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分数作为一种评分手段,在认知、情感领域中发挥着评判和心理调节功能。但教师往往只注意了分数的评判功能而忽略了心理调节功能。经常得低分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对传统作文评分方式作了一些改革。1.暂不打分传统的评分方法是一次性的,分数一定,学生就失去了再修改、再写作的动力。因此,在批改那些暂不能得高分的学生的习作时,先指出文中成功之处,再把文中需要修改的地方告诉学生,学生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渴望修改的兴趣马上被激发出来,待修改后再打分…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分数作为一种评分手段,在认知、情感领域中发挥着评判和心理调节功能。但教师往往只注意了分数的评判功能而忽略了心理调节功能。经常得低分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对传统作文评分方式作了一些改革。 1.暂不打分。传统的评分方法是一次性的,分数一定,学生就失去了再修改、再写作的动力。因此,在批改那些暂不能得高分的同学的习作时,先指出文中成功之处,再把文  相似文献   

3.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自我评价—初次修改—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二次修改"的多元化习作评改模式.教师通过编制评改表格,教给学生评改方法,指导学生自评自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改互评,在多元化评价中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这样的习作评改模式实现了评改主体多元化、评改方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生写师改"模式,增强了学生对习作评价、修改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4.
开卷的话     
编辑部的老师们在阅稿时,常会对一些有修改基础的习作提出意见,退给作者同学修改。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同学会按编辑老师的意见.把习作改好再寄来。他们其实还没  相似文献   

5.
我于一九八二年开始,在自己任教的高中班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进厅了改革。其方法是:学生在课内完成作文后任意请一位同学帮助批改,习作者认真考虑同学的批改意见,再进一步修改自己的文章,然后交老师批阅。我采取这种批改方法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通过相互批改,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互相勉励,共同提高;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的方法,力争在交给老师之前把作文修改好.在实行这一新的办法前我做了四项准备工作:一是认真批改每一学生的每一篇文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不仅训练学生习作,还要学会修改习作.批改作文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需要老师的引导与指点,通过示范修改,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怎样把一件事情写具体.习作的修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步登天,要有针对性.习作修改的良好习惯要逐步养成,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提高自改作文能力,最终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奏完“作前指导、作后批改和评讲”“三部曲”后便收场。这样的作文教学,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每篇习作都获得成功。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通过一次性写作,往往发现有些地方还不尽人意,但由于老师没有要求重作,他们只好放弃再修改的念头;习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刚刚摸索到写作的门道,可是较差的分数已定,他们不愿意再修改。笔者以为,这样的“三部曲”作文教学,对一部分同学来说,是一次失败的教学。要使全体学生真正有所知,有所悟,进而确有所得,还必须在评讲后再高奏一支“修改之曲”,使写作教学的过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习作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习作修改这一环节.老师们通过激发学生修改热情、教给学生修改符号、理清习作修改的基本步骤、搭建习作修改展示平台等方法,以期来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提高修改能力.但是,老师们却经常会发现一种残酷的现象——“我本一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做法收效甚微,学生对习作修改的热情没有显著提高,修改能力也阻滞不前,大多数只停留在改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层面.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在习作修改过程中扮演“小医生”的角色,把习作修改视为“治病救人”,通过学习“健康标准”“临床把脉”,再开具“诊断单”和“处方单”来修改习作,提高修改能力,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习作目标:1.按习作要求选第一单元课文中的人物重编童话。2.童话故事生动有趣,并能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3.完成后自己先修改,再和同学交换修改。  相似文献   

10.
在"学·评·教"的习作教学模式中,指导、讲评、修改,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本文从习作要求的再"松绑"、习作方法的再"灵活"、习作点评的再"唤醒"三方面展开叙述,用几个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写作策略,指导学生的写作和二次修改,提高习作课堂的效率和效果,力求实现习作"授课""评价""修改"一体化,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学生作文内容,减轻学生作文的思想负担。  相似文献   

11.
在指导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教学中,注重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让一个作文能力较强的同学,根据习作的范围和要求.就自己的作文跟全班同学进行对话,通过答辩的形式,引导其他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收到较好的效果。四年级作文修改课上,根据“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运用想象”的习作要求,师生通过讨论,修改完班内一个中等水平的学生习作之后,进入答辩阶段。下面将这个学生同班内部分学生的答辩情况摘录如下。师: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想修改好自己的作文,多得到些作文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看马增娣同学是  相似文献   

12.
"习作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注通过加工改造、修饰润色,使习作趋于完善,从而使文章锦上添花,而关注习作修改中的互动,给学生搭建习作修改的支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要利用范文引路、发现评赏、比较推敲、鼓励创造实践四种方法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踏地而行,培养学生乐于修改、善于修改的能力,助推学生的习作修改水平上一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张桥娣 《广西教育》2014,(41):32-33
正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习作与指导写作同等重要。但传统的习作教学往往重"写"轻"改",或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改习作。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习作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权呢?"习作教学应当把教师的修改转变为学生的主动修改,让学生在反复修改的实践中提升习作能力。一、示范评改《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生修改习作前,教师必须进行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延用“作前指导、学生习作、批后讲评”的流程进行 ,指导、习作、讲评、修改基本分离 ;同时 ,在具体的教学中 ,又往往重指导、习作 ,轻评议、修改。这样的教学在实践中表现出许多的弊端 :由于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大多只顾写 ,缺少对习作的主动“回眸” ,也得不到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所以往往是“木已成舟” ,方知自己的习作没达到训练的目标和要求 ,致使许多学生难以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 ,进而产生对作文的恐惧、厌恶的情绪 ;教师的作前指导常常是就要求讲要式 ,就方法讲方法 ,缺乏针对性 ,难以根据学生习作的具体情…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一册习作六要求:这是一位同学采访了盖慧玲同学后写的一篇作文(文略)。语文老师认真进行了批阅,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请你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这篇文章。先自己改,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修改的情况,听听老师的意见,再作一次补充修改,最后誊写在作文簿上。 盖慧玲同学九岁那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六习作要求:这是一位同学采访了盖慧玲同学后写的一篇作文(文略)。语文老师认真进行了批阅,并提出了修改意见。请你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这篇文章。先自己改,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修改情况,听听老师的意见,再作一次补充修改,最后誊写在作文簿上。盖慧玲同学九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三四年级学生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五六年级学生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好文章一般都需要经过作者认真仔细地修改,因此让学生掌握作文修改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笔者接触到的学生中,当作文初稿写好后,教师建议大家修改文章时,很多同学或是“很不情愿、不想动笔”,或是“浅浅修改、应付了事”……诸多学生面对“作文修改”是提不起劲、谈不起趣。  相似文献   

18.
习作修改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重视对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对多种修改方法的指导,注重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修改能力。针对教材中有关习作修改内容的编排特点,教师要充分揣摩教材的编排意图,从兴趣激发、路径选择、多维评价等方面入手,扎实提升学生的修改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相对于习作指导课侧重关注学生的创作欲望而言,习作讲评课因为有了学生习作这一评价客体,更加突出了鲜明的指向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习作教学中的评价,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修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习作课堂教学需要重点落实的教学目标.通过聚焦每次习作的重点、指向学生的表达困惑、渗透必要的写作策略、提升表达的实际意义、重视学生修改的态度五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习作修改过程,真正提高他们修改习作的能力,从而促进今后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