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者梁衡选编《没有新闻的角落》这本集子,不在乎新闻,而在乎研究。在所选65篇作品的某些篇章之后,附有作者的32篇“独白”,“或叙写新闻的采写经过,或补充原稿的背景,但每篇都归结出一个关于新闻理论或写作技巧方面的题目,这种发自内心的、边讲边议的研究方式,使读者感到亲切,许多意见也中肯。”(杜导正序) 这样,就使那些写于1978到1987年之间的零碎作品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再次合理地登台亮相,也为读者提供了作者那十分有趣的文墨经历。与我们常见的新闻研究文章不同,《角落》的“独白”是介多于评,叙多于论。而且,几乎每介绍一次写作经历,就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故事中有人、有事、有物,有的细节颇像文学作品,读来生动感人。比如《独白15·采访对象就是你的上帝》一文,  相似文献   

2.
梁衡的新闻三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一个记者的内心独白》人民出版社出版,另外两部是《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出版已有8年,凡是读过该书的人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获得若干启示。这是一本体例独特的书,它不是一般的新闻作品结集,也不是新闻理论文集,而是以“新闻作品+独白”的方式,把自己在改革开放最初10年的作品遴选而出,又把写作这些作品的背景、经过、体验、感悟一一道来。同时还有论述新闻写作、文学写作的理论文章。这样的结集,表面看似有点杂,但细读全书,你会发现它如同散文的“形散神聚”结…  相似文献   

3.
21年前,我刚学做新闻报道工作时,总想读到新闻行家谈他的一篇篇新闻佳作是怎样采写出来的书。但那个年头,报纸办得不象报纸,新闻写得不象新闻,哪里得到这样的好书。如今这类书不难找了,而梁衡同志写的《没有新闻的角落》(书海出版社,1990年7月),是其中出色的一本。杜导正同志为该书作序时说:“这本书值得一读,特别值得青年记者和通讯员阅读。”我相信,如果我当年能读到这本书,会是入门更易,深造更快。这本书收集了作者1980年至1987年作为《光明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乡村最易出好作品。可是不舍得吃苦,好作品不我是一名广西日报的驻站记者,在广西最偏远、经济最落后的贺州驻站。贺州是广西14个地级市中最偏远的一个市,财政收入、税收、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均在广西名列倒数第一。在广西日  相似文献   

5.
一些跑 "冷行业"的记者的确常常苦恼伤神,认为自己写的是"冷新闻",是"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别说难以成就业绩,有时连上稿都难,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7.
开卷阅读,便如获至宝;独坐迷醉,常会心傻笑;一气读完,仍余味无穷……几十年来,我幸遇这样的书籍不是很多,牛青坡先生新近出版的《书生独白》是其中之一。我从这位“书生”的“独白”里,津津有味地获得了这样的美感享受。编辑,是老牛的“本岗”———他数十年为人作嫁,现如今已两鬓染霜;作家,是老牛的“业余”———他把别人彻夜打牌往脸上挣纸条贴的工夫,全用到品味人生、笔耕墨耘的“爬格子”上了。值得羡慕的是,他的“业余”极富成就———成了位极富个性、极富特色的作家。尤其是他的随笔,堪称独树一帜、独辟蹊径、独具魅…  相似文献   

8.
打开梁衡同志的《新闻三部曲》,从《没有新闻的角落》,到《新闻绿叶的脉落》,再到《新闻原理的思考》,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这三本书从大量实例出发分别回答三个问题:怎样当记者、怎样写稿子、怎样管理新闻。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个建国后成长起来的优秀记者的成长历程,而且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迁的现实脉动;个体的追求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同构,成功地体现和折射了一代新闻工作者的理想境界与追求精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探讨,更值得我们学习、借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报业市场化改革使报纸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现在,它不仅是信息传播的中介,而且是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既要管宣传,又要管赚钱。这一角色的转换,在促进报纸自身素质及经济实力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12.
知青文学作家的代表,擅长写小说、影视剧本、报告文学的作家晓剑,新近推出了一本24万多字的《晓剑散文随笔集》。该书收录了作家上个世纪见诸各类报纸杂志的散文随笔的精华。这本集子里,无论是对知青岁月的追忆,还是对浪漫爱情的怀念;无论是对朋友情谊的渴望,还是对世事纷杂的无奈;无论是对人类丑恶的批判,还是对生存环境的关注;无论是对社会未来的思考,还是对身边琐事的记述;都体现了作家个人的心路历程,深深地打下了作家性格的烙印,显示了作家命运的轨迹,展示了作家生活的真实和灵魂的真实。这是一个诚实而敏感、孤独而坦…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五年一月至一九八六年上半年止,仅一年半时间,韩少功就创作了三个中篇小说、七个短篇小说,他将它们连同八二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寻找月光》一道,辑成了他的第三个短篇小说集——《诱惑》. 这本集子中的许多作品,使韩少功越发令人瞩目,人们都把他视为与阿城等人齐名的“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实际上,收集在这本集子中这一年半创作的作品,并不是属于一个型号的,它是探索型的.韩少功是在又一次超越自我,进行一次大胆的艰难的艺  相似文献   

14.
1、犹如翻腾不息的黄河一样,记者也有高低上下之分,但好的记者才能以其独特的生命力,以其独到的生活感悟而令人折服,使人体会到新闻的力量、记者的价值。可以说,正是这样一批敢于追求并善于追求的记者,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篇篇耐人寻味的作品。笔者不认识凌志军,但一打开8月12日的人民日  相似文献   

15.
在2016年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新闻学被列为11个对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性作用的学科之一,再一次明确了新闻学的支 撑性学科地位,从而引发了业界和大众对新闻学科的认可和重视,同时也掀起学界对新闻学研究的高潮.  相似文献   

16.
“政治家办报”是我国新闻学术体系的重要命题,但对其内在涵义、实现手段、检验标准诸方面的界定,学术界长期付之阙如。 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中对“政治家办报”作如是阐释“这一词语的一般含义是指无论什么报纸通常都是由政党、政府政治集团和政治代表人物创办,是政治家办报。...  相似文献   

17.
武金梅 《新闻窗》2012,(4):130-130
16年前,刚入报社当记者时求知若渴,到处寻找新闻业务书学习,当时梁衡的《新闻原理的思考》刚刚出版,成为新闻新兵们抢手的必读书,书中的引言列举了的十大新观点,其中印象最深的第十条:“精神产品的管理包括对人的管理和培训。  相似文献   

18.
今年第二期《中国记者》的“外国新闻佳作赏析”专栏中刊登了熊昌义同志的文章《“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介绍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名作》。“赏析”也好,“介绍”也好,属于评论的范畴应该无疑。然而,先读过被评论的佳作,再来读这篇评论,却使人产生一种憋闷之感,不鸣不快。首先冲到舌尖的话是一个问句——这篇新闻名作的新闻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然而读到最后,欲从评论中获知“好新闻”内容的读者恐怕会大失所望:这“好新闻”无非是用了巧妙的文学笔法写出的“旧闻”,真真地“没有什么新闻”了。评者(为下面叙述方便,姑以“评者”和“记者”分别称评论的作者和原  相似文献   

19.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20.
得益于传播技术的突破和传媒体制的逐渐松绑,言论市场的再度活跃或者说时评的井喷式繁荣是当下学界和业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南方周末》作为中国报业的带头大哥,在时评的发展创新层面更是敢为天下先。评中评栏目的创办便足以使该报在言论集散以及舆论整合方面笑傲国内群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