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也是我校教学特色之一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一些内容为专题进行研究 ,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多渠道地获取知识 ,并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 (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 ;其二是教学过程探索化 (即强调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 .基于以上认识 ,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 ,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要求教师按知识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在必修课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既是数学二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与闪光点 ,也是复旦附中的教学特色之一 .所谓研究性学习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一些内容为专题进行研究 ,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主动地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而课堂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其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 (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 ) ,其二是教学过程探索化 (即强调学生主动探究 ,发现知识和解决问题 ) .基于以上认识 ,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 ,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要求教师按知…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一些内容为专题进行研究,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课堂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其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即以问题为中心教学);其二是教学过程探索化(即强调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要求教师按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过程教学理论),把教材内容设计成问题(对学生而言即为研究性问题),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来增进其思考力和创造力,并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处理很受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其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其二是教学进程探索化(即强调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自己具体教学实践,略谈己见.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其一是教学内容问题化(即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其二是教学进程探索化(即强调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自己具体教学实践,略谈己见.  相似文献   

6.
一、指导学生认识化学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形态一般来说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 ,渗透于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自己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项目的设计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 ,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两种形态 ,即过程渗透形态和课题课程形态。过程渗透形态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变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为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教学中 ,通过…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是地理课堂教学中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比较、动手实践、收集信息等方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达到研究性学习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使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这种学习方式关注学习的过程和知识的应用,重视学习的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加。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课程(即研究性课程),还是指导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运用所学知识多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学习方式.笔者基于以上认识,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来增进其思考力和创造力,并获得问题的最终解决.一、挖掘教材,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中设计研究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涵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国内学术界有如下几种认识:一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二是指学生在本学科中自己探讨问题的学习方式;三是指学生在自己生活世界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究的过程.虽然上述研究性学习定义的内涵、外延不尽相同,但是均具有以下特征:(1)研究性学习主要围绕问题或专题、课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2)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的态势,它突破原有学科教学时空上的封闭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