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小说<棋王>不仅表现了道家文化,它又是儒道互渗、互补的统一体.同时,阿城的心灵体验无意识中融入了作品,这使得<棋王>在实际上还存在着另一个潜在的主角"我"和另一层潜在结构.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与《艺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和<艺概>都是对前代文学实践和理论批评的总结,二者有着颇多一致之处.本文从宗经思想、文学史意识、立足文学实践、兼容并蓄的批评态度、范畴应用五个方面来比较二者的异同.<文心>因其关注形而上的"道"之哲学探讨,并形成其文学上的"原道"--形而上理论,使<文心>的宏观研究建立在理论基础之上,能够以开阔的视阈作细致的微观探寻,结合历代文学实际,建构了其"体大虑周"的宏观文学理论体系,在古代文论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艺概>因缺乏这种上溯于"道"(本体)的形上意识,故尔其理论性、系统性,均不可与<文心>同日而语,尤其在近代变革动荡的时期缺乏时代气息,而显得传统的包袱相当沉重.  相似文献   

3.
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是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创始人之一.两人长期合作,撰写了<阁楼上的疯女人>、<诺顿妇女文学选集>、<没有男人的地带>等女权主义批评论著,其中<阁楼上的疯女人>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美国文论中的经典.两位批评家试图从新的视角去理解19、20世纪独特的妇女文学传统及其共性,批判菲勒斯中心的父权制和男性文学传统,挖掘妇女的文学创造力,恢复长期以来经常被人忽视了的妇女文学史,修正文学史思想中一些最基本的术语,从而建构一种新的女权主义文学典律,并在伊莱恩·肖尔沃特"女性美学"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女权美学"批评.  相似文献   

4.
<简·爱>这部具有经久性魅力的作品,追寻其原型,属于"灰姑娘"系列或"灰姑娘"童话的变体.将二者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情景设置上都有相似之处,因此<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对灰姑娘原型的巧妙运用.然而女作家并非简单的模仿和继承,而是对"灰姑娘"的原型意义进行了增殖和扩充一一对传统文学中的叙述模式、女性角色定位及两性关系描写的突破,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学历史的叙述离不开文学史观的导引,而现代中国文学史现却伴随着时代社会的沧桑演进而屡屡嬗变,一直处于变动的状态之中.文章借助于程凯华等人主编的<中国斯文学史>的解读,认为该史著提出的"中国新文学史"观具有理论的普适性和操作的可行性,其书写观念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新的文学史观的拓展和创建.  相似文献   

6.
<史记>"八书"中,<天官书>、<封禅书>主要阐述天地之事,<律书>、<历书>通阴阳五行八正之气,<礼书>、<乐书>阐述使天地人达到和谐统一的"礼"和"乐",即文明与文化,<河渠书>、<平准书>"人事"是举隅."八书"全面阐述了天、地、人、阴、阳、五行等宇宙发生因素,构成了早期的天人宇宙论图式.  相似文献   

7.
《周易》对《文心雕龙》"原道"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道>篇是<文心雕龙>的首篇,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文心雕龙学"研究者对"原道"论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各执一端,各据其理.本文能过对"易道"之"道"与"原道"之"道"的比较、<易传>解易理论对"原道"论的影响等问题的阐析,探讨"原道"论的基本思想和<周易>对"原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人自著文学史自窦警凡始,对后来文学史著述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北方的林传甲和南方的黄人.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接受了日本( )川种郎的影响,创造性少.黄人在文学史观上有较大的突破,不仅注意到文学发展的量变进程,也注意到文学史进程中的质变和突变,其文学观至今仍有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但他的<中国文学史>因坊间没有印行,仅为东吴大学堂教本,故流传不广.  相似文献   

