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荠菜迎春. 春天里,最早醒来的是荠菜.当柳枝还未来得及抽动,其它小草还未萌发,荠菜,就破土而出,为大地镶上最美的绿色.小河边、沟渠旁、田埂上,满是的.颜色一点点加深,淡绿、青绿、深绿、墨绿;个头也一点点变大,它不断地从心中抽出叶子,一点点地摊开,一点点地舒展,最后从自己的额头上顶出一朵洁白的小花.  相似文献   

2.
春天里,最早醒来的是荠菜.当柳枝还未来得及抽动,其他小草还未萌发,荠菜就破土而出,为大地镶上最美的绿色.小河边、沟渠旁、田埂上,满是的.颜色一点点加深,淡绿、青绿、深绿、墨绿;个头也一点点变大,它不断地从心中抽出叶子,一点点地摊开,一点点地舒展,最后从自己的额头上顶出一朵洁白的小花.  相似文献   

3.
荠菜饺子     
早上接到母亲的电话,说是又做了荠菜饺子,让我拿回家给女儿吃。每次从母亲那儿拿回一袋袋荠菜饺子,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萦绕在心头,让我无法平静……我自幼体弱多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常做些荠菜素馅饺子给我补充营养。阳春三月,母亲领着我和弟弟去挖荠菜。"春在溪头荠菜花",嫩嫩的荠菜,鲜绿绿的,菜地里、田埂上随处可见。母亲教我用小刀沿着荠菜的根部插下去,再轻轻一挑,一棵荠菜就挖出来了,还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相似文献   

4.
荠菜饭     
夏历二月初二,我们温州农村有吃荠菜饭们温州农村有吃荠菜饭的习惯。据说荠菜饭可以防治皮肤病,所以民间有着“吃了荠菜饭,疥疮生弗着”的俗话,况且这荠菜饭还得到下江南的清朝乾隆皇帝的连声称赞。今年二月二前夕,妈妈从意大利回国探亲,我又可以一饱口福了。中午,妈妈开始了工作。她先是仔细地清洗荠菜,洗好后,把荠菜按在菜板上,用菜刀切成一段段的,“吱吱”声音真是美妙悦耳。切完菜后,妈妈又点起了火,往锅里放油,随着油炸声,倒进切好的荠菜,“嚓嚓”声立即响起,接着倒进准备好的冷饭,又放进了一些调料,一边混炒,一边…  相似文献   

5.
正蝉儿睡熟了,青蛙和虫子们的演唱会也结束了。柳叶似的灯光还未关闭,点缀在夜空中的宝石还眨呀眨的。四周静极了。抬着头,仰望天空,北斗星、牛郎星、织女星,我只能叫出极少数星星的名字。那是多么神奇的天空啊,可我却知晓一点点。远处,一个亮点越来越大,一点点向这边过来。"流星——"我惊讶地叫了起来。可不,这亮  相似文献   

6.
挖荠菜     
作家张洁曾经写过一篇《挖荠莱》,在她眼中,挖荠菜是童年的一件乐事,但长大后回想起来,却渗透着一番辛酸。我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大好时光,故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挖荠菜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抑或大言不惭地说是一种雅兴,再狂妄一点说,就是和陶渊明南山采菊差不多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现在虽是早春二月,但天气实在晴朗得可爱,已和三月差不多。我和小姨挎个篮子,拿着小铲一起挖荠菜。尽管荠菜这个名字早已被我熟识,但要真正识别还是有些陌生。小姨可是挖荠菜的一流好手,眼明手快。她一边挖一…  相似文献   

7.
长安 《成长》2007,(12):51-52
有一次,我和家人到一家西餐厅用餐。那天客人很多,菜出得慢,我点的餐很久还没送来。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我就先吃一点老婆的前餐,吃一点必要的主菜,大家都没注意到少了一份,但我没忘记。送饮料来时,服务小姐很不好意思地询问,是不是还有一份餐未送来,我说是。服务小姐很客气地说了声对不起就离开了。  相似文献   

8.
正在万籁俱寂的凌晨一点还未入眠的人,是一群孤独的人。我是其中之一。高三那年,有一段时间,我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像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一样,明明眼前已经模糊一片,上下眼皮不断打架,头也离书桌越来越近,却在猛地惊醒后,揉揉眼,继续学习,然后再开始新一轮对困意的征伐,必须熬到凌晨一点,才能安心地放自己倒头睡去。往往早晨被闹钟惊醒后,发现书桌上的台灯还径自亮着。凌晨一点的夜,静得可怕,一点点声响,就要心惊  相似文献   

9.
张芳 《快乐阅读》2014,(5):48-48
<正>在万籁俱寂的凌晨一点还未入眠的人,是一群孤独的人。我是其中之一。高三那年,有一段时间,我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像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一样,明明眼前已经模糊一片,上下眼皮不断打架,头也离书桌越来越近,却在猛地惊醒后,揉揉眼,继续学习,然后再开始新一轮对困意的征伐,必须熬到凌晨一点,才能安心地放自己倒头睡去。往往早晨被闹钟惊醒后,发现书桌上的台灯还径自亮着。凌晨一点的夜,静得可怕,一点点声响,就要心惊  相似文献   

