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众参与是城市邻避设施建造决策时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现有的研究忽视了对邻避冲突各方进行结构化分析。通过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从影响力、合法性和利益性三个标准,可以将邻避冲突的主体归纳为关键利益相关者、次要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三类。而在分析了中国石油Y省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的决策案例后可以得知,当前城市邻避设施建造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呈现出四大特征:公众参与在城市邻避设施建造决策中的强化,关键利益相关者受到高度关注,次要利益相关者的相对忽视和潜在利益相关者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公共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另外,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维权意识也在增强,由此而引发的为建公共设施而起的群体冲突也在增多。本文通过分析S小区的"邻避"冲突事件,以公共服务的视角,探讨公共参与的重要性,并提出三条建议,为"邻避"冲突寻找其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大量邻避设施的建设引发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邻避设施对社会公众有广泛的影响,这类事件的发生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了推动我国的法治进程,从法律的角度探求这一问题的规避路径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在认真研读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结合现实发生的案例,试图以法律为视角,着重分析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决策缺乏公众参与,程序不正当;立法存在空白,司法维权艰难这两点原因提出:合理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完善立法、加强监督、畅通司法救济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常住人口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逐渐增多,伴随而来的邻避冲突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分析邻避冲突的现实困境,找到解决冲突的策略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邻避冲突涉及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民众等在内的众多利益主体。所以,它的有效治理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来完成。此外,由于我国目前对邻避事件的解决尚处于协同治理初期,多方合作的优势还很不明显,这就要求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即通过完善自身建设,同时培育多方力量,使各方积极有序的开展合作,确保协同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此来实现邻避冲突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以合肥市为个案,分析邻避设施选址涉及的利益关系。不同的利益可分为:公共利益、政府利益、个人利益、企业利益。邻避设施的选址影响因素包括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它们只是选址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它的背后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博弈。邻避设施及其效应损害了附近居民的利益,就应该补偿。邻避补偿可以分为两类:对于邻避效应的直接补偿和由于邻避设施的建设而引起的间接补偿。现在的补偿多属间接补偿,由政府代表公共利益对个人补偿;作为直接补偿的生态补偿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涉及政府间的利益和企业与个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服务设施的建设中,部分公共设施因为具有极强的负外部效应,属于公众嫌恶厌弃型的公共设施,使公众产生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抵制情结。通过分析2009年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发现公众的心理因素、经济因素、信任危机、公平性问题以及决策的公正性是导致邻避冲突产生的原因。因此,政府需要厘清自身角色以协调多方利益,扩大公民参与以降低邻避意识,科学选址以弱化位置的邻避效应,提供风险保障以缓解居民的担忧以及合理补偿以提高满意度,借此来缓解和疏导公众的邻避情结。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已经成为公共危机治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多种困境:合法性困境、政府治理方式滞后困境、文化困境、能力困境。要化解这些困境,须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合适的政治和法律环境、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提升社会因子自身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由基础设施建设选址引发的邻避行动,近年来在国内屡屡成为关注焦点。其实质是部分基础设施带来的负外部性损害了周边居民的利益,进而引发反对。本文辨析了邻避行动的相关概念,从理念层面和制度层面解析当前政府和社会在治理邻避行动中的困局,期冀探索出治理邻避行动的路径。本文的创新与价值在于:一是在国内邻避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拓展对其治理路径的探析;二是将本土化特征与国外对邻避的一般认识结合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证了公众参与的重要作用,认为政府应当出台政策支持公众参与食品安全规制,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食品安全规制的对策,以期能提高消费者在博弈局中的地位,维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实现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环境立法中应明确环境公众参与主体应为“公众”;对环境公众参与的范围应确立广泛性原则、环境决策参与为核心原则和以对环境有重大影响为主原则的三项原则,让与环境有关的一切事务,都有公众的声音;对环境公众参与的方式应采用多样化,具体运用以追求公平兼顾效率为原则。  相似文献   

11.
城乡规划利益结构多元化的凸显要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程序.公众参与规划的理念在我国承载着异常厚重的理想和愿望,通过对公众参与规划目标模式的分析,发现我国的公众参与更多是"民意收集式",基本上处在"事后参与"、"被动参与"、"参与冷漠"的初级状态,公众参与程序面临一系列的现实困境.通过制度的建设和理念的转变,逐步将公众参与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这在我国必然是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和法律思维的提升,人们参与环境保护逐渐成为解决环境危机、维护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应从法律层面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顺应环保发展的时代趋势。本文简单概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基于立法参与制度、行政参与制度、司法参与制度三个维度,详细分析当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立法层面、行政层面、司法层面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司法救济制度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制度是公众及其代表根据国家环境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它是环境法的重要制度之一。本文在阐述公众参与制度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公众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并着重分析了公众参与制度的核心概念,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程序,它是项目方或环境工作组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实践已经证明,我国公众参与评价是有实践基础的,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实施公众参与,可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并在活动中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完善。尽管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公众参与制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只要经过不断总结完善,最终将会发展成为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在必行。由于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化,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仍采取封闭式决策模式,公众的切身利益就会受到侵蚀,在利益诉求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受邻避情结的影响,极易引发邻避运动。分析中国式邻避运动的显著特征与演进逻辑,运用负外部性、集体行动逻辑等理论从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心理5个层面对我国邻避运动的多元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对中国式邻避运动的缓解与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民主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公众要求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呼声不断高涨,作为反映大众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就必然地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文就如何使公共政策制定更好体现民意展开探讨: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意义;当前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高公众参与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管理发展的趋势。介绍了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在借鉴国外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公众参与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的途径。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表明在中国实施和推进公众参与任重而道远。它既需要规划人员、政府、开发商和公众等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共同协调和努力,更需要从全民意识和法制角度上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公众参与制度对公众参与效果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通过研究发现,公众参与制度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这种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全事项公众参与、全过程公众参与以及公众参与组织化这三种路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下,社会中的利益主体经过分化组合,形成多元的利益主体,其体拥有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利益诉求。在城乡规划领域中存在着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由此形成了社会公众利益、开发商利益、地方政府利益等多种利益并存的多元化态势。公众参与具有的表达、整合和监督功能为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提供诉说和表达的平台,最大限度协调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通过公众参与制度框架的构建以确保城乡规划政策公共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各国制定出一系列控制环境污染的办法,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逐渐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系统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的背景及概念,在我国的立法状况,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研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制度进行思考。认为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放在公众参与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