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琪信箱     
安琪: 我和SNWY的情缘是9岁那年结下的。那天妈妈倚在冰箱前,拿着一张推荐订购的宣传单,我一个个仔细地看着,终于看到了邮发代号是28-14的《少年文艺》(因为我的出生日期是28,所以对28很敏感),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她,并且年年订阅。我想,只要我还保留着一颗透明的童心,我就会一直订阅下去。《少年文艺》对我的写作真的有很大帮助,我  相似文献   

2.
那是2003年的暑假,那天刚下过雨,空气很清新,阳光灿烂得可爱,我骑自行车到我们城市里惟一的图书馆借书。也许是《少年文艺》封面上那些很诗意的题目吸引了我,我就借了一本。这是我第一次看《少年文艺》。回家后,我静静地翻看那些文章,清新脱俗、幽默生动、美丽深情的文字令我惊  相似文献   

3.
新一期的《少年文艺》已在我女儿手中,本来我想先睹为快的,被女儿抢去了。此刻她正在聚精会神、有滋有味地阅读那些精彩故事。我很高兴她能迷上我从小喜爱的刊物。 1983年,我上初一。父亲知道我爱好文学,就为我订阅了《少年文艺》。那时候我的两位兄长也  相似文献   

4.
我清楚地记得11岁生日那天,爸爸神秘地递给我一个用紫色彩带包装的小礼物,还自信地说:“我敢打百分之百的包票,这份礼物我女儿一定会喜欢。”妈妈在一旁催促我:“曼曼,快拆开看看吧。”我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装,“啊,是一本书!”我惊奇地叫道。书名是《少年文艺》,瞧,封面上那个可爱的女孩正在对我微笑呢!大略地翻了一下,有那么多精美的插图,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这本书是我收到的众多礼物中最珍贵的一份。到了晚上,我仔细地品读了全书的内容,真是越看越精彩,越精彩越想看,直到最后竟抱着《少年文艺》美美地睡着了。我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做梦是否…  相似文献   

5.
永远有多远     
房砚是一个居住在加拿大的中国人。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同自己少年时代所喜爱的读物《少年文艺》——也就是我们,“接上了头”。当得知《少年文艺》上设置有“海外”栏目时,她主动揽下了一项重活——采写小小年纪独在异乡求学的小留学生们。“我的想法是.找几种不同类型的留学生,以他们的成长为主线,尽量客观全面地向国内的读者介绍当今小留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房砚上大学时的专业是金融,目前从事的也是金融财务工作,但是她对这一份额外的“工作”很感兴趣。这真是很难得,文理兼修不说,光是她对《少年文艺》的这一份热心,就足以让我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呵呵。  相似文献   

6.
读者谈心坊     
本期到读者谈心坊来做客的是来自内蒙古扎赉特旗的王秀娟老师和她的得意弟子包涵。王老师从小就是《少年文艺》的热心读者,她说:“我和《少年文艺》相识是在1984年,当时我还是个小学生。《少年文艺》是我的启蒙刊物。我最初喜欢看郑渊洁的童话《玻璃城》、程玮的小说《山里的孩子》,后来这本杂志上的很多作品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像秦文君的《愿阳光永远照耀你》、陈丹燕的《1976年的最后一朵玫瑰》、《上锁的抽屉》等。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后,十分郑重地向我的学生推荐了这份刊物。我认为《少年文艺》是至真至纯的,每个憧憬着文学、…  相似文献   

7.
四年级的一张订书单,让我认识了《少年文艺》。起初,我是看到了《少年文艺》那年的赠品“蓝月亮隐形计时器”,才想要订《少年文艺》的。可以说,我订《少年文艺》完全是为了赠品,可当我拿到《少年文艺》时,我被那样美丽的背景、那样独一无二的风格给迷住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页,两页,从那时起我每个月都期待着《少年文艺》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妈妈说.她是读《少年文艺》长大的.所以我上了小学后,她就经常给我买《少年文艺》,我非常喜欢看,它使我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安琪信箱     
《少年文艺》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 我是《少年文艺》的一名普通读者。接触这本杂志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但我觉得《少年文艺》贴近少年人的心灵,充盈着清新的文学气息,是一本非常好的杂志。所以,现在我每期必买,她也从没让我失望过,总能唤起我心中的共鸣。通过《同一屋檐下》、《人在巴黎》,我认识了邹凡凡这个和我同姓的女孩。我挺喜欢她那种清新温暖  相似文献   

10.
每期《少年文艺》寄来,总是小心翼翼将它收藏,有时放在橱顶上,有时夹在书柜里。女儿放学回来,问刊物怎么还不到,我于是就装蒜,支支吾吾,不敢正面回答。为什么不让女儿看《少年文艺》,答案很简单,功课太多,今年要参加中考,作业永远有一大堆,天天晚睡早起,明知道她喜欢《少年文艺》,可就是不敢让她看,怕耽误宝贵时间。不由地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候也不让看课外读物,父亲的理由是怕我中毒,中了封资修的毒害。事后说说都  相似文献   

