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当前建筑创作中形式主义的设计作品为例,分析了产生"新、奇、特"等不正常现象的原因,提出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  相似文献   

2.
说“奇”     
“奇”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通过“奇”的历史溯源.揭示出“奇”的丰富蕴涵.并进一步讨论“奇”对中国古典艺美学建构之影响。  相似文献   

3.
动画人物贴近小学低段学生的生活,是他们熟悉的、了解的、喜爱的事物。通过动画人物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紧紧围绕一个"奇"字,详细介绍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迎客松"、"陪客松"和"送客松",还简略介绍了其他黄山松的千姿百态,"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  相似文献   

5.
关于李白《蜀道难》之“奇之又奇”,已有阐释因忽视“体调”概念界定及有效参照系的阙如而难以实现逻辑的自洽.在明确“体调”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清理“蜀道难”的源流并以此重构参照系,可为揭秘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4月8日 我认识的那几个铁哥们,个个都有着一副熊心豹子胆!可是,经本人那比针尖还细的心长期观察,发现了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秘密:那个表面威风十足高高大大的张岩松同学居然怕俺家的small yellow dog!真的!真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桢“仗气爱奇”,写成了“真骨凌霜,高风跨俗”的不朽诗篇。这既与其自身的浩然正气有着联系,也和他“爱奇”有很大关系。他仗着自己的博学多才,率直成诗,有意无意间追求比兴的奇瑰、章法的奇巧和用语的奇壮,构成了其诗的奇伟之势,奠定了他在五言诗史上的崇高地位,并旁及后来诗人。  相似文献   

8.
刘勰与钟嵘论“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江 《重庆师专学报》2004,3(2):62-65,90
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钟嵘的《诗品》都多次用到“奇”这一术语,但两人所论之“奇”的内涵有很大区别,他们对“奇”所持的态度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折射出两人论文指导思想和著述目的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张志  徐恒祥 《云南教育》2007,(9S):22-23
一、讲究特色,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特色作业能有效唤起学生再学习、再认识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乐意地去探知、获知,使之想学、会做、善创造。一位教师教学“质数和合数”时,设计了“比一比,哪一队获胜”的一组题,并按座位号将班级学生分为质数队和合数队,以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1号学生当裁判。  相似文献   

10.
岑参的边塞诗继承了前人边塞诗悲壮豪迈的风格,具有雄奇瑰丽的特色。其诗作的“奇”具体表现为:奇景寓奇情;奇语传奇意;奇调、奇韵成奇曲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土特礼品包装设计中,"务实"和"务虚"这两个核心设计理念的提出,使得整个设计在深刻理解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全方位、全景式地的拓宽并延伸了土特礼品品牌的深度,并细耕"土特产品"所特有的市场价值,在演绎具有"乡土"特色的礼品文化的同时,也传承、传播了地方传统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2.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运用特殊想像力,打破寻常思路、寻常逻辑,创造出出人意料的惊人之语,这些词句可能偏离语言常规,不符合生活常识,可能悖于逻辑,不合常情常理,但它们比规范的、一览无余的标准语更富有神韵,更能表达真情真理。我们把这样的词句称为“奇语”。在诗歌教学中,我发现品味诗歌“奇”语是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刘勰以客观态度对待《经》与《骚》,“正”与“奇”,提出“执正以驭奇”的原则,对"奇"进行约束与规范,表现出一位文论家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中的"奇"对读者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也是使作品得以流传的力量之一。周口本土作家张新安的短篇小说有着"奇"的特质。在这种"奇"中渗透着本土地域文化,有着生活的真实性,而且其中还有一种趣的存在。这些因素相互融合形成了作者特有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在宋代文坛上,以苏轼为代表的一些文人创作出了很多具有"奇气"的作品,在取得了很高艺术成就的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的风气,使得文人以"奇"为尚。针对这一现象,宋代的批评家从风格、文法、思想内容三个层面对古文创作之"奇"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给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中"自然之奇"和"奇中有正"等观点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徐浩 《语文知识》2012,(3):103-105
"奇"有"美"义,前人已有论述,本文在补充更多文例的同时,借助前代训诂材料,对从"奇"得声的同源词的意义进行归纳,发现"奇"字的"美"义与其"长曲义"密切相关,于是从字形和词义上追寻"美"义的来源。"奇"字所从之"可"是"奇"字声音和意义的来源,"可"本初的"长曲木茎义"逐渐衍生出"奇"字的"长曲"、"美盛义","美"义即在其中。  相似文献   

17.
邓志谟的“争奇小说”《花鸟争奇》,《山水争奇》等篇,是明清小说中面貌十分独特的小说,但他们并非无源之水,本文认为其远源乃是盛行于隋唐时期的论议伎艺,其近源则是民间始终流传有绪的两物争功故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陶渊明诗"奇文共欣赏"中"奇"字的含义.有人认为此"奇"字作"奇特"解,本文通过举证和分析,认为其义当为"美好"  相似文献   

19.
20.
与中国哲学中的“奇”相近的术语还包括“怪”“邪”“奸”“谲”“畸”等。儒家贬斥“奇”,强调由奇反正。老庄一方面批评非道之奇,另一方面又肯定合道之奇,如奇人、奇语。韩非抨击悖逆君臣之道侵犯主上权威的奸臣以及违反刑法的“奇”“邪”。墨子的“奇”“邪”主要包括统治者超越基本生活需要而徒增华饰的行为及违法乱纪的行为。另外,儒家对美学领域的“奇”并不一概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