到本体论的高度,他对审美形式的界定、审美形式功能的阐述以及对艺术独特本质的界定都具有跨时代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青松 《成才之路》2010,(15):28-28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美育资源,深入美育实践。探讨美育的教学方法。摸索美育的经验,发挥美育的作用,通过审美教育,来建构学生人格塑造方面的理性框架,是现代化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美感培养美感,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较之其他学科尤为多样。一方面体现为语文教学中基本不可缺少审美教育,另一方面体现为语文教学中审美形式极为灵活。这主要源于语文学科集语言性、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诗歌教学中审美教育更不可或缺,其集中、凝练、跳跃、音韵各方面的特征非常突出。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贯穿美育,而且要讲究方法、形式、内容的多样组合,现就教学中的体验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艺术是美的体现,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或称美感和美学教育.艺术要求生产主体将自己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物化“到产品中去.所以说美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美术的审美功能是其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语言审美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鉴别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教育形式。语文学科在实施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语言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最具个性之所在,这是由该学科是以传授母语为己任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探讨语文美育、发展语文美育的前提必然是推动语言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刘玉 《中小学电教》2007,(11):53-55
音乐是小学进行美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指出:“音乐教育其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共同的认识功能,更为鲜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由此可知,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6条的美育任务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书简》是以书信的形式讲人性的完整和美育问题,但席勒在论迷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人性的完满、美的作用、审美一体性等方面都体现了和谐美育的观点。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提到“完美的人性”,并以游戏冲动来调和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他对美的分析、游戏冲动说的提出、对艺术起源问题的分析,都是让人摆脱物质、自然的限制,进而摆脱道德状态的限制,最终进入审美状态。和谐的人性美是其和谐美育的核心及最终指向。  相似文献   

17.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对美育普遍不够重视,本文重点阐述了美育教育的现状、重要性以及在当前的形式下职业学校如何开展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生审美修养的内涵和美育教育有其特殊性。美育教学在对高职学生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开发心智、激发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高职院校美育课及各学科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渗透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使高职学生在美育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美的养分,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提出了物理教学中美育的任务,论述了进行美育教育的三个方面,第一,物理科学蕴含着深刻的美的本质;第二,物理中美的本质被物理学家人化为有功利性的外在审美形式;第三,物理教师在再现这些基本外在形式时,进行人化审美再创造。  相似文献   

20.
小学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能力,是渗透孩子心灵的情感教育。将舞蹈引入音乐课教学,可以迥造学生优雅的体态,陶冶人的情操,为培养儿童的品德、集体荣誉感、纪律观念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的美育意义是其他美育形式不可取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