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德(JosephA.Schumpeter)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一词便成为一个时髦用语,在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中广为使用,甚至大有泛滥之势。“创新”概念的无限定使用,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创新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实际上,“创新”不同于“发现”,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发现既有自发性的也有自觉性的,而创新则全是自觉性的,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智慧活动。从语义学上看,“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是两个词义完全不同的概念。“创新教育”是一个被动的概念,它把教育置于被创新的客体地位,虽然教育也会被创新,…  相似文献   

2.
郭峰 《教育与职业》2003,(20):53-55
多少年来,我们的媒体上总是在宣传:“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还有“教育是立国之本”等等很好听的口号。是的,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知识了,无论是经商、受雇,甚至是种田,知识都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一般而言,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就业的选择面越宽。对于广大的民众来说,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是通过努力奋斗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大希望。在此基础上,对于教育来讲,逐渐进入了需求大于供给的现实局面,虽然从经济学来讲,供小于求就会使得价格上涨,这是市场运作的必然规律。但是,教育毕竟不能当成一种产…  相似文献   

3.
“狈”为兽名的说法很有可能在北宋时期才成为官方释义.至少在唐以前,“狈”很有可能为“跋”的假借字.狈”就是“狼狈”,“狈”不能单独使用,说明“狈”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只是记音符号.足以证明“狈”是一个不成词语素,“狼狈”是连绵词.狼狈”这个词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流传中,本义被误传,将错就错产生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狼狈”这个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误解,但词义已经定型,使用可以正常使用,但词的本义应求精确,特别是对于词的溯源务必要考证清楚.各种辞书尤其应该订正错误,特则是中小学生常用工具书更需要及时修订.  相似文献   

4.
“狈”为兽名的说法很有可能在北宋时期才成为官方释义.至少在唐以前,“狈”很有可能为“跋”的假借字.狈”就是“狼狈”,“狈”不能单独使用,说明“狈”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只是记音符号.足以证明“狈”是一个不成词语素,“狼狈”是连绵词.狼狈”这个词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流传中,本义被误传,将错就错产生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狼狈”这个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误解,但词义已经定型,使用可以正常使用,但词的本义应求精确,特别是对于词的溯源务必要考证清楚.各种辞书尤其应该订正错误,特则是中小学生常用工具书更需要及时修订.  相似文献   

5.
在英国小学教育中,很少使用“ pupil” (小学生 )这个词,而频繁使用“ children” (儿童 )这个词,这不是一个词语使用习惯的问题,而是贯注了一种教育理念。   儿童,是人生的初始阶段,是生命过程中一个自然的阶段,人生的“儿童”定位是自然的定位,是人本的定位;学生则是一个社会角色的定位,带有某种强制性的社会功能性定位。教育之于“学生”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其在将来发挥社会功能;而教育之于“儿童”是要最大限度地使其幸福、愉快地度过人生的初始阶段,教育的人本意义就在于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过去我们的一些做法过分…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教育理论研究中,“现代教育”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而且也是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极大的一个词,可以说这个词的词义弄不清,当今许多教育问题的研究也就都失去了立足点。为此,首先要找出划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正确标准,据此弄清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进而通过分析现代教育与教育传统、教育现代化等概念的关系,最终理清“现代教育”的涵义。  相似文献   

