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区域特征和汽修行业特色,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定位和教学标准内涵,设计了多层次职业能力结构模型与标准体系。以"岗位引领"、"能力递进"为导向,完成课程体系的重构任务,突出了职业岗位要求在课程体系中的主线地位。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从岗位职业(劳动过程"行动领域")分析入手,以专业调研、论证与职业岗位分析为支撑,明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科学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学习领域)及科目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协调,做到"四明确"即明确职业岗位,明确人才规格要求,明确课程链路,明确证书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通过岗位对接实现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则要在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对接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建构岗位对接的学习领域,形成对接岗位序化课程体系。在基于岗位对接的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的对接、"三课"融合以及"两课"结合。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从课程体系总体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课程体系方案和教学方法等四方面,介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职业岗位需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一个平台,多项能力"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产业需求目标"为导向,构建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突破学科限制,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专业岗位工作为主线,以"贯穿式""一体化"教学作为教学组织的核心,依据工程中各管理岗位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学内容。该课程体系实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构建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门窗幕墙专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目标;阐明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形成"一个平台、两个方向"的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从教学模式设计、实训环境创设、校企合作项目化教材开发等方面,阐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7.
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以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构建"课岗融通,职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重点探索学校的理论课程与企业的岗位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从而可以在毕业后无缝衔接进入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对职业岗位群的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涵盖国家职业标准,融理论知识与实训知识为一体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及实施体系。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凸显职业属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使其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和职业资格"结合在一起,构建"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理论学习"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通过职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的关联性分析,介绍"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从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以专业调研、论证与职业岗位分析为支撑,明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科学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要在"双证融通工学结合"模式下建设一个相对稳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六点: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为依据,制订课程标准;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主线;以职业岗位群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以"双师"素质为标准,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以真实项目任务为载体,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评价手段的考核体制.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应该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在将职业岗位要求向课程标准转化的过程中,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线索,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中获取职业岗位要求。求出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与职业岗位要求的交集和增量,将交集部分作为课程标准核心要求,对增量部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增量部分的哪些要求应该纳入课程标准。对交集部分和强相关的增量部分进行归类求和,以此为依据形成课程体系,研制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对接的范式—"615"螺旋式课程标准开发模型。在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中,教学进程中的时空关系应符合"教学对角线"原则。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冶金机械专业一直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导致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相脱节。提升冶金机械专业课程的适切性,应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模块化,同时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建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理念、思路及其具体的做法:通过校企共建,确定课程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工作任务,设计课程体系,实现能力、知识、素质三结合;根据餐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模块项目;以餐饮企业岗位职业活动的工作情境为导向确定教学行动,实现"教学做"一体;以掌握餐饮企业岗位职业综合能力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企业调研可知地区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结合五年制高职生的职业面向和职业活动现状,可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探索实践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职模具制造专业"项目为载体、岗位相匹配‘双核’相融"人才培养模式能以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核心,搭建课内外职业素养培养框架,构建以职业能力课程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对接。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从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入手,以专业调研、论证与职业岗位分析为支撑,明确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科学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紧紧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汽车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汽车制造类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与学习领域设计,确定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教学内容,共建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构建汽车制造类专业专业能力本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考核改革,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运用"逆向设计"理论对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并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在确定岗位职业群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岗位能力技能标准、支撑课程体系和岗位能力考核目标,同时以实证的方式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9.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切入点,构建了"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了以"四目标"岗位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实施途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为切入点,制定了以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技能大赛、职业认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并获得技师职业资质或技师职称的潜力后备技师,培养一批综合素质全面,行业一流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