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离不开语言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因而语言审美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文学本身就是“以语言或它的书面代用品(文字)为物质媒介 ,构成一种想象的艺术形象 ,以再现现实生活和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美学原理》第177页)所以读者进行阅读 ,首先是对富有形象性和表现力的文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或生动流畅、或严谨朴实、或凝炼准确 ,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作家其语言风格迥异。先说朱自清。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将民族风格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春》和《绿》用明快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绚丽的色彩及其乐观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语文生态美育,就是以生态审美原则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贯彻生态美的思想和意识,用生态美的眼光来评价对象的语文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应着重注意三个方面生态审美意识的培养:1.美在于人与对象的和谐。自然是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人类几十万年的发展是以与自然的协  相似文献   

3.
据笔者近年来所做的调查,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课内阅读实践时间严重不足的问题。导致此种现状的原因我以为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讲练为主、阅读为辅的教学观念致使课内阅读实践常常沦为教学内容调节和时间调控的点缀;二是条分缕析、切块而“食”的阅读教学方式压缩了学生的阅读实践空间;三是阅读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把研读的眼光对准学作品时,应该注意到这些充满情感张力的学作品本身诸多的“模糊性”,如果对此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就不可能带着一种“模糊”的阅读心理走进作品,走近作,更无可能在内心深处产生与作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探索阅读教学中的美育,就是教师通过情境感染、质疑问难及鉴赏评价等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培养学生一叶知秋的感受力,举一反三的理解力,剔肉见骨的剖析力,去形留神的欣赏力.使学生的读写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7.
所谓“美”就是“美感”,是同审美活动相联系的一种情感,它是所客观事物的美的体验,是人们审美观点的具体表现,而美感能力即审美能力,它是指审美心理籍以活动一种能力,由于审美并不单指静观美,从广义讲也包括创造美,因此,审美创造办亦可包括在审美能力中。  相似文献   

8.
读读杂志上的文章--特别是理论文章,看看教师的教学--特别是公开课的教学,深感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贱视甚至抛弃文本(课文)教学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阅读是获取信息,写作是输出信息。叶圣陶先生曾说:“所谓阅读实得法,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叶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领会到写作技巧,并用学到的知识去写作,逐步提高,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因此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重要途径。童庆炳先生在《文学概论》中论述了阅读作品的教育作用:“文学作品总是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面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读者总是与自己的生活、思想相对照、相比较,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和道德感。因此,中学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与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将优秀的言语作品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样,才能形成孩子们对世界向往、对人类关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种统一是摆在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加强语文阅读中的人文渗透是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试图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探索人文教育的渗透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无数语言教学实践表明,只有鉴赏出现在语文课堂,语文教学才会显示出独特的精彩和亮丽,人们才会对语文课刮目相看,肃然起敬。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文学鉴赏呢?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审美情境,酿造审美氛围阅读伊始,教师可以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精心创设审美情境,或引导学生共同构建一种审美情境,营造浓郁的审美氛围,启迪学生的意识,诱导学生对审美的追求和向往。如讲《荷塘月色》,一开始就给学生描绘出一幅“月夜图”,创设一个“遍地月华清  相似文献   

14.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尝试着启迪学生对课进行审美体验,激发学生对课进行通灵感悟,让课语言把学生生命中的灵气点燃。  相似文献   

15.
陈栋梁 《学语文》2005,(5):9-49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也就是说,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依循着美的规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高尚的审美理想,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所谓鉴赏性阅读是指以语文审美鉴赏为目的和特征的阅读 ,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它包含着理解程度和鉴赏程度 ,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 ,是对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全面塑造。它对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以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首先 ,鉴赏性阅读能再造出作者言语表达的生动性。正如朱自清所说 :“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 ,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论语文教育》)可见 ,通过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这是因为鉴赏性阅读讲求因声求气…  相似文献   

17.
王芳 《湖南教育》2004,(16):30-30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认为:“看整篇文章,要看明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我们许多老师都非常重视字词句篇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倘若我们使其与培养审美能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欣赏课  相似文献   

18.
现在谁都会说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学就没有任何意义。那么,语文阅读课究竟要学生获得什么、发展学生的哪一“面”?明确回答这个问题是语文阅读课内容选择的根本立足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吕洋 《教育艺术》2005,(2):18-19
阅读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的重要途径。童庆炳先生在《文学概论》中论述了阅读作品的教育作用:“文学作品总是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面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读者总是与自己的生活、思想相对照、相比较,从而唤起心中的是非感和道德感。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字训练,简言之,就是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训练,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把这些训练分为理解语言的训练、积累语言的训练和运用语言的训练。年级不同,训练的要求不同,训练的重点不同,训练的内容方法也不尽相同。在阅读教学中,不管是哪个年级,都要重视词句的训练,都要突出读的训练。因为读书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