7.
一、教育贫困概念的发展及其内涵 教育贫困这一概念是从经济学或社会学的贫困概念发展而来的。教育贫困是教育学家或社会学家借用“贫困”一词来考量人们接受教育的情况的一个概念,它可以被视为贫困的下位概念,一般也作为贫困的表征之一被广泛使用。由于教育贫困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对教育贫困的研究也成为教育学界的一个热点,但学界对教育贫困的界定是很不清晰的,仍然简单地把教育贫困作为“贫困”的从属概念来使用,所以,对教育贫困概念进行严格的界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唐世林 《湖南教育》2009,(11):31-31
面对犯错学生,教师如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象的不同换一种方式去批评教育,往往会取得“湖光秋月两相和”的批评效果。 假褒真贬——批评的话表扬说。有学生抄袭了《作文选集》,评讲时我说:“这篇文章写得好!我想这位同学一定查找了不少资料,肯定读了《作文选集》。多读书是好事,对于写作文很有帮助,可以寻词摘句,可不能过多地引用啊。”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正规教育中,环境教育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环境教育”这一术语是1920年苏格兰植物学家PatrickGeddes(1854~1933年)首次将“环境”与“教育”两词并列使用后才出现的。而国际上则是在1948年巴黎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正式使用它的。英国可谓是世界上环境教育工作开展得比较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环境教育”一词在英国第一次使用并受到重视始于1965年,其标志是英国高等学校的研究领域开始涉及环境教育研究;到了1971年,环境教育就开始走入初级与高级中学的教学中,并且英国…  相似文献   

10.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我们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观,这一教育观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注意,那就是: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教育应该对每个学生负责,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选择放弃,只能转化。  相似文献   

11.
和凌宗伟先生交谈,他最喜欢用的一个词是“好玩”,“这个事情很好玩”;“可以这样和他们玩一玩”;“玩的就是不一样”,“玩”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在这样一个学生喊苦教师和家长都喊累,各个学校不堪重负的教育现实下,一个教育者却总是觉得教育“好玩”,这件事本身就很“好玩”。  相似文献   

12.
王丽梅 《现代语文》2010,(11):16-17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对于“情感教育”一词应该说并不陌生,它是与认知教育、科学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指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公民教育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然而全球公民教育实践的效果很有限.对于全球公民教育的探讨不能回避“全球公民教育如何可能”这一前提性问题.“全球公民”身份推衍困境、“在地实施”的“异化”后果让全球公民教育实施的可能性成为问题.环境问题既是一个“全球共同利益”问题,也是各国政府关心的问题,为解答“全球公民教育何以可能”提供了较好的切入点.国际环境政治解释了全球环境治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合作与不平等状况.以全球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作为教育内容,全球公民教育具有批判性.批判的生态教育学成为全球公民教育的重要实践形态.在既有的国家边界限制下,批判的生态教育学通过全球与在地的混合行动,让全球公民教育获得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罗瑶 《学前教育》2011,(11):3-4
“结构化程度”一词在幼儿园课程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俨然成为评价幼儿园课程的一个新标准。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很模糊,我们应当怎样去理解课程的结构,怎样去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结构化程度”呢?本文试图梳理出这个词在幼儿园课程中运用时的内涵,并探寻它的本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批评”这个词很普通,而在教育工作中使用的频率就更高了。可以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批评过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一个多世纪以来,“体育教育”这个富有争议的词语,为什么能够经常出现在日常话语、期刊杂志甚至各类政策文件之中?究其根源,在于缺乏术语规范意识和学术批判精神。文章在对“体育教育”一词使用状况及其受质疑状况进行考评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语言学、术语学和教育学四个维度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辨析,最后得出结论:“体育教育”之说确实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不符合学术思想表达的一般规范,必须特别谨慎地使用,并自觉区分它在政策话语、实践话语和理论话语中的实际内涵。  相似文献   

17.
勇赫 《母婴世界》2012,(9):28-29
“尊重”这个词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就像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它真的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容器吗?我看未必!学校、教育机构、公益组织,甚至企业都将“尊重”做成标语打在最醒目的地方,似乎在刻意营造一种人文关怀。请问,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投资和决策领域,人们往往希望实现“投入——产出”的最大化,但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出现教育决策和投资的失误。究其原因,常常是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只考虑了教育投资和决策的直接成本,而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19.
天津俗语“搭咯”是一个很富有表现力,又很独特的词。以其丰富的蕴含义是词义相近的普通话或其他词不可替代的。这就是“搭咯”一词能在天津人口语中长期使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肖川 《青年教师》2007,(4):41-41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你难以尽数什么是文化,却很容易指称“非文化”的对象。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来使用这个词,在“文化”概念谱系的最大一极,即是与“自然”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