9.
福尔斯在<收藏家>中着意精心培育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无论从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还是独具一格的叙述结构上看,<收藏家>都堪称福尔斯存在主义的完美注解,而作家在小说中重点阐释的就是"力图重新确定个体自身的独特感",这是其哲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扬之水>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孔子诗论>第十七简"<扬之水>其爱妇悡"句中的<扬之水>应是总括这三首<扬之水>,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1.
重视史书叙事,是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的优良传统。清代乾嘉考史学派的中坚人物王鸣盛,在其史学代表作《十七史商榷》中衡评历代史书的叙事得失,阐述了他对史书叙事感染力的思考,品评了史书文字的繁简和叙事内容的详略之间的关系,还探讨了史书叙事中的用例、明晰和醒目的问题。这些评论,既呈现出王鸣盛个人关于历史叙事的见解和理论,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史书叙事的一次有意义的批判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王闿运的七夕诗突破了历代七夕诗的传统节日文化的题材范围,其创作实践表征了王闿运从传统向新变的突围。七夕诗系统地记录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和诗人的人生遭际。其七夕诗婉转自然、沉郁典雅的艺术风格又体现了他诗歌艺术的另一种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小说《棋王》蕴含的文化意蕴除了以往被解析出来的儒道精神外,在潜层次上体现出了一种世俗似的豪侠精神。这可能被解说成为道家文化中道侠文化的渗透。但却又与道家文化的无为精神有一定的区别。作者对世俗侠客形象的塑造是与作者本身的知青经历和右派身份分不开的。另外,与阿城对世俗文化的一贯推崇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钟嵘“气之动物”之“气” ,并非如大多数学者所认为的那样 ,是指“气候”、“节气” ,而是指万物以此生 ,万象由此始的元一之气 ,即“元气” ;钟嵘的诗歌生成观 ,也不是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 ,“亦本前人之说”、“本于旧说” ,它在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史上 ,是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王省山是山西长治市沁县清末诗人,曾任云南、江苏等地五县县令。他在与当地百姓的长期交往中,比较关心下层民众疾苦,对当时的社会弊端也有所揭露。他的诗作以通俗朴实的语言,再现了清王朝走向衰败时期的广阔社会画面。但在二百余年来,王省山的诗作一直湮没无闻,实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损失。沁县史志工作者对王省山诗集《菜根轩诗钞》的发掘,为中国文学史上增添了一位类似杜甫的以诗写史的重要诗人。  相似文献   

16.
陆游养气说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同时,又借鉴了道家养气观念,在承继前人基础上有新的创获,由对道德品行的要求扩展到文学批评尤其是诗学批评领域,由文“以气为主”拓展为诗“以气为主”,由治心养气的诗学主张延伸出“悲健”的美学风格,突破了传统养气论的诗文界限,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重新校录了近年发现的《大蓬秀立山普济寺众修十王生七斋记》摩崖题记,并首次刊布普济寺众修十王生七斋“女弟子名录”。该题记于唐文德元年(888)镌刻于四川营山县太蓬山透明岩石壁上,是目前巴蜀地区仅见有明确纪年的关于预修十王生七斋的摩崖题记,不仅对研究太蓬山历史,亦对研究巴蜀地区甚至整个晚唐十王信仰的传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Jack 《海外英语》2003,(3):32-33
At thirty-two.Wang AnQi had been marriedto her husband foralmost five years.She loved her husbanddeeply but her husbandseemed to despise her.He would often treat herwith contempt and some—times,even in the presenceof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run her down.But An Qi boreit all with a stoic indifierence.Her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当代文坛,“汪曾祺”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受到研究者长久的关注,研究成果颇丰。汪曾祺的小说通过“非欲望化”的叙事来疏离现当代历史对文学的整合、逼近人类真实存在,但是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汪曾祺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又陷入了“被整合”的境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之交的杰出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史上的卓越成就引人注目。他借鉴西方的文艺思想,对中国"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提出鲜明质疑和强烈批判,强调文学独立于社会因素之外的审美价值,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超功利"文艺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