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丁海宴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传媒学院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曾发表《电视艺术观念研究》等多部专著。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新闻发布会上,电影《旗》获得最佳导演、最佳儿童片和最佳音乐三个奖项的提名。该片是由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导师梁明教授带领该院研究生在广东实地拍摄的一部电影,也是该校走"以项目带教学,以应用设课程,以实践促改革"特色培养道路的实践成果之一。"作为一所年轻的民办大学,同那些百年老校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要想追  相似文献   

2.
重庆卫视3月1日全面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并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同时增加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央视一套和各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全部停播商业广告,以公平的姿态投入新闻报道工作中,实现建设公益频道的目的。重庆卫视此举是差异化定位还是正本清源,是理性回归还是历史倒退,一时引来诸多关注和讨论。其焦点还是老话题:中国的广播电视作为国家和民众的公共财产如何体现并突出其公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如何拆分,并变成电视清晰的实践;电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兼顾,并永远把前者放在首位,而不是前者被后者所淹没。重庆卫视提出的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的目标、理念和做法为破解上述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种种矛盾,包括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就此本刊组织了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二.面对当今电视界呈现的"秀"浪潮,周星教授从梳理中国"电视秀"的发展脉络出发,围绕着"电视秀"这一媒介景观的文化语境、文化表征、媒介规则的失范与自律、文化自觉等范畴,着重从理论的层面,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视角,对"电视秀"展开了深入论述,并对"电视秀"的走向和未来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预测.  相似文献   

4.
<正>传媒教育应该有一定稳定性《中国传媒科技》:您对未来五年传媒业及传媒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喻国明:传媒业目前正处于巨变之中。不要说传媒教育、传媒研究者,就算是在一线的操作者,包括新媒体的操作者,都很难预测未来五年传媒业会是什么样子。就像五年以前,我们也很难预测今天的媒体、互联网会面临的情况一样。这是一个从底层基础,到规则,到界面层面的具体的表现形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这对传媒教育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14,(18):14-16
<正>疏离了纸质年代"知识成团"的认知方式,日渐成为缩短时空、极迅捷的认知方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变化,是审美观念《中国传媒科技》:移动媒体时代到来,数字将成为全产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和不可或缺的能量。电影文化在数字网络时代相较于之前,呈现出哪些新景观?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周星:不可否认,新的技术和新的传播媒介促使文化发生巨大改变,移动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类审美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新一代人掌握世界、看待世界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草根网民的网络举报行为以及个性、多元的网络意见表达,让习惯于实体社会治理的有关部门和国企近年来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一时难以适应,有的因为应对不当而陷入公信力危机.提升Web2.0时代的政企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和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迫切需求,成为催生"舆情分析师"这一新兴职业群体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0月30日,新华网与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中心(简称"CWI")宣布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传感器与遥感技术方面共同开展用户体验研究。新华网直属的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将具体承担这一科研任务。该研究院还将与英美及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开展系列应用性合作研究,服务于传媒业融合转型的未来。目前,国内首个基于传感技术的用户体验中心即将建成,《中国传媒科技》记者专访了该项目团队核心成员——CWI项目研究组负责人Pablo Cesar教授、研究员王晨博士,中方研究员王真峥博士,以及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  相似文献   

