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晴 《文科爱好者》2022,(3):108-110
“一境到底”是指将情境贯穿到底的教学方法,以情境教学为基础但同时又对情境教学进行了优化。“一境到底”能够将琐碎的地理知识串联成系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其地理素养。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该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结合,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此外,“一境到底”既要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又要确保情境以及问题之间的有效承接和转换。文章就人教版八年级“气候”一节为例,对“一境到底”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给出合适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案例教学法是以真实事件为案例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见解,实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一例到底教学法,注意教学案例的集约化运用,整节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一、两份教学设计的对比以“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为例。该课的教学重点是生命具有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高学生思想内涵的重要学科。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知识内容过多,体系过于庞大,教学难度较大。为了进一步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以“一案到底”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探讨,先从“一案到底”教学的概念和作用出发进行了阐述,而后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出了“一案到底”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四、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科学的教学方法,既提倡启发式教学,又允许其他教学方法并存许多同志在看了关于“一讲到底”与“启发式”这两种方法的争论文章后,来稿指出,不能以某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劣来评定一堂历史课,有些同志片面强调“一讲到底”或“启发式”的作用,那是形式上的争论,而没有接触到问题的本质。来稿认为,应该允许各种教学方法“并存共荣,相互补充”,让教师在课堂上灵话采用,以获取较好的效果。西安市陕西第十一棉纺厂子弟中学朱东海同志在《大纲、效果、方法》一文中指出:“我认为应当允许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存在,强求一律是有害的。要允许每个教师在比较中选择,在实践中提高。不少同志对‘一讲到底’还是‘读读、讲讲、议议’的方法展开了讨论。我认为教学总离不开教师讲解。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学法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线教师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案例教学形式——“一案到底”,即以一个完整的案例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文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课为例,采用了“一案到底”的教学形式,围绕三个篇章设置了三个议学活动,通过组际分工、组内合作、分享成果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思路清晰且逻辑严密,使课堂教学简约高效,有效落实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6.
一例到底教学法在部分人文学科教学中广泛使用,但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使用率并不高,语文教师更多的看到其与高中语文教学的不匹配,而忽略了其合理的内核。一例到底教学法源于案例教学,源远流长,也是情境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恰当运用一例到底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李建敏 《河北教育》2023,(Z1):78-80
<正>《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注重案例教学,选择、设计和运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实例,鼓励学生探究、讨论,提高学生的价值辨析能力。相较于多案例教学,“一案到底”教学具有如下优势:一方面,它用“一例”代替“多例”,避免因多个案例展示产生视觉和精神疲劳;另一方面,它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推动事件情节的发展,使案例紧贴教材内容,环环相扣,不枝不蔓。想要在课堂教学中高效率开展“一案到底”教学,案例选取是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开展好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仅关乎教师教学智慧与能力水平,还关涉学生品质提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达成教学目标,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李晓蕾老师基于一线教学实际,深入研究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分别从精选案例以例引趣、深入分析以例析理、拓展案例以例启思、总结案例以例导行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一例到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全文分析鞭辟入里,层层深入,对广大读者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开阔教学方法视野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一例到底”教学法以“情”为经、以“境”为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优势。使用“一例到底”教学法,要通过逻辑梳理、情境创设、问题设计、任务探究和情境呈现等,使课堂教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简约而深刻。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从当前历史教学的实际状况出发,开展关于“上好一堂历史课的标准是什么?”的讨论,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这对提高历史教师的认识与教学业务水平,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上好一堂历史课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问题复杂,牵涉面广,认识很不一致。看了讨论文章,得到一些启发,也谈点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上好一堂课,选择适当的良好的教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方法的选择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令特点出发。在这个问题上我想与林丙义、李克毅两同志对“一讲到底”的教法问题进行商讨。“满堂灌”的教法是否定的。“一讲到底”的教法好不好呢?我认为是不太好的。因为它是成人化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志说,上好一堂中学历史课的标准,主要是看教师能否正确、具体、生动地讲授历史基础知识,我同意这个意见。如果一堂历史课讲得不正确,讲得干巴巴,学生不要听,当然不是一堂好的历史课。因为正确、具体、生动地讲授历史基础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智能的基础,这一点我看大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分歧,问题在于要达到这一目的还必须解决一个教学方法问题,这正是目前争论之所在。譬如有的同志认为:中学历史课只要讲得正确、具体、生动,有条有理、逻辑性强,即使教师“一讲到底”也无坊。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值得讨论的。我们知道,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是密不可分的、互相制约的;教学方法应该服从于教学目的。“一讲到底”作  相似文献   

12.
所谓“留给学生一片思维天地”教学,实际上是启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体活动的体现。其特点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对比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它是一种现代的、具体的、实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姝 《吉林教育》2005,(7):50-51
“音乐新课标”的出台,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理念,还是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了很大创新,为音乐教学的改革提供了科学的标准,同时也给高师音乐教育教学增添了困惑:21世纪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高师音乐人才?从新课程标准看高师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4.
初中历史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贯穿古今中外,包含着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知识,是一门人文性非常强的学科,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考察也非常强。然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够准确的梳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各种特点等,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往往会下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从而能够更好地梳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原因等,采用“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从“一案到底”的教学实践,来探讨线索教学法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应用的优势,其后根据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阐述线索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一案到底”教学法发挥更大功用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有关生成性教学的诸多争论中,有一个重要的争论就是生成性教学到底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方法论。其实,生成性教学不能仅仅被定位在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论上。准确地讲,它是一种教学范式,或者说它是一种教学哲学:生成性思维是其认识论假设;让学生获得自由是其价值追求;个人知识的生成是本质假设;多维互动是过程假设;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其方法论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师为主导”   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讲授教材为主,所以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是“一讲到底”,教师理所当然地处于“主讲”的地位。“讲”,或曰“讲授”“讲解”,作为教学方法之一种,本身无所谓优劣;但是,在以训练听 、说、读、写能力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课上,“讲风”太盛,势必挤占学生的活动时间,这就未必相宜了。理化学科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语文学科必须学生自己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道理是一样的。   50年代初,一位外国专家在北京指导《红领巾》的教学,开始把苏联中小学的文学教学法引入我国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一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尝试王铁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教师总是力图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最短的时间,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研究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总是由教师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8.
季树涛 《天津教育》2013,(13):70-71
目前,广大一线初中语文教师都关注“语文教学有效性”问题,对课堂教学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我尝试运用问题导学法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即运用一个核心问题“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用这个问题串起整篇文章的解读思路,实施过程为“设置核心问题一问题追问一围绕问题适度拓展”。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几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我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可以在师生之间搭建良好的情感桥梁,化解学生的畏难心理,还可以为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做有效铺垫,这些价值广大美术教师已经形成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为导入而导入,为有趣而舍弃教学价值,得不偿失的例子屡见不鲜。本文基于不同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理念,以《标志》一课为例对“导入”环节进行了多元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朱建明 《文教资料》2013,(15):172-173
一例到底教学法在部分人文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于是否应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上使用该教学法,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其中比较典型的三种观点是:"一例到底"代表传统课堂,是填鸭式;是教师包办课堂,违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低效的应试教育,违背新课程理念。这些观点不仅忽略了"一例到底"的合理内核,更是对新课程的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