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1年7月8日,在新华社建社80周年之际,由新华社通讯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简称《经参》)迎来她30周岁生日。《经参》是在小平同志直接关怀下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改革开放初期,《经参》顺应时代要求而生,广泛宣传经济生活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为涌动于中国大地上的改革大潮鼓与呼,形成了高格调的内容品质和参考性、知识性、可读性并重的独特风格。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为新华社新闻报道、信息服务和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8年前。1992年1月,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关头,小平同志视察深圳。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生动详细地报道了小平南巡期间的活动,尤其是他的重要讲话,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年1月,本文作者特赴深圳追寻小平当年南巡的足迹,并采访了《东》文作者陈锡添,他回忆了这篇通讯发表的前后过程,在此记叙成文,特给读者一份“快餐”,先品为快。这对中央“西部大开发”、继续改革开放都有借鉴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平同志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徐慰曾(摘自《书与人》1997年第4期)《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是西方国家一部历史悠久、具有权威性的大型综合性工具书。它的第一版于1768—1771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问世。经过几世纪的沧桑变迁,至20...  相似文献   

4.
对每一个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都会有许多难忘的经历留在他的记忆里。十几年前,我作为《北京日报》的记者,采访过邓小平同志植树,是我终生难忘的。2月20日凌晨,噩耗传来,敬爱的小平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在沉痛的哀乐声中呆呆地坐着、坐着,第一次采访邓小平同志的情景,一下涌现在眼前,格外清晰…… 那是1985年的初春,小平同志作为全民义务植树的倡导者,已经连续5年以一个北京公民的身份参加首都的绿化植树活动,而《北京日报》的报道,一直采用新华社的通稿。能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4,(9):48-48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深情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共江西省委联合摄制的六集理论文献片《小平您好》自8月6日在江西卫视黄金时间播出以来,受到专家学者和观众的广泛好评。这部文献片共六集:《关山万里行》《人民是母亲》《让人民高兴》《春风化雨露》《真情天地行》《丰碑在民心》,每集25分钟。全片生动展示了小平同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真挚情感,充分表达了江西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无比热爱和全国各族群众对小平的深切怀念。随着该片的成功播出,江西电视台又组织录制了一台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主…  相似文献   

6.
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四川省新华书店发行的《敬爱的小平同志》年画组画,在首届四川书市推出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四川省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这组年画的宣传发行工作,先后在小平同志的家乡广安地区及泸州、丹稜等地举行了首发式。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的订单  相似文献   

7.
四川美术出版社将于今年9月底和10月初的“首届四川书市”、“第六届全国书市”上推出《敬爱的小平同志》年画系列。  相似文献   

8.
江河呜咽,大地同悲。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的噩耗传来,新闻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道,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作为原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的老新闻工作者,回忆起小平同志对新闻工作的支持,对新闻工作者的爱护,更是心绪难平,追思无限。2月24日上午,本刊举行座谈会,深切缅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原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的部分老新闻工作者在会上动情地追忆一件件往事,述说他(她)们对小平同志的无限缅怀之情。彭雨:小平同志永远离开我们,我感到很悲痛。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对西南局机关报──…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国家广电总局及全国广播影视系统陆续推出一大批理论文献电视专题片、电影故事片、专题文艺晚会和专栏、专题节目,同时,于8月22日前后组织展播展映活动。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新摄制的电影纪录片《小平,您好》,运用大量珍贵的历史镜头,再现了邓小平同志的伟人风范。这部影片从8月10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  相似文献   

10.
继承小平同志遗志做好新闻舆论工作邵华泽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了。小平同志把毕生心血和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可以说,如果没有小平同志,中国就不...  相似文献   

11.
在举国悲痛的日子里,我们出版工作者同全国人民一道,深切地缅怀敬爱的小平同志。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是在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号召下,在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的出版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出版工作者从“左”的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发挥出聪明和才智。出版工作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禁锢,迈向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坦途,“文革”造成的出版凋零、书园荒芜的景象,逐步变成事业兴旺、书林春艳的局面。出版业从长期形成的封闭中走出来,实行全面改革开放并逐步走向世界。出版业的生产、流通、供应、科  相似文献   

12.
自《世纪伟人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展览》10日在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以来,已经有近万名首都各界群众前往参观、缅怀邓小平同志。人们从一件件展品中,再次感受到小平同志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中央党史研究室与江西省委联合摄制的6集文献电视片《小平您好》,8月4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了看片座谈会。 首都理论界、党史界的专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单位以及小平同志的亲属、身边的工作人员百余人出席了看片座谈会。该片受到与会者的好评。专家们认为,这是一部生动展示邓小平与  相似文献   

14.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百年之际,中共江西省委、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摄制了六集电视文献片《小平您好》,我局与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电视台共同担负承制任务。当时全国有二十多家电视台都在拍摄纪念小平同志的电视片,我们为什么也拍这部电视文献片,并将其作为我省申报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的项目,这是有深刻原因的。拍摄纪念小平的电视文献片,第一是基于我们对小平同志历史地位的认识。小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如果说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那么是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使中华民族强盛起来。全国人民都对小平同志怀有崇敬的、真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当我看到《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邓小平同志和中国记者合影的照片时,我作为在场的一名普通记者,又一次使我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使我想起了这个令人难忘的时刻。那是1989年11月13日上午,小平同志会见由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长斋藤英四郎为最高顾问、日中经济协会会长河合良一为团长的1989年度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地点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采访这一次活动的中方文字记者有新华社的朱云龙,人民日报的孙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魏赤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王  相似文献   

16.
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上海人一直怀念他。许多上海人聊天时说起邓小平,都觉得他还活在我们中间。这感觉是那么恍惚,又是那么真切。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见到小平同志□温济泽作者简介:在延安时期,从1943年初起,调做新闻工作。历任《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主编,新华社语言广播部(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及编委、社委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兼任中国...  相似文献   

18.
刚刚过去的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日。在这个隆重热烈的宣传活动中许多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推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栏目和内容,不少名牌栏目更是发挥自身优势,把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日推向了高潮。优秀的新闻评论,是思想的钻石,是精神的琥珀,是责任的结晶。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从8月18日——26日先后推出《邓小平风范永存》、  相似文献   

19.
当我看到《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邓小平同志和中国记者合影的照片时,我作为在场的一名普通记者,又一次使我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使我想起了这个令人难忘的时刻。那是1989年11月13日上午,小平同志会见由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长斋藤英四郎为最高顾问、日中经济协会会长河合良一为团长的1989年度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地点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采访这一次活动的中方文字记者有新华社的朱云龙,人民日报的孙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魏赤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王冬梅、中国日报的张平和中国新闻社的我。  相似文献   

20.
8年前──1992年1月,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重要关头,小平视察深圳。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生动详细地报道了小平南巡期间的活动,尤其是他的重要讲话,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年1月,中国企业报记者特赴深圳追踪小平当年南巡的足迹,采访了《东》文作者陈锡添,并整理成文。本刊特将此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