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瑞乾 《大观周刊》2012,(40):121-122
[案例背景] 要上汇报课,我和指导师商量后,最终决定上《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选择这样一个题材,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具体体现在: 1、这是一个战争题材,离孩子们的生活非常遥远,如何在上课的过程中调动起孩子们的体验,激发起他们对战争的痛恨,这是摆在我面前的非常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资讯     
声音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2月28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在回答能否设立全国读书节的提问时作如下表示:“我们这个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毫无疑问,我们要吸收和借鉴世界的先进文化,但是如果连自己祖国的文化都不了解,都没有能够学好,就很难增强对世界的了解。因此,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王静 《大观周刊》2010,(46):153-153,111
黔东南是我国地处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存较多的地区,是西南历史上当地人民艺术文化的结晶。经过我们对当前黔东南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方式分析,得出黔东南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还处于低层次旅游开发阶段,于此相对的是深度旅游开发,这将是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继承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黔东南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国际化的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农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探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建设新农村协调并进的有效途径,做到保护与整治并举,努力在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这是摆在媒体和记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新闻媒体和记者,有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经济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更加激烈。档案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延续了人类记忆,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纽带,对传承人类文明发挥着独特作用。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档案工作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更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每一个档案工作者,有必要站在历史的、发展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文化遗产概念向菲物质层面的扩展,其国际认同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项目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选和“世界遗产”评选所依据的法律文件不同,目前其法律地位还不是完全一样。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可以直接列为世界遗产的品类,还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斯里兰卡是一个小国,但是具有丰富多采的文化遗产。我国同亚太地区许多国家一样,蒙受过长期的殖民统治。四十一年前我们获得独立以来,始终竭尽全力挺身屹立。考虑到亚太地区,特别是斯里兰卡博物馆学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我认为这段历史背景具有重大的意义。虽然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斯里兰卡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是我必须坦率地承认,我们不很幸运,博物馆学研究,做为一种单独的研究内容未能创造条件使博物  相似文献   

8.
卓南生 《出版史料》2003,(3):110-115
谈起报业史,我相信很多同学都觉得它是非常枯燥无味的。确实,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对历史不太感兴趣,觉得历史就是死记硬背一些年表和事件。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在日本、新加坡等很多地方,年轻人都对历史提不起兴趣。当然,这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实际上,正如每个学科的历史一样,新闻传播史研究在新闻传播学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个人认为,在进入任何一门  相似文献   

9.
“其实大家对于我在这十年商业电影的弄潮中,给我的某种尖锐的批评,我都是看到的。我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中国电影市场那么大,如果我们没有好的商业片导演,全部让给了好莱坞导演,我觉得那是非常可悲的事情。我愿意以一个年轻人的心态来拍这些东西,我往后还会拍。这是我的一个有意而为之的事”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进程中风土人情的体现,是当地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结晶,它凝聚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与现代审美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直接导致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断层。由此,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迫在眉睫。本文探讨了应用现代声像技术开展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希望为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董倩  南香红 《今传媒》2004,(6):16-18
短片解说词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有一条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叫塔里木河。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的原因,这条曾经丰沛的河如今老了,在她弥留之际,《南方周末》记者南香红沿着沙漠,寻找她曾留下的足迹。 主持人:你好!南香红。我看到你很多报道都是关于文化、历史方面的,其中像塔里木河的报道,属于时间上比较早的。当时你报道塔里木河,为什么?南香红:报道塔里木河是我在《新疆日报》做记者的时候,因为塔里木河在新疆,特别是和新疆南部人民的生活关系非常紧密。主持人:这条河的确很重要,当时你在报道这条河的时候,它已经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引起了你的重视?南香红:有一次我到塔克拉玛干去采访,车在沙漠边缘走的时候,我就看到一条非常小的像渠沟一样的河流在那儿流。我就问同行的:那是什么呀?他就告诉我这是塔里木河,当时我非常的震惊。主持人:为什么会震惊?南香红:因为从小在我们学习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我原来想象它是一个水量非常丰沛的、非常浩荡的一条大河,没想到我看到的是一条非常可怜的小渠沟。主持人:有多细?南香红:大概也就是三、五米宽。它的河两岸周围的沙山已经非常的高,马上就要淹没这条河的趋势,而且里面是非常浑浊,非常...  相似文献   

12.
付钰 《大观周刊》2012,(28):116-116
天龙屯堡古镇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是贵州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在她面临开发机遇和保护的挑战的同时.如何使屯堡古镇历史传统风格与古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是我们文物管理人员所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我希望文景能在诸强的空隙中找到立足的地方,能够成为一个有特色的文学出版机构,就像你刚才说的,拿起文景的书至少感觉是跟别的社不一样的,同时我也希望文景能够更重量级。  相似文献   

14.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现在您从事的工作和岗位是什么? 到恒晟图文工作是我第一次接触印刷业。进入这一行业其实非常偶然。当时恒晟图文正处于第二次发展的机遇期.他们认识到管理对于一个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打算加强管理。而之前我在很多行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让我有兴趣也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同时.我认为身在这样一个行业和企业,我们有可能、也会有能力为这个行业制订规范和标准。这些工作是我以前所没有经历过的.对我是一个挑战。所幸的是,恒晟图文接纳了我这个“门外汉”,我成为恒晟图文发展过程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外聘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作为具有宣传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公共图书馆,对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好编辑,更希望自己有一支对职业负责,对历史、对后代负责的董狐之笔。社会发展使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和挑战,市场经济的价值形态调节着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所造成的某些负面效应也不时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物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注重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时候。古旧文献资料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做好保护、保存古旧文献资料工作,是一个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各图书馆的职能之一,我们要尽力做好这件事情。不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被更严重地损毁。注1。  相似文献   

18.
欧洲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也应该得到维护。在世界上如果因为人的原因,突然发现某一种动物为此消亡的话,我们会感到悲哀。同样,文化如果不去保护的话,有些文化的差异也会慢慢地消失。这不仅是遗憾的事情,而且是一个罪恶。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我们能得到中国的支持和重视,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比中华民族更意识到文化多元性的重要,而且只有在多元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文化的和谐。和谐和差异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今天我就要在这里向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这场努力的宗旨。一切都是从2004年12月14日开始的。这一…  相似文献   

19.
我读了中国地方志详论丛书之八《黑龙江方志简述》(以下称《简述》)这本书是特别高兴的,感谢编著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好书,全面地介绍了黑龙江地区的旧方志的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旧志整理与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丛书》主编金恩晖同志敢于把浩如烟海的方志遗产当做一个系统,做整体性、有序性的考评,把旧方志这个文化信息大厦的阶梯层次和全面结构轮廓清晰地呈现在史志工作者面前,这确实是一项重大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对于继承与发扬方志这一传统文化遗产,是有历史功绩的。这本书的  相似文献   

20.
阿路龟     
《出版经济》2006,(3):36
常常感觉自己就象一只乌龟,背着重重的壳,追逐着日新月异的生活.总希望能有一个朋友和我聊天、陪我附和、同我走在这看不见尽头的路上.所以,当我偶然的邂逅了一只两千五百多岁的乌龟时,我们便一见如故,从此并肩前进.我发现这只乌龟即便能活一万年,它也一样要在路上不停的前进,所以我就给它起名叫“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