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1368年一16科年)·朱元璋即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 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罗贯中著成《三国演义》,施耐庵著成《水浒传》1370年·诏定科举制度,规定八股格式1372年·建嘉峪关,为长城终点1374年·颁《大明律》1376年·废元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和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依次论述以下问题:洪武时期的宦官机构和宦官预政;洪武、宣德间司礼监职掌的演变;正统以后、司礼掌印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余论。一明代宦官机构,是在洪武时期创建完成的。从吴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始置内使监起,到洪武三十年增设都知监和银作局止,前后历时三十一年,建成了一个包括十二监、二  相似文献   

3.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即招抚辽阳行省等处军民,着手统一东北地区.不久,在辽阳设置了定辽都卫指挥使司,以马云、叶旺为都指挥使.1375年(洪武八年),定辽都卫指挥使司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下设辽海二十五卫.辽海卫,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置于牛家庄".1393年徙治开原城(即今辽宁开原),有镌刻"辽海卫"三个大字的古碑出土,古碑左侧镌小字"永乐□年".明王朝先后委派王谨、孙茂、罗裕等人治理卫事.这些官员负责管理本卫人民,遵照明朝的政令,巡视边境,保卫疆土.  相似文献   

4.
一内阁与皇帝独裁明朝建立后,承元旧制,设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设行中书省总揽一省政务.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为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废行中书省,设布政、按察、都司三司,分管一省的民政、司法和军政.三司分立,互不相属,都直接听命于中央.到洪武十三年(1380年),又废中书省,罢丞相,以府、部、院、寺等衙门分理全国政务,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朱元璋为便于总揽大权,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并仿宋制设殿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但实际上朱元璋还是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相似文献   

5.
<正>·推荐理由·关于"美",许多哲学家、艺术家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例如:古希腊抒情诗人彼翁认为"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俄国作家契诃夫认为"人应当一切都美。包括容貌、服装、心灵和思想";中国画家吴冠中认为"美比漂亮的价值高";常言俗语中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些耳熟能详、近乎成为我们"口头禅"的表述,常常引得大家去追问关于"美"的诸多问题,例如:美,究竟是什么?美,在哪里?美,有标准吗?为什么这是美的,而那是丑的?如何才能  相似文献   

6.
1问题蒙庚阳[云南省广南县第一中学(663300)]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P.18:"在数次划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P.20:"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P.21:"筛选菌  相似文献   

7.
《明史·七卿年表》详细记载了洪武十三年以后吏部尚书任、去职的年月始末与结局,所载吏部尚书几乎臻于完备。综合可考的史料,尽可能准确、详备地对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二年的吏部尚书进行一番梳理后补订的此十二年间的明代吏部尚书表是对《明史·七卿年表》的补充与完善。对几种吏部尚书表进行必要的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明代二百多年的历史之中,吏部尚书的任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明代吏部尚书由于受到皇权、阁权和宦权的挤压,导致在整个中央体制中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8.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成人教育类学术刊物。2006年,《学报》在河北省高校社科学报"三优"评比中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期刊";同年,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开展的第三届评优活动中,经教育部社科司批准,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7年,被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和河北省版权局评为"2006年度全省报刊版权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河  相似文献   

9.
有明一代辽东建置屡经变革。洪武初年沿袭元代旧制,设府、州、县,未几即陆续罢府县,而改置卫所,且时有州县与卫所并行。至洪武来年,尽革府州县,以辽东都司及其所辖卫所统治辽东。永乐七年,又别设自在、安乐二州,以安置内迁的女真等少数民族。综明一代,辽东建置基本以辽东都司及其所辖二十五卫、另自在、安乐二州为常制。而辽东都司又总归山东布政使司统辖。其建置基本定型于洪武年间,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置辽东卫,为明在辽东置卫之始。同年七月,建定辽都卫,统辽东诸卫军马,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司。至是,辽东都司作为辽东的最高军事  相似文献   

