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粟应人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29-132
现代新词语源于现代文化变迁,同时又像一面镜子,反映文化变迁,而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其产生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外文化的交流厦某些文化的流行等有密切的关系。新词语不仅反映流行文化的客观存在及文化走向,而且丰富了汉语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不可否认,部分新词语尚待规范,一些新词语也会时现代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语言与社会共变论为理论基础,并结合社会评价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深入探讨新词语产生、发展 和规范等问题.本文认为,社会的发展对新词语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着新词语的盛衰,人际关系影响着新词语的变迁,媒体传播影响着新词语的扩散.对新词语的发展,本文认为,随着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多元化,新词语还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中国加入WTO以后,外来词语会进一步增多,字母词语现象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进一步融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对新词语的规范,本文认为,首先应该运用社会评价论的观点去看待新词语的有关问题;其次,规范和评价新词语,也要考虑语言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社会文化存在着共变关系。语言的变化发展不是孤立的、自发的,而是受社会文化变迁影响的结果,反过来又对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促进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新词语成为了语言学界这几年备受关注的一个语言现象。所谓网络新词语主要是指网民在网络交流中,新创并广泛使用的词语和符号,具体包括语形创新和语义创新。近段时间以来,“亲”字在网络上频频出现,各种各样的贴吧、聊天室、交易网站以及求助网页都可见到“亲”的影子,特别在交易网站上运用得相当普遍,如:  相似文献   

4.
新词语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词语,从新词语的来源和特点、新词语的内部变化方式和新词语的外部条件(社会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词语所蕴含的化意义,以期进一步了解词义演变的规律,更好地认识语言和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词汇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迁,汉语中不断产生新的词语.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对汉语新词语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军事与宗教、吸收外来语等因素作一考察,以期全面探究汉语新词语产生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晚清至民国期间社会的剧烈变革推动着中国由传统文明走向近代文明,民众的娱乐文化生活及生活观念也由此出现了新的变化,并通过新词语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这些新词语的分析,能够管窥近代娱乐文化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7.
张亚冰 《现代语文》2010,(3):129-131
当代中国社会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呈现出"混合型"的社会文化形态,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并存,中外文化、南北文化融合,大众文化与官方文化、精英文化鼎立。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新词语包含大量的时代信息,深刻地反映出当代社会文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词汇直接受民族心理影响,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联系最为密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鸦片战争后(1843-1925)的上海产生了大量新词语,作者结合社会生活变化和发展,分析了这些新词语的来源、特点、产生渠道及其所反映的城市生活的变迁和市民心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英汉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是新词语产生的动因,进一步说明语言的发展变化正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真实反映,对新词语的学习就是要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解题 (一)新词语的含义 语言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新词语.在中国近一百年的历史里,有过三个新词语大规模涌现的时期,分别在"五四"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的近二十年.  相似文献   

11.
汉语社会称谓变迁的文化心理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汉语的社会称谓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是汉语社会称谓变迁的三次重要契机。同时,汉语社会称谓的变迁也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习惯以及中外交流的频繁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长华 《现代语文》2008,(5):120-121
"剩女"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语.新词"剩女"的出现与一定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本文对 "剩女"的含义及其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汉语社会称谓变迁的文化心理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汉语的社会称谓经历了巨大的变迁。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是汉语社会称谓变迁的三次重要契机。同时,汉语社会称谓的变迁也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习惯以及中外交流的频繁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新词语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折射出社会的变迁,浓缩年度的世态民情。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公布的当年产生的新词语作为语料,就近三年新词语(2011—2013)的构词方式进行探析,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新词语的发展,规范新词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杜娟 《语文天地》2011,(23):35-36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向社会公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时,都公布年度新词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新词语,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中学语文教学实施新词语教学的必要性1.新词语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新词语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表  相似文献   

16.
新词语是对当代社会最迅速、最直接的反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新词语不断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因此,了解和掌握英语新词语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加深了解和熟悉新词语的词义,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英语词语中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新词语是个相对的、历史的概语:在新词语不断产生的同时,较早产生的新词语逐渐丧失其新颖性而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基本词汇单元。本文试图从经济飞速发展而对政治、心理、社会文化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相对落后国家在向发达国家学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跟随现象)进行一次探讨,并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两个层面加以剖析,从而内在地归纳、抽取一些新词语产生的规律、途径等方面的资料,有利于人们理智、冷静地看待今天外来文化单元大量涌入中国儒家文化的事实和现象。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对某个时期变化的描述性的,或是概括性的记载,词汇是文化的浓缩。本文以词汇为窗口,从社会,科技及政治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文化变迁对英语的影响,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外来文化在英语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巨大变迁催生了众多的经济新词语,本文对中国近二十年以来的经济新词语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以下观点:经济新词是时代的烙印,经济新词的使用日趋大众化,其构成也更符合简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社会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江苏高教》2003,(5):127-127
当前 ,我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时期 ,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我国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受到三个客观因素的影响。一是社会主题文化的影响。所谓“主题文化”是指在某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 ,它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是这一社会的灵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又处在社会转型的时期 ,因此 ,社会变迁或社会意识变迁中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无疑是目前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受这一社会主题文化的影响 ,当前青年学生自我意识中投身改革、奋发向上、报效祖国、推进社会进步成为其主流。从总体上来说 ,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社会前进方向是一致的。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