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新闻贵在求新,离开了一个“新”字,新闻就变成了没有新闻意义的旧闻。对于一堆新闻素材,只有抓住其中的“新”字,素材的矿石才能化为新闻的黄金。那么,新闻的新字都是指哪些内容呢?我认为主要有“四新”:即“新”选题、新思路、新角度和新手法。 一、新选题。新选题就是要选择新的主题。主题的新旧与否,是一篇新闻稿件成败的关键。如果你选择的主题是别人写过的主题,那么你据之写成的稿件就会成为“马后炮”不能发表。如果你选择的是别人不曾写过的新主题,你写的稿件稍差也可以经编辑修改后见报。对选好新的主题,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要寻找发现别人不曾写作过的主题。比如,在报纸连篇累牍报道政府部门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时,你就不要再凑热闹去写政府各部门怎样去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而应该开拓新主题去写下岗职工转  相似文献   

2.
著名记者郭玲春曾谈到她对新闻写作的自我要求——“我要写得与别人不一样”。同样,“你写的评论写得同大家不一样,你的评论就是最好的评论”——新闻界前辈这样认为。这里所说的不一样,就是说要有新意。新闻要新,评论更要新。1999年8月,我撰写的评论《踢好“后三脚”》,在铜山日报综合新闻版头条发表后,同年8月24日的经济日报、第10期《党的生活》杂志等报刊也先后刊出。这篇评论先后5次获奖,其中一等奖两次(获徐州市好新闻一等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工作部等四单位联合举办的征文一等奖)、二等奖3次,是当…  相似文献   

3.
写下这个题目,妻在一旁笑了:“你这不等于是说,不进厨房不做饭,不用嘴巴不吃饭嘛!”其实,这正是我当军报驻站记者15年成长进步的一条基本“经验”。现场,按照新闻“5个W”讲义,是“产生新闻、发现新闻”的“地点”。我学当记者,学写新闻,是从现场学步的。“不知道稿子怎么写?你到现场去看看,去转  相似文献   

4.
党报如何才能尽到传播好新闻的职责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一个“新”字,即要集中力量突破“新”,用“新”来带动时效,精练和报道质量,以“新”来带动“短”,带动“快”,带动“活”,当然,写快,写短,写活也是写新的要求,你能够写出好新闻,可如果不讲快,结果新闻就会变成旧闻,人们就不愿意看,如果不写短,动辄洋洋数千写,大量实实践证明,写新闻稿,只要抓住“新”,就可以快,就可以短,稿子就能写好写活。  相似文献   

5.
“编辑部最近需要什么稿子?”“你那儿有啥新鲜事儿?”这种对话,常常发生在编辑与地方记者、通讯员之间。提问者的意思是,对报纸的报道计划不了解,希望得到提示或题目。回答者的意思是,任何新闻、文章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你叫我出题目,我得先知道你那里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只有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本人是江苏泰州市电台的通讯员,是新闻写作爱好者,经常给电台和报社写稿,但从未给电视台写过稿。给电视台写稿,成为我眼前的一大难题。我不知道发给电视台的文字稿和图片稿,有没有具体规定?希望能得到答复。江苏泰州师范学校吉林●吉林同志: 收到《新闻记者》杂志转来的你的信函。你信中所说的向电视台发文字稿和图片稿,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口播新闻和图片新闻。关于这个问题,至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口播新闻是“人头展览”,不适合电视新闻以图像为主的特点,主张取消;另一种意见认为,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种报道手段,将与录像新闻“长期共存”。我赞成后一种主张。因为口播新闻往往有着录像新闻所不能取代的作  相似文献   

7.
据笔者观察,一些机关报目前在新闻宣传中,存在着三种病态。一、不求真实一次,笔者到某县采访,请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同志谈谈情况,提供些新闻线索,一位同志说:“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好了,工作性报道上的那些事,你有我有他也有,咱这里没有的,你把外地的嫁接过来就是咱的。”在另一个县,有位通讯员写了一篇稿子叫我看,我看后说,你稿子中有个情节是编造的,不符合常理和事实。他听了有些发急地说:“你这么认真怎么写稿,你若按真事一五一十地写,报纸准不采用。”某市有位通讯员给笔者打电话说,他写了篇现场新闻,想明天电传给我看看。我问事情是什么时间发生的,他说前天。我说前天发生的事情,你明天传给我看,然后再发往报社,如果内  相似文献   

8.
文章开头难     
小周同志: 你来信说经常为写好一篇通讯的开头而发愁,要我出点主意。你一发愁,我倒很高兴。这说明你在写文章的开头时,不走“人云亦云”的老路,不写千篇一律的套话,而是苦苦思索,力求创新。只要有这种愿望,就有希望。老实说,何止是走上新闻岗位不久的青年记者,就是“吃新闻饭”几十年的老记者,又何尝不为自己作品的好开头而发愁呢?!  相似文献   

