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身教练作为一时下热门职业,其培训机构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在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结合不是很紧密的今天,健身教练培训产业由于暴利和无序竞争引发的问题颇多。现有健身俱乐部研究多集中于健身教练技能的评价体系、俱乐部管理方式探究以及俱乐部运营模式等领域,而对于如何规范健身教练培训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基于个人经历与专业兴趣,以健身教练培训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国内外健身教练培训的研究及对武汉市体育健身俱乐部教练培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寻求一种有效的培训模式,从健身教练培训导师专业素质、学生生源、培训内容设置、毕业认证、就业以及再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来规范武汉市的健身教练培训行业。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探析了杭州商业性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现状、存在问题、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闫亚新  黄颛 《体育博览》2011,(7X):223-223
本文以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为对象,通过参阅大量文献资料、访谈俱乐部健身教练,指出在健身过程中应该注重:柔韧性、抗阻训练、心肺功能。练习者应该遵循训练规律,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项目,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队伍整体素质,探究我国职业健身教练资质认证工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部分省市的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资质认证状况作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职业健身教练发展迅速,但持证上岗比例较低;职业健身教练的岗前资质认证制度尚不健全;政府缺乏对职业健身教练资质认证工作的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广州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素质评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广州市9个区共360名私教会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素质各维度的得分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得分最高的为职业心理素质与职业形象素质,得分最低的为职业知识素质与职业能力素质。将性别作为分组变量进行差异性检验时发现,在职业资历素质方面男性私人健身教练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私人健身教练;而在职业形象素质及职业身体素质等方面则是女性私人健身教练显著高于男性;不同性别的私人健身教练在职业素质总分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将年龄作为主效应进行检验时发现,私人健身教练的年龄与职业资历素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26-30岁时私人健身教练的职业身体素质会达到鼎盛时期。从区域视角来看,天河、黄浦、越秀等区在职业素质总分排名中靠前,而荔湾区成绩欠佳。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私人健身教练行业法律规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私人健身教练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进行阐释以及对我国私人健身教练行业现状的评述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指出将私人健身教练行业的发展置于法律规范框架的制约之下.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是该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试从私人健身教练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业注册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保险制度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构建我国私人健身教练行业法律规制体系进行论证,并提出具体的构想,旨在为该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人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鉴定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很多经验值得学习。目前,江苏省健身教练共报名培训2691人,1478人通过鉴定,合格率为54.92%。其中初级健身教练员占87.28%,中、高级健身教练人员所占比例明显偏小,培训师与考评员严重不足;健身教练人员多受过高等教育,且以30岁以下人员居多;健身教练人员中女性比例明显偏小等。针对此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省乃至全国以后的健身教练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内主要的体育高职院校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培训机构私人健身教练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同时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针对体育高职院校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培养的现状,提出改革的设想与途径,提升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整个健身俱乐部行业私人教练从业人员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中美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认证管理机构与培训机构不同;健身教练培训内容和认证方式有区别;健身教练认证报考条件和执业范围差异较大;健身教练证书更新制度和持续教育制度截然不同;健身教育组织及联盟差异明显。通过比较分析认为,两国健身教练资格认证制度各有优劣,借鉴美国健身教练培训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建立以行业发展为根本的认证组织体系;制定以功能性和产品化为主导的培训内容体系;完善认证更新与持续教育制度;建立与加入国际国内健身教育联盟,形成互认互动的长效机制;明确行业主管部门角色与职能。  相似文献   

10.
对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素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铭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4):20-21,23
通过对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特点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私人健身教练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认证途径进行概述,分析我国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认证模式有待完善、认证监督机制缺失、认证过程缺乏法律支撑。建议:健身教练职业资格认证的双重治理路径,应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模式,加强社会职业资格认证监督管理与法律支撑,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的竞争性分权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部分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健身俱乐部中,私人健身教练队伍具有年轻、教育状况良好、专业理论尚好等特点,但专业水准和实践能力一般.调查还发现,私人健身教练目前缺乏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鉴于此,建立规范的私人健身教练资格认证和培训制度是保证和促进我国私人健身市场良性发展的必要措施,也是提高我国私人健身教练专业水准和信誉度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体育博览》2010,(1):85-85
每年一届的“健身教练群英会”十佳健身教练评选活动已经成为北京健身教练们一年一度的欢庆盛会,这项活动网罗了全北京最优秀的健身教练们,让他们得以有机会彼此交流健身体会,同时也向广大健身爱好者传达最先进最科学的健身理念和健身方法。如今,这项活动已经不仅是健身行业中的盛事。更是所有健身运动爱好者的健康盛宴。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连锁型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队伍有序、健康地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吉林省7所连锁型健身俱乐部的83名私人健身教练的基本情况、从业经历、培训认证、健身指导、职业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论:1)私人健身教练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学历层次较高,薪资收入较低;2)私人健身教练主要来源于综合院校和体育院校的毕业生,从业年限和教龄较短,入职后进修培训较少;3)私人健身教练指导内容以器械和有氧操运动为主,地点局限在健身房内,每周指导时间较短,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不全面。建议:1)加强私人健身教练入职后的培训与考核,促进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2)加强对私人健身教练队伍的监管,采取竞争上岗机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健身服务;3)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团队协作意识,树立私人健身教练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专业素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要改变目前我国经营性健身俱乐部不温不火的经营现状,稳定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健身会员的年保有量,解决现阶段职业健身教练专业素质发展滞后等原因,必须加强政府行业部门的培训机制和监管。以此来实现我国的经营性健身俱乐部职业健身教练专业素质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篮球训练基地主要由国家篮球训练基地、篮球职业联赛参赛队伍训练基地、全国大学生篮球训练基地、全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四个部分组成。对基地的布局进行研究,有助于比较系统地了解训练基地对篮球训练与比赛的支撑功能和更加科学合理地引导篮球训练基地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两年以前,提姆·兰斯威斯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从停车场走到办公室。由于他的体重高达152公斤,经常受到膝盖和脚踝骨疼痛的困扰,每天很轻微的运动对他来说都很困难。在他39岁的时候,医生诊断他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于是提姆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剖析海浪救生基地的要素、功能、特点和运行机制,在充分利用浙江舟山群岛的海岛资源和区域位置的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全国海浪救生员培训班的实践,提出海浪救生资源开发与培训基地建设,拓展我国的海浪救生培训基地的空间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王国平  宋碧波 《健与美》2023,(7):136-138
“运动是良医”理念的提出,突出了体育运动在健康促进中的有效作用。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运动缺乏和不良生活方式侧面凸显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必要性,体医融合给从业人员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健身教练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体医融合对健身教练专业人才有了新要求,提出了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健身教练专业人才的优势和必要性,进而探讨体医融合背景下高校健身教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基于“体医融合”背景下的高校健身教练专业人才培养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主要的体育高职院校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培训机构私人健身教练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同时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针对体育高职院校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培养的现状,提出改革的设想与途径,提升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人才培养水平,提升整个健身俱乐部行业私人教练从业人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