10.
"学材再建构"是李庾南老师倡导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操作规则之一,是指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对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学习材料、资源进行加工重组。在《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基于教材进行"学材再建构"。由此,感悟其一般策略:剖析学情与教情,建构新知"生长点";丰富语言和活动,形成学习"着力点";凸显主线与核心,创造知识"链接点";关注整体与局部,打造教材"增值点"。  相似文献   

11.
法国历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认为:"每一个希望从事原创性历史研究的人,其初始装备除了普通教育之外,还应该包括那种有助于文献的发现、理解和批判的知识。";这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历史解释的定义不谋而合,即"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他担任着"全民奥运数字体育活动"荣誉顾问; 他被评为"2007中国最具影响的天使投资人"; 他是"中国IT业实力企业家100人"之一; 他当选"2006-2007中国互联网市场年度先锋人物"; 他荣膺"中国十大新锐传媒人物": 他与美国同行比尔·盖茨有着相似的经历:辍学、投身互联网、创业成 功,他遂有绰号"张尔·盖茨"--  相似文献   

13.
词序颠倒,是指词语相同、顺序颠倒的一种修辞现象.如词语"编选"与"选编", "洗白"与"白洗";成语"异曲同工"与"同工异曲","如日中天"与"中天如日":短语"知而行"(王阳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与"行而知"(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不得见人"与"见不得人";诗词"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与"黄河流入海","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犹记四十三年,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文章"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与"汝之不惠,甚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鲁迅《药》)与"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广告"看《买卖世界》,做世界买卖"(.《买卖世界》),"是名家写的好看小说,非名家写的看好小说"(《上海小说》),等等.  相似文献   

14.
他担任着"全民奥运数字体育活动"荣誉顾问;他被评为"2007中国最具影响的天使投资人";他是"中国IT业实力企业家100人"之一;他当选"2006—2007中国互联网市场年度先锋人物";他荣膺"中国十大新锐传媒人物":……他与美国同行比尔·盖茨有着相似的经历:辍学、投身互联网、创业成功,他遂有绰号"张尔·盖茨"——  相似文献   

15.
他担任着"全民奥运数字体育活动"荣誉顾问;他被评为"2007中国最具影响的天使投资人";他是"中国IT业实力企业家100人"之一;他当选"2006-2007中国互联网市场年度先锋人物";他荣膺"中国十大新锐传媒人物":……他与美国同行比尔·盖茨有着相似的经历:辍学、投身互联网、创业成功,他遂有绰号"张尔·盖茨"。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9·11"事件后,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大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则是:霸权之下有协调,合作之中有斗争.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本意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引申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的描述;《晋书·挚虞传》中有:"施之今日,则音韵和谐";古希腊哲人也曾有过生动的比喻:"音乐之和谐,乃五声七音之辅济,而非单调同声之专一."  相似文献   

18.
从戴维·洛奇小说<小世界>的副标题"学者罗曼司"切入,探究其外借罗曼司之壳、实反"罗曼司"的独特叙事方式.书中的"圣杯",已丧失了原有的神圣与纯洁;书中的主人公女骑士,表现出的是虚伪和功利:小说的结尾也与罗曼司圆满的结尾相悖,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王旭 《考试周刊》2014,(3):38-38
<正>人们在赞赏文学作品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说:太好了!充满了诗情画意。何谓"诗情画意","诗情画意"一词最早见于宋朝周密的《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后有如清朝黄钧宰《金壶逸墨·晚学斋诗词》中的"诗情画意正清絶,我来深巷无喧哗";现有沈从文《新景与旧谊·新湘行记》中的"那个隐在丛树后的小小村落,充满诗情画意"。不难看出:其意都为"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课标修订稿把"审美鉴赏与创造"定位为语文四个核心素养之一,对"审美"有了诸多新的表述,凸显了五个方面的优化:课程理念的优化,由"语文素养"到"语文核心素养";课程功能的优化,由"情感发展"到"立德树人";课程目标的优化,由"感受·鉴赏"到"鉴赏与创造";课程评价的优化,由"没有标准"到"三级素养标准";教学实施的优化,察其言,赏其形,感其情,求其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