9.
我1984年正式被任命为解放军报社记者。从业15年来,能够从部队通讯员成长为军事记者,两获全国现场短新闻一等奖、继获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三等奖、再获第二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新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话说白了,就是因为“工作在艰苦地区”。我在获首届全国短新闻比赛一等奖颁奖会上,代表获奖者发言时,深有体会地说过一句话:“以身体作笔,我以我身写新闻”。那天走出人民大会堂,原解放军报社社长吕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徐文良,我希望你记住,没有戈壁你跑不起来,没有战场你冲不出来,没有高原你站不起来…  相似文献   

10.
“编辑部最近需要什么稿子?”“你那儿有啥新鲜事儿?”这种对话,常常发生在编辑与地方记者、通讯员之间。提问者的意思是,对报纸的报道计划不了解,希望得到提示或题目。回答者的意思是,任何新闻,文章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你叫我出题目,我得先知道你那里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只有使报道计划同实际情况对上号,才能要求作者写什么稿子。我刚刚踏上新闻工作岗位的时候,对于编辑部的报道计划是十分看重的。那时,我当记者在基层跑,远离报社,交通不便,通讯也很困难,对全局缺乏了解,每当拿到一份报道计  相似文献   

11.
我参加新闻工作以来,几乎没写过新闻(消息)。经常听到有人批评:“哪有新闻记者不写新闻的?”我们的总编辑胡绩伟也在会上讲:“年轻的记者要多多写新闻;年老的记者,也要学着写新闻!”去年春天我到湖北采访,就学着写了一些新闻,开始尝到了一点  相似文献   

12.
题目在哪儿?     
一位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常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一年写100多篇稿子,怎么有那么多题目可写呀?”我说:“五光十色的生活蕴藏着写不完的题目,问题在于你会不会抓。”一个合格的通讯员,应是掌握写作素材的“富翁”。不尽的报道题目就在生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我们捕捉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编辑命题约稿,让我结合自己的新闻工作实践谈谈“专与博”的话题。如果不结合自己的实践,只谈“专与博”的理论对于舞文弄墨为职业的我来说不是难事,问题在于理论要联系实际,特别联系自己来谈难免就有王婆卖瓜的嫌疑。所以命题作文比较难写,一时不知从何说起。突然想起前天我在大学新闻学院讲课,有位读过我一些作品的研究生也曾问我:我见你主编了很多书,好像你在历史、考古、文艺、新闻甚至于风俗文化研究领域都写过一些学术论文和专著,觉得你在几个领域里都颇有见解和建树,获奖也不少,很受专业圈内专家们的认可。那么你到底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职称国际市场不认账》意外获奖后,先后有同行朋友问我:“你转行跑人事了吗?”“你跳槽到经济部啊?”在他们看来,这篇报道不太象一个主跑环保、兼跑科技的记写的。事实上,稿子的确源自科技线,至于为什么看上去不象“主流”的科技新闻,我想,也许因为它尝试了一种“大科技”的采访思路,把常规的新闻素材发散性地放进“经济贸易、科学技术、制度化”等不同领域,并通过思维不断碰撞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从而诞生了新结晶。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个新闻爱好者,过去,对新闻概念的理解比较狭窄,总认为新闻稿件的内容必须是新发生的事情,不新就无法写。通过学习穆青同志《关于新闻改革中的一点设想》和采写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任品金副教授援外事迹,使我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86年“三八”妇女节的前夕,我打算写一篇反映四化建设中女强人先进事迹的报道。找来找去,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  相似文献   

16.
张学法 《记者摇篮》2000,(11):30-30
初学写稿的人往往不知写什么,写稿时间较长的人,往往出现还有什么可写的困惑,那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妙法呢?我的体会是拓宽视野,处处留心。由此及彼觅新闻在采访“此”新闻时,我们只要留心,往往会发现新的新闻线索,你若是个有心人,就会通过这个新线索写出“彼”新闻来。1996年5月,我去建设局采访该局举办的“爱我城建”晚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吗?”“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杜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4期上看到了左漠野同志写的《新闻与宣传》一文。该文把广播(电视)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的任务概括为六个字:政治、新闻、宣传。我试拟了十六个字:党的领导、人民主人、实事求是、社会责任。或许有人说:“你不赞成新闻的政治性!”“你不要宣传!”我说,有党的领导,有人民当家作主,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对社会主义社会负责的责任感。新闻的立场、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有前辈说,新闻是脚板“写”出来的。意思是说,要多跑,多到事实发生的现场去。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新闻更是用眼睛“写”出来的。用眼睛“写”新闻,不是一览无余地看到什么报什么。而是要把你在现场的亲眼所见,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个画面展示给读者,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现场新闻才是灵动的、充满生气的。在人民日报社领导、总编室和记者部的支持下,三峡工程135米蓄水给了我一个尝试用眼睛“写”新闻的机会。6月1日起,在二版《来自三峡的报道》专栏连续刊用的12篇现场特写或通讯,是一次用眼睛“写”新闻的实践。1.用眼睛“写”新闻,精…  相似文献   

20.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