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0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直观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若干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通过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感悟对基本图形的研究方法,积累数学操作、数学推理等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苏州工业园区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执教 "两个正方形的探究"一课,通过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研究这一基本图形,从变化中寻找不变,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从而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本文介绍这一课的课堂教学实录,供大家参考.一、观察思考,从特殊图形建构现象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两个正方形的探究.探究活动1 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正方形AEFG,边EF与CG相交于点O.师:我们把这个正方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创设既合理又富有活力的学习情境,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数学活动的质量.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在一次评比课中,笔者应用一张纸就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就此谈一下做法.授课内容是"四边形"复习课,事先让学生准备一张纸,裁剪成矩形、正方形、平行四  相似文献   

4.
<正>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平面图形。借助已有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可以设计以下活动。学具准备:每人3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3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和1张方格纸。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比较灵活地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知识进行相关变式练习的解答。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探究、实践,发现并解决问题。3.通过举例、观察、发现等数学活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进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4.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方法的妙处,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过程:一、基础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等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紧紧围绕一张A4纸展开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一张A4纸中揭秘数学。笔者着眼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和培育,结合“一张A4纸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寻找数学核心素养的孕育点和生长点,阐述培养学生“三会”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戴惠 《数学教学通讯》2023,(29):34-35+88
以大单元整体化教学对“平行四边形复习课”进行设计,从图形变换的角度整合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知识,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学生在折A4纸的实践操作中进行直观想象、合情推理、演绎推理,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整体认识,建构自己的大单元图谱,逐渐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巩固认识过的4种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通过活动中的动手、动口、动脑,探究如何拼组各种图形,研讨拼图、涂色等活动中涉及的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拼图设计,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活动准备:(师)4套七巧板、拼图(小丑、孔雀七巧板)、星星若干、多媒板)、星星若干、多媒体课件。(生)4种平面图形若干、胶水、剪刀、水彩笔、卡纸、添画图形练习纸。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在…  相似文献   

9.
案例背景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图形与几何”时,有一道习题引起了我的思考,题目如下:在一张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纸里剪下4个最大的笑脸,这张纸的利用率是多少?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和运算素养,他们能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通过运算或数学活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施庆伟 《考试周刊》2013,(69):68-69
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刘德武执教的《画正方形》,为之折服,认为是"沉稳、淡定、睿智"的一种艺术享受,充满"数学的魅力". 一、层层递进:让学生历经学习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在《画正方形》这节课上,刘老师通过"三画一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三画"就是:一是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任意面积的正方形且四个顶点必须都在方格子的交叉点上,学生驾轻熟旧,虽大小不一(最大的只能画出面积是36的正方形),但都是横平竖直的正方形跃现于方格纸上,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板书:13=1,2=4,32=9,4=16,5=25,6=36;二是在同样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正方形,并且四个顶点必须都在方格子的交叉点上,但面积不能是1、4、9、16、25、36的正方形.  相似文献   

11.
<正>变式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一道中考题来分析提升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做法.一、试题呈现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连结DE.过点A作AF⊥DE,垂足为F.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正方形纸片折叠问题的操作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观察、实验猜想、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数学环境,阐述试题思路探索、变式拓展与链接、几何模型的应用等,对于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提升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课堂解题教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活动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末的实践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认识,增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活动准备1.小组活动材料:一把直尺;一根长约60厘米的线;一张放大的不规则图形;长分别为3厘米、5厘米的小棒若干根;一张习作纸;一个透明袋,内装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一份印有表格的练习纸。2.教师教具准备:各类图片,实物投影。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师:请各小组的同学看一看你们…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学具准备:三角尺、小方块、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等。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师:小朋友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一起来欣赏美丽的校园,愿意吗?请看(课件播放图片)。师:用数学的眼光欣赏,发现其中有许多图形朋友,认识的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众多数学教学内容而言,思考题教学属于“非主流”.但是,如果教师能高屋建瓴,正确深刻地认识思考题的背景,深度挖掘其价值,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会顺理成章.《神奇的“正方形数”》重在让学生经历规律探究过程,并有机渗透数学基本思想,提升了数学活动经验,促进了深度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模块:创新之城时长:90分钟项目任务1.由自己动手折一个简单的折纸作品与艺术家的折纸作品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求知欲;2.了解数学学科知识在折纸艺术中广泛的应用;3.通过动手折纸,体验知识带来的美感与实用价值。项目要求1.学生能够做出正方形的三、五、七等分点;2.学生能够画出5×5规格的25宫格;3.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折痕图的画法;4.可以将同样大小的平面正方形纸折叠成足够小的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其中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原来“双基”的基础上新增的内容.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重要定理,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进行自然合理的再发现活动,渗透数学文化.通过以下两项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1)用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片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2)用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让学生在类比任务(1)的基础上完成任务(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发现勾股定理.把这种教学方案与采用传说中的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方法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发现感更强,对发现过程的记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折纸的学问     
数学思维训练课上,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将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还是正方形。用同样的方法,你能不能将某种形状的纸对折三次,成为图2那样的三角形呢?  相似文献   

20.
<正>一、“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着明显的实践性特征。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直接接触数学,通过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例如,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上册在认识立体图形教学时,设计了以下活动:让学生找一找老师出示的立体图形所对应的物体;摸一摸物体的面;滚一滚、堆一堆物体。下册在认识平面图形教学时: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实物在纸上画一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