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江体育科学》是由浙江省体育局主管、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单月中旬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民族传统体育等。来稿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学术性、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准确、标点正确。每篇论文7000~10000字为宜(含图、表在内)。  相似文献   

2.
动用文献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建立体育锻炼学的条件,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关系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体育锻炼学体育科学体育中的地位进行探讨,指出: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同处体育运动的应用技术层次,构成完整的体育运动技术系统。体育锻炼有着相对独立的运动形态和理论、方法体系。体育锻炼学是探讨体育锻炼理论与方法的一门体育应用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3.
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上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特殊体育论探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特殊体育论又称残疾人体育学,是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迅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专门研究残疾人体育现象,揭示残疾人体育规律的科学。特殊体育论在整个体育科学体系的子学科群——体育理论科学群中,与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和群众体育学处于同一层次上,并共同构成体育理论学科群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6.
廖增芝 《体育科技信息》2000,20(2):29-32,28
随着近年来体育科学的迅速发展,营养学作为一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体育科学发达国家已开始将运动营养学与训练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训练整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促使运动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4):F0003-F0003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涉及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设有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  相似文献   

8.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涉及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设有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  相似文献   

9.
正《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哈尔滨体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载涉及体育领域的学术论文,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设有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1、论文要求观点正确新颖,论证严谨科学,资料详实可靠,语言规范流畅,篇幅不超过8000字(含图表),具有科学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四川体育科学》是四川省体育局主管、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的体育科技期刊。国内连续出版物刊号:CN51-1136/G8;国际连续出版物刊号:ISSN1007-6891。创刊于1982年系双月刊,全年共出版发行6期。本刊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91阅读网全文收录期刊等。办刊宗旨:促进体育科学的学术交流、体育科技信息的传播和体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并面向体育科学工作者、教练员、体育教师和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园地。栏目设置:体育论坛、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欢迎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以及广大的体育工作人员和体育爱好者赐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宇宙全息统一论为理论指导,对体育文化全息现象及体育机构、体育科学、运动技术、体育科学与运动技术的全息性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詹东 《体育科学》2001,21(5):83-87
对1991-2000年《体育科学》杂志的部分栏目(运动医学、体质研究、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体育仪器器材研究)载文共909篇进行了统计,并与1981-1990年相应的栏目对比分析,指出了当前部分体育学科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体质研究中,对中老年人的研究重视不够,10年来仅有4篇论文,远不能适应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客观需求,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30年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走过了引进与本土化努力、自我创新和调整等阶段。训练学科理论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和深化,其研究方法趋于多样性,运动训练用语逐渐科学和规范,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举国体制支持下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实践直接推动训练学研究的发展;大量引进国外运动训练学研究著作,催化运动训练学的本土化和更新;国内外训练研究与实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推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40名青年体育学者以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对我国运动训练学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思考,达成共识。在梳理“运动训练学”在不同语种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科内涵、研究范式、研究问题和面临挑战4个方面介绍世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从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应用和国际交流等5个方面分析我国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现状。认为,未来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应拓展学科国际视野,调整学科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学科研究范式,加强学科成果转化,强化学科价值应用。提出:“运动训练学”可对应国外的“Sports Science”和“Trainingswissenschaft”,是以提升运动员竞技表现为目的、整合运用竞技体育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体育科学下属学科门类;“科学化”是我国运动训练学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必然趋势,我国运动训练学将从学科诞生5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开启科学化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体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有三个。第一,教给学生必需的体育知识,指需要掌握的某些体育理论知识、一定的体育史知识及一定的体育保健学知识等。第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能力,包括一定的运动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以及运动健身方法的运用等。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观念,主要指正确的学习目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过多地运用运动训练的手段。通过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异同的比较 ,指出体育教学应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要以科学为指导 ,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蒋新国 《体育师友》2010,33(1):30-31
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出现在体育科学的大家庭中己经有半个世纪了。在其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引进前苏联运动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几十年来,通过拓展和创新,目前,在我国对运动训练学理论的研究己初具规模,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的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还不尽完善,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以后的路还很漫长。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过多强调的是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战术修养、心理素质、智能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现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人才学、运动训练学的视角,分析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法、逻辑分析法、演绎推理法等,对运动恢复及运动恢复学的定义、运动恢复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运动恢复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以及学科理论体系的结构与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旨在构建运动恢复学理论体系,充实运动训练科学理论体系,为竞技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在2011—2020年收录的79 758篇体育科学研究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及可视化等方法,从知识吸收和知识扩散2个维度探析体育科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特征。结果显示:体育科学的知识吸收主要来自健康、护理、医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康复学等期刊类群,逐步形成了相对较为稳定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在相应的时间段内,体育科学知识扩散广度随时间呈对数增长趋势,体育科学知识向其他学科知识扩散的强度呈幂率分布特征,体育科学知识扩散速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趋势;骨科学、外科学、康复学、生理学等15个学科为体育科学知识扩散核心学科;跨学科知识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创伤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系统工程学、运动神经科学、体育健康与环境、运动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教育教学、儿童体育和老年运动医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