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从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化、呈现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成就、展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角色转换、推动思想文化转型重构等方面开展新闻宣传实践,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阐释方式,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的崭新形象,完成了对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实践促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民族崛起,进而争取在世界舞台上身份标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知识分子进一步加深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是在当时中国语境下的必然逻辑和最终结果。它不仅有建国初期特定的民族语境,还有国内外局势的革命语境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的建设语境。此外,包括意识形态统一过程中的文化语境。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政治认同过程发生的重要思想事件,需要将其放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历史语境中,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了党群关系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构成了我们党执政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经验、发展理论的党,全面总结60年来党群关系视角下党执政的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八大前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既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又重视文化学习教育;既重视国内的专业学习教育,又重视向苏联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克服了一些共产党员的骄傲自满情绪,遏止了腐败的滋生,提高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培养了大批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大规模的反腐运动,有力地打击了腐败现象。特定阶段的党情、国情与世情形塑了意识形态化的腐败认知,中央及地方各级党委的直接领导及专门成立领导组织和专案组,提升了反腐组织的权力;规模化、集中化反腐运动的开展和运动式反腐形式选择,起到了不敢腐不愿腐的作用。这一反腐实践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腐败对党和国家的严重危害性,标本兼治,对腐败采取零容忍态度,提高腐败的成本;要提升制度化反腐机制的独立性、自主性,赋予与之相匹配的权力;要推进制度反腐与依法反腐,优化党和国家腐败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考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为密切党群关系,形成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优良作风,重视党员思想教育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密切党群关系,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葛轶蒙 《文教资料》2021,(2):102-103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了留学生归国浪潮。归国知识分子拒绝国外利益的诱惑,坚持回到祖国怀抱,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归国知识分子的强烈政治认同感,对现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启示。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归国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感进行阐述,分析对当代教育事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和闽西党组织坚持群众路线,妥善处理党同群众的关系,正确开展群众工作,细致深入地宣传、发动群众,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形成鱼水深情。为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自1679年政党产生以来,西方国家的主要政党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增加政策的包容性,构建最为广泛的党群关系。二是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兼顾公平与效率。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群众工作方法,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中国共产党只有借鉴国外这些好的经验,才能夯实群众基础,带领广大民众走上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今日中学生》2011,(5):F0003-F0003
1921年7月23日-31日,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党的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巨大变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务实高效、自信担当、文明包容、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魅力。但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尚存在双重性问题,“他塑”而非“自塑”的现象依然严重,要注重提升理论话语的比较优势,切忌宣传工作的简单化和庸俗化,注重精神气质的塑造和方式,突出国家形象塑造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15.
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所采取的重要商业活动形式,其发端于华北地区,并在1951年和1952年以其为主要形式先后掀起了两次城乡物资交流的高潮。新中国成立伊始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承载了多元化的历史功能。它不仅仅是开展城乡贸易的市场,还是密切城乡和工农联系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向参加大会的群众进行教育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关于某些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的一种社会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主要职业教育思想有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思想和终身职业教育思想三种,它们分别有利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技能学习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在它们的指导下,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也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回顾60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总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展望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将呈现出实践要求常态化、实践对象差异化、实践形态网络化、实践内容专业化与运作的项目化、实践基地多样化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党史学习教育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应对社会急剧变化、培养共和国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对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现实需要。这一时期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强调将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将制度建设作为重要保障,坚定“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服务”立场。党史学习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党性,坚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不断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渠道,明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对今天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与目标、课程体系、管理机制的政策发展与转变,可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策变迁划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梳理,厘清其政策变迁的历史脉络,掌握指导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策制定的关键“立足点”,抓住政策发展中“变”与“不变”的要素,为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美外交政策在1948年底到朝鲜战争爆发前发生了几次演变,从“不急于获得承认”到“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同美国发展外交关系,再到“与苏联结盟,坚决反美”外交政策。其中,美国、苏联以及独立自主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调整对美外交政策三个重要因素,而独立自主原则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