11.
读者谈心坊     
《少年文艺》给我的惊喜甘肃省静宁县城关中学的平莹说:我是一个即将升入初二的女孩子,《少年文艺》陪伴我已经整整三年了,我是她最忠实的 fans,每一期杂志到来后,我都会认真地阅读,从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随刊赠送的“写作素材库”给我提供了很棒的写作素材,使我的文章越写越好。另外,《少年文艺》还给我带来过意想不到的惊喜呢。记得在一次语文考试中,阅读题是主编章红  相似文献   

12.
赵菱提着一大袋信去邮筒那儿投寄,投了好大一会儿。一旁的交警注视了她半天,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走过来问:小姐,我想问问你给谁写了这么多信?”赵菱一边投一边说:“是我们《少年文艺》编辑部给读者的回信。”交警一听,睁大了眼睛,惊喜地说:“《少年文艺》?哦!我从前也很喜欢看的。这样吧!你给我一张名片,我明天到你们编辑部给我儿子订去!”  相似文献   

13.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狂风怒吼的上午,我不情不愿地来到书店,为妈妈买一份杂志。无意中,我发现了被人藏在角落里的《少年文艺》,便随手翻开看了看,很快就被里面充满童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住了。看了一半,妈妈来找我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合上《少年文艺》,把它藏在了一个更加隐蔽的位置。从此,我就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攒足42元钱,订一年的《少年文艺》。这个小秘密像一颗草籽一样暗暗在我心底生下了根。几个月后,当我终于攒够了钱,兴冲冲地跑到邮局时,征订却已经截止了。我很沮丧,可并没有放弃。为了看到我喜爱的《少年文艺》,我每个月都跑到…  相似文献   

14.
若干年前一次不经意的翻阅,促成了我与《少年文艺》的零距离接触。她一步步走进我的世界,我一字一句地咀嚼她。开始是粗读,既而是精读,最后是品读。最初我是每期必买,后来我是  相似文献   

15.
安琪信箱     
往学校门房跑得最勤的是我,你问为什么?因为,我在等待我的《少年文艺》。每月8日找我的人最多,你问为什么?因为,我的《少年文艺》来了,他们排队等待。去年下半年过得很空虚,你问为什么?因为,《少年文艺》我没订,书店恰巧也卖光。  相似文献   

16.
怀念那四年     
我由衷地向《少年文艺》表示深深的敬意。在今天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似乎对高雅的纯文学已经缺少兴趣,在烂书充斥市场之时,《少年文艺》仍骄傲地坚守着高贵的文学阵地,成为纯文学最后的几面旗帜之一。我和《少年文艺》的缘分发生在1985 年,那时候文学还很风光。在一个笔会  相似文献   

17.
记得初一时,妈妈给我订了《少年文艺》。 说来有些惭愧,因为我儿时对文字没有什么迷恋的感觉,对作文更是头痛,每次写点什么都必须绞尽脑汁,刚看到《少年文艺》,对满眼的铅字,我还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单纯地佩服那些写下这些文字的人们。渐渐地,当1999年一年的杂志分布在家中的床头,书桌、书柜甚至厕所里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正在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吸引,我很听话地归顺  相似文献   

18.
龙卷风     
我和姐姐阿米丽互相疼爱,每次分别后都期待着再次见面。我们常常在网上聊天,有时也会用语音聊,能够听到对方的真实声音感觉是很美妙的。我给姐姐寄《少年文艺》,因为她看不懂汉字,上次通电话时我就把我在《少年文艺》上发表的文章内容告诉了她。这引起了她浓厚的兴趣,因为其中一些事情她没有听过。是父母无意中对我说的。阿米丽感叹地说。父母的这些故事从未被系统地记录过。像外婆、奶奶年纪那么大的亲戚也有很多故事是我们所不知道的,等他们去世后我们会很遗憾没有把这些记录下来。她还说,你知道我们的外婆是跟着移居性农民长大的吗?移居性农民指的是那些居无定所的农民,工作是从一个州到另一个州帮农场主  相似文献   

19.
准确地说,那天我遇到的是《少年文艺》的编辑田俊姐姐。那是节语文课,老师身后站着一个和蔼可亲的姐姐。那时候我上初一,学校里发起“绅士淑女”活动,当时教学楼还从上到下挂了两幅标语呢。  相似文献   

20.
有一天,我路过楼下的报刊亭,看到一本名为《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的杂志。我随手翻了翻,没想到,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漂亮的封而和小作者精彩的文笔,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赶紧把这本杂志买下来,带回家细细品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