8.
张树楠  姚争  刘力军 《传媒》2021,(12):88-90
我国于2019年推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评比.对播音专业而言,中国传媒大学被评为"国家一流"建设点,多所地方传媒院校被评为"省级一流"建设点.本文通过对5所传媒高校的情况进行对比,梳理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内在关系,总结了各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具体做法,旨在集成、融合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形成学理,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彭兰 《新闻实践》2013,(8):82-86
1997—1998年,全国报纸兴起创办网络版的热潮,至本世纪初.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全国新闻网站开始大规模建成。媒体网站曾经发挥了其作为“第四媒体”的巨大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局限,媒体网站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和赢利模式,而被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新技术襄挟着一路磕磕绊绊走到今天,尤其是面对近年来移动新闻客户端的快速发展,已不知不觉沦为“传统媒体”,优势减弱、媒体新闻网站何去何从?本刊约请学界专家及有关网络媒体人,既分析把脉,也谈其中成功之道,探讨媒体新闻网站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周院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刊采访.大数据时期的传媒转型备受瞩目,这对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模式影响较大.在大数据时代,贵院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理念较之前有什么变化? 周院长:感谢贵刊的采访!从总的方面来说,网络移动媒体、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当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的传媒教育模式,逐渐发现或者说是在近两年迅疾地发现,这些变化对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刘安戈  尹中 《新闻战线》2020,(10):64-67
湖南广电激活媒体"走基层"正能量,注重发挥媒体传播优势,真诚服务精准脱贫大局。打通旗下各个优质内容生产团队,运用信息技术,全程融媒参与,在多元传播、品牌塑造、精准营销、思想观念四个维度发力,积极赋能精准脱贫工作,彰显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首次就媒体融合做出明确的顶层规划和决策部署,标志着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国内有4家报社控股上市新闻传媒单位在媒体融合探索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其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值得梳理和借鉴。广州日报集团以保守型的稳健策略拓展直接延伸项目取得初步成果;成都商报社遵循进取型的积极策略,大胆介入网络游戏项目;浙江日报集团采用冒险型激进策略,迅速确立了其在新媒体领域的优势地位;人民网遵循整合创新策略,以构建互联网平台为核心,实现了互联网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亮 《编辑之友》2012,(9):55-58
通过对2006年~2011年间发表于《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上的传媒经济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传媒经济研究的理论化程度和方法运用不足;以产业宏观问题为研究对象,新媒体并未受到太多关注;新闻传播学理论对传媒经济研究影响较小;新闻传播学研究人员为研究主体;研究受到了较多资助.  相似文献   

14.
刘俊 《现代传播》2024,(1):92-103
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的联动是一对经典关系,二者的共生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技术与艺术的同源;二是技术与艺术的分流;三是技术与艺术的再度汇合。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含网络视听和数字艺术)等艺术形式在内的传媒艺术,其发展历程体现出不少人类技术/科技与艺术联动发展的生态和规律,特别是在技术与艺术的分流、再度汇合两个阶段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在未来,随着AI、VR、AR、MR、XR、5G+、8K+、IoT、BT等科技的不断发展,传媒艺术的理论研究有责任快速捕捉到科技与艺术联动背后的本质、规律、特质等具有普遍性阐释力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探索———沈阳日报社实行内部专业职务聘任制四年半回顾□本刊记者侯兵本刊通讯员马庆利编者按:4年前,沈阳日报社总编辑傅贵余寄来题为《报社机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实行内部专业职务聘任制》一文,本刊1993年第二期加编者按予以刊发,并称赞沈阳日报在...  相似文献   

16.
陈湘 《中国广播》2018,(12):90-91
本文以山西广播电视台健康之声对首个中国医师节的特别策划为案例,研究当前应该如何打造专业广播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内容呈现、营销方式、传播手段和外联合作四方面入手,打造有影响力的、专业的、权威的广播频率,展现广播媒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林忠礼 《青年记者》2020,(10):58-59
美国C.K.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教授在1990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把多元化企业比作一棵大树:树干和主要枝干是核心产品,小一些的枝条是业务单元,叶、花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分,起支撑和稳定作用的根系则是核心能力.以“树型”理论来分析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的发展模式,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她独特的生命脉络和生态循环系统——“大树”模型,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其竞争能力培育、扩展、创新的全过程,会得出企业目前“应当和能够做的”、接下来“必须和可能做的”以及未来“规划做的”是什么,来顺势解决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重大战役性报道中,如何突破既定模式,在履行好党报基本职能的前提下,改革创新,出新出彩?《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改革创新产生的四个效应,给出了有借鉴意义的回答。突破盲区报道中,有很多内容和形式,被认为是传统经典,因而不能改、不敢改。在改革创新中这些地方就成为盲区。在《人民日报》以往的两会特刊  相似文献   

19.
20.
出版史研究近年来体现出四个新动向:一是领域的拓展。时段研究开发出宋代和晚明的出版史研究领域,地域研究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中心扩展到了山东、四川以及边疆区域;二是视角的转变,历经了史料研究、文化研究到出版研究几种模式;三是理论的凸显,除了国内学界对编辑出版史原创理论的探索,对西方书史理论的引入成为一个热点;四是研究力量的多元。出版史的研究队伍由传统的藏书家、出版人和文史学者扩展到自然学科,同时形成了科研机构和高校教师为主的专职研究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