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茯苓为常用中药,其在日常饮食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古代因其功效广泛,且不分四季变化,故被称为"四时神药"。在现代研究中发现,茯苓的药理作用主要取决于三萜类化合物和多糖成分。本文就其中三萜类化合物药理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对茯苓的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希望对日后茯苓三萜类化合的药理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4种不同取代基的1,3-双(芳基丁二烯基酮)丙烷类新型双共轭链衍生物,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实施了其在可见光诱导Ru(bipy)3Cl2催化条件下发生的[4+4]和[2+2]环加成反应,合成得到了4个四环并五环及4个八环并五环双酮取代化合物.该结果为合成特殊八员环及四员环类药物分子和多共轭有机光电材料化合物,提供了很好的前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基金》1995,9(1):42-43
中科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卢嘉锡教授及其研究集体完成的“钼、铁、硫等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化学与结构化学”研究项目,获得了第六次(1993)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卢嘉锡及其研究集体对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尤其是钼硫、铁硫、钼铁硫等簇合物进行了大量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合成出类立方烷、双类立方烷、线型和三角形等多种结构类型的过渡金属簇合物200多个。通过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总结出若干类型簇合物的化学特征,并采用多种谱学实验手段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能,同时选择某些有典型意义的簇合物对其化学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夏至草又名白花夏枯草、小益母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夏至草味苦、性平,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医学。本文对夏至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夏至草化学成分复杂,具有20多种化合物,主要包括苯乙醇苷、半日花烷二萜、黄酮等。在了解夏至草化学成分的基础之上,对夏至草所含的15种半日花烷二萜化合物进行炎症体外筛选以分析夏至草抗炎活性。通过实验得到夏至草中四种具有抗炎活性的化合物,以期对夏至草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用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饱和烃GC-MS等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重点对中三叠统克拉玛依组和上三叠统黄山街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其有机质的母质来源、沉积环境、有机质演化程度等方面信息。结果显示,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属于较好质量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是Ⅱ_2和Ⅲ型,中上三叠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具有较高的Pr/Ph值(0.43~4.76),伽马蜡烷指数相对较低,三环萜烷丰度明显低于藿烷,这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反应为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正构烷烃的分布和较高含量的C_(29)甾烷显示沉积有机质母质以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并有部分低等水生生物输入;C_(29)20S/(20S+20R)、C_(29)ββ/(αα+ββ)、Ts/(Ts+Tm)和C_(30)βα-莫烷/C_(30)αβ-藿烷等参数表明烃源岩处于低成熟演化阶段,并未开始大量生烃。  相似文献   

6.
对五种五味子属(Schisandra)药用植物(小花五味子Schisandra micrantha,狭叶五味子S. lancifolia,滇翼梗五味子S. henryi var.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复瓣黄龙藤S. Plena,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和唇形科植物东紫苏 (Elsholtzia bodinieri) 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共分离鉴定了101个化合物,26个为新化合物。首次从3种五味子属植物中发现了3种高度氧化的新奇骨架类型。此外,还发现了18,19-seco-乌索酸型苷和17,20断裂并失去17位侧链的羊毛甾烷型和环阿尔廷型八降三萜等新的骨架类型。 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HIV-1、急毒、抗炎和抗肿瘤活性实验,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抗HIV-1活性。其中化合物SM-10和SM-26具有显著的抑制HIV-1病毒活性,选择指数分别为174.08和 >25.04。且毒性较小,作为作用于病毒与细胞结合和融合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黄堇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Corydalis)植物-毛黄堇(Corydalis Pubescens)全草中分离得到了六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解析,得知这六个化合物分别为:亨脱灵碱(I,henderine)、紫堇醇灵碱(corynoline)、普托品(protopine),5,10-二羟基二十九烷(nonacosan-5,10-diol)、10-羟基二十九烷(nonacosan-10-diol)、别隐品碱(β-allocryptopine)。  相似文献   

8.
自从对硼烷研究以来,人们合成了大量的含有簇状结构的化合物。这些簇状化合物可由主族元素原子构成,或由过渡金属原子构成,也可既有主族元素又有过渡金属原子构成。寻找这些簇状化合物的成键规律、结构规则对充实和发展化学键理论有重大意义。自五十年代开始,已有不少结构规则问世,如著名的wade规则。但是现有的规则方法都有局限性。我们  相似文献   