10.
父母的爱,像一条河,流过春夏秋冬。那是一个桃花还未绽苞的早春,风儿料峭着一些寒意。年近花甲的母亲蹲在田埂上拔荠菜———那是她的女儿爱吃的。风吹乱了母亲斑白的头发,吹裂了她粗糙的手,我看见母亲手背上的血痂,看见新渗出的血丝在母亲手上顺着皮肤纹理游走,融入泥土,或者黯淡了颜色凝固……泪,悄悄滴落在与荠菜颜色差不多的田埂上。隔了年,荠菜的根非常粗大,是最有营养的部位,母亲拔得很仔细,惟恐把根弄断了。我蹲着拔了一小会儿,腿就又酸又痛,不得不站起来伸伸腿、捶捶腰,想起母亲经常腰疼腿疼,我扯住母亲的手:“娘,这么累,咱不拔了。…  相似文献   

11.
石鲁芳 《新读写》2023,(3):42-43
<正>荠菜卿卿(1)开过花的泥盆里,不知何时,竟冒出一棵荠菜来。等我发现时,荠菜已很荠菜的样子了,碧绿粉嫩,活活泼泼,直把我的花盆当故乡。我没舍得拔去,一任它自由生长,等着它开花。辛弃疾写,春在溪头荠菜花。在我,是春在泥盆荠菜花了。(2)因这棵荠菜,家里的对话又多了许多。常常是在茶余饭后,我和那人踱步过去,站定在花盆前,四只眼睛齐齐地,笑微微地看着这棵荠菜。荠菜肥嘟嘟的,  相似文献   

12.
学会点题     
巧妙地点题,着墨不多,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点题,可以“点”出感情,如《最后一课》(都德)结尾部分有这么一句:“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可以点出标题的出处,如《驿路梨花》(彭荆风)结句是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这既交待出处,又赋予新意。可以“点”出标题的意义,如《一件小事》(鲁迅)结尾写道:“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可以点出写作目的,如《挖荠菜》(张洁):“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  相似文献   

13.
珍惜童年     
童年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是快乐的、美好的,就像一本画册,记载着无数精彩的瞬间。记得有一年春天,我住在姨妈家。一天,我和表姐一起去郊外摘荠菜。春风送暖,鸟语花香。我们迈出家门,春风吹拂着我们的脸庞。田野上鲜花盛开,并飘来淡淡的花香味,这种感觉沁人心脾。到目的地后,突然,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得心花怒放。“表姐你看,那是什么?”我指着一株又粗又大的“荠菜”说。(其实我看错了,那是一株长得很像荠菜的野菜。)“哇,是荠菜!你真棒!”表姐笑逐颜开地说。接着,我们继续找荠菜。很快,整个篮子几乎全装满了。我们提着一篮子的战果,眉飞…  相似文献   

14.
东湖之行     
我小心翼翼地走在铁索桥上,桥微微有些晃动,同学们都感到兴奋,又有些害怕。远处是一片绿色,还隐约透着一点点红。偶尔有一大群叫不出名字的鸟儿  相似文献   

15.
荠菜飘香     
“阳春三月三,野菜赛仙丹。”春天是挖野菜的最好时节,这些野菜生长在原野上、田埂边、沟渠畔,在万物复苏的季节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儿时生活困难,一到春天母亲便挎上篮子,拿上小铲子带着我去挖野菜。荠菜是家乡最多的一种野菜,又叫地菜、清明草。清明之后,荠菜渐渐绽放出细小白色花。  相似文献   

16.
《同学少年》2013,(4):25
"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每年这时,奶奶便用荠菜煮鸡蛋,据说吃了能清热解毒,平安吉祥。每年,奶奶都看着大伙吃得干干净净才安心;今年,我有幸随奶奶一起来到田野挖荠菜。荠菜花不用寻,田野里处处都是。碧绿的茎叶,繁星点点般的小花,一下子绿了我干涸的眼,润了我枯萎的心。奶奶小心翼翼地蹲在田垄边,将荠菜一株一株地拔起。为什么要拔呢?奶奶  相似文献   

17.
21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历程,让我懂得任何改变都是从“一点点”开始的,再远大的目标都是从“一点点”做起。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让我的课堂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我从当初讲台上临阵脱逃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就是这无微不至的“一点点”,让我从教科研上一窍不通的愣头青磨砺成江苏省“精品课题”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18.
母亲     
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祚一旁,夸我眼尖、手巧,还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  相似文献   

19.
菊事     
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挺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  相似文献   

20.
杨艳萍 《小学生》2013,(10):23-23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改变了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现代意识非常有利,为教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最近我跟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马志刚学习了白板,并利用白板上了一节课一《认识人民币》。就白板而言,我现在只学了一点皮毛而已,它的精髓还未领悟到,有待我进一步地学习与领悟。今天我就这次运用白板后谈一点点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