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文化形象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内容。襄阳市把三国文化当作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曾经隐居襄阳古隆中并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历史人物诸葛亮自然就成了塑造襄阳现代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应围绕"诸葛亮文化"展开襄阳文化战略规划建设;延伸"诸葛亮文化"而进行襄阳亮点的宣传;塑造"诸葛亮文化"而进行襄阳城市个性建设。襄阳要充分利用和发展诸葛亮形象的作用,就需要在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环境设计、公益广告设计诸多方面,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性的安排,便于在城市形象的宣传与塑造中,突显诸葛亮形象与襄阳城市形象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赵德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12):57-60
襄阳既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又是借助城市主题建筑传承和发扬三国文化的重要城市,以教育建筑、交通建筑、纪念建筑、文化建筑的主题建筑借助装饰设计来再现三国文化,既构成襄阳城市景观的内容,又不失为襄阳城市建筑环境追求文化地域化、特色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汉水是中国南北文化交融形成中华文化的母亲之河、也是孕育楚文化给予湖北文化决定性特色基因的父亲河。襄阳段汉江有"英雄之河、爱情之河、商贸之河、文化之河、旅游之河"的突出特点。建议用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对待襄阳和汉水,确定襄阳成为世界级旅游景观城市的建设目标,争取在不长的时间里把襄阳建设成为湖北省的龙头旅游景观城市和世界级的旅游名城,把湖北汉水旅游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8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丰富的襄阳文化。研究认为,襄阳文化的未来定位为以汉水文化为体,以由此衍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环境、人文景观、人文精神为用,以发展现代创意文化产业为途径,走文化多元发展之路,最终发展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人文之都。围绕襄阳文化及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等,襄阳地方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而深入地学术探讨,为实现襄阳文化及文化旅游产业的科学、快速发展贡献了诸多智慧。  相似文献   

5.
龙文化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史上逐渐创造出来的一种理想形象,所以它的体态、大小多变而无定型,这就给装饰造成了方便条件。清代在康熙、乾隆修建的外八庙中的琉璃牌坊、屋脊建筑中、建筑藻井、云龙丹陛到处可见龙的不同形象。龙文化与各民族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体现了皇权与神权的相互协调,是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论述“龙——由图腾崇拜到皇权象征”的演绎历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说龙作为一种图腾崇拜的原因、过程及龙图腾的形象特征;第二部分在追叙华夏民族融合、形成过程中,说明华夏族的先祖如黄帝、炎帝、颛顼等“人王”就是龙、龙的化身或驭龙的先圣;第三部分是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氏族社会的瓦解,龙逐渐变成了氏族贵族以及后代帝王通天的工具和权力象征的情况、原因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个城市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是看它的文化力。襄阳文化力涵盖了“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原动力,“崇文重教、尊重人才”的核心智慧力,“崇尚科学、敢为人先”的强劲活力,“重商亲商、重利尚义”的城市竞争力,“注重生态、追求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力。襄阳要建成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文化力的龙头作用、纽带作用、中心作用。打造襄阳文化力,需要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打造襄阳“气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襄阳“气韵”;精心培育城市文化品牌,打造襄阳“气派”;积极推进文化传播交流,打造襄阳“气场”;勇于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打造襄阳“气魄”。  相似文献   

8.
龙在中国神话中地位十分崇高,属于"天神"一类,也被视为帝王权力的象征;在佛教经典中也常被引用,龙在佛教中的定位则是归属于"畜生道"的众生。同时佛教对于龙的出生、特质、灾祸和龙王等皆有分类和对其形象的建构。依据佛教经典中对龙形象的建构观察,可知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明显带有印度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质,也为探索昔日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法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9.
龙起源于诸夏,形成时代大约在9000年左右;濮阳蚌龙的时代虽比阜新查海龙为晚,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形象更为接近,当与中国封建文化中的龙有直接的渊源继承关系;诸夏龙文化流风原被,直接影响到周边地区,对中华各族龙崇拜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种传到印度后,和印度本土文化传统相结合,渐次形成了与中国龙不同的印度龙种。龙文化如同汉语言文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样,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历史文化的发展史上,一直起着纽带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忽视的内容,同时它也是联系中国与南亚,尤其是印度之间宗教文化关系的一条纽带。  相似文献   

10.
龙是中国人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自古以来,龙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华夏民族的心目中是“神龙”。华夏民族自称“龙的传人”。自汉代以后,龙被帝王所利用,成为帝王的化身。龙文化在我国有深厚的基础和积淀。今就龙文化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探讨,以求正于学术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