9.
生物标志化合物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分子,具有特殊的"标志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地质中。常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有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和甾烷等,对它们的特征和类型的分析,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有机质溯源、成熟度和油气源对比等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汝强  林武  周丽 《内江科技》2012,(2):117+189
通过对柴东地区中侏罗统油页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表明,中侏罗统油页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Ⅰ-Ⅱ型为主,处于低熟一成熟热演化阶段,具有较大的生油潜力,综合评价为好烃源岩。油页岩具有低Pr/Ph高C27规则甾烷含量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反映油页岩沉积时为较还原的沉积环境,以低等水生生源为主要母质来源,而沉积环境和母源是油页岩具有较高丰度和较好有机质类型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7,(8)
高职院校教育目标与普通本科院校存在本质的不同,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更是把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作为最终目标。因此,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输出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承担着我国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本文将以“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为理论指导,对其以往研究做了简单介绍,以其教学模式和基础理论为依据,简要分析了“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其的认识。并对“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以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为目标的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拟为“五环四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系统预实验法初步探索石笔木叶的化学成分,为系统开发民族药石笔木叶有效成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显色反应、沉淀反应或层析对石笔木叶水、95%乙醇和石油醚提取预试液进行定性检识,通过实验结果初步判断石笔木叶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石笔木叶中可能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类、还原糖、多糖、苷类、皂苷类、有机酸类、酚类、鞣质类、甾体、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内酯类、香豆素及其苷类、蒽醌类、挥发油、油脂类等化合物。结论:初步确定了石笔木叶含有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分离鉴定该药用植物生物活性成分及系统开发提供了实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螺旋理论认为,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结构中都存在螺旋,螺旋结构是导致旋光性的根本原因。左手螺旋左旋;右手螺旋右旋。化合物的总旋光方向是由分子结构中所有螺旋旋光度的代数和所决定。各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都遵从该理论。光学活性的环芃烷结构特殊,变化也很大。这类化合物构型规定中的P, M螺旋 ( plus or minus helix ),不是唯一的螺旋,也不一定都是旋光贡献最大的螺旋,应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只要仔细分析每一个化合物结构中存在的螺旋,就会发现,它们和其他类型的光学活性化合物一样,都遵从螺旋理论的规律。由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可以预测其旋光方向;反之,由旋光方向可以推断其绝对构型。  相似文献   

14.
<正>积雪草作为中国的传统药材,使用其历史已有2000多年,其生性偏寒,具有清热解毒,拔毒消肿的功效。近代研究积雪草主要是对其三萜类化合物成分的提取以及应用,其中主要研究积雪草苷的作用,但对于积雪草黄酮类物质的研究比较缺乏,且积雪草黄酮类物质也存在许多药理作用。目前从植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可采用微波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发酵辅助提取法等多种方法,本文拟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积雪草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希望能为后续研究积雪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甲磺酸瑞波西汀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品,(2RS,3RS)-3-(2-乙氧基苯氧基)-2-羟基-1-(4-硝基苯甲酰氧基)-3-苯丙烷(化合物Ⅱ)是其合成中的一个中间体。本方法以(2RS,3RS)-3-(2-乙氧基苯氧基)-1,2-二羟基-3-苯丙烷、对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以碳酸钾为缚酸剂,以二甲基二氯化锡为催化剂合成化合物Ⅱ。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环保,适合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2,(13):12-13
正"奥林匹克烯"献礼奥运伦敦奥运即将开幕,英国科研人员也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种被命名为"奥林匹克烯"的微小五环结构分子,这可能是迄今最小的奥运五环。研究人员利用碳原子的六边形接近环状的结构,将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分析瑶药裙头裆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别.方法:通过化学显色反应、沉淀反应及滤纸片反应等方法对裙头裆水提取液、95%乙醇提取液及乙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预实验,初步分析裙头裆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瑶药裙头裆中含有糖类、多糖或苷类、有机酸、酚类化合物、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油脂类物质、强心苷类、内脂、香豆素及其苷类等成分.结论:为裙头裆的化学成分研究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7-氨基头孢烷酸对应下游产品(以头孢噻肟钠为例)的质量跟踪,证明7-氨基头孢烷酸吸光度的变化对下游产品(以头孢噻肟钠为例)色级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7-氨基头孢烷酸强化处理解决了下游产品(以头孢噻肟钠为例)成品色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叶绿素的降解代谢和调控机理中的异常性,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叶绿素降解产物的羟(烷)基化异常特征光谱分析方法。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叶绿素降解产物的羟(烷)基化特征光谱进行分解,对异常特征光谱进行准确提取;根据异常特征频谱的能量与光谱中总的频谱能量的比值,对各个异常特征的波峰赋予不同的权值,实现了叶绿素降解产物的羟(烷)基化异常的特征光谱分析。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叶绿素降解产物的羟(烷)基化异常的特征光谱进行准确分析,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含硫型有机钼化合物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东晖 《中国科技信息》2006,(23):274-275,278
本文综述含硫型有机钼化合物的开发历史和新型钼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二异辛基二硫代磷酸钼的制备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和作用机理,并介绍了它的应用,对其今后的研究路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