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尽可能地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会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能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2.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不断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3.
一个社会是否有希望,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个社会是否给予穷人希望。一个能把贫困作为荣耀、对穷困中的行为进行最大的谅解、让下层感到有无限的前程的社会,才是个有生机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新闻追踪这种报道样式,现已被越来越多的报纸采用。但追踪得是否“漂亮”,主要以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大小而定。其实质是与广大读者的生活、利益是否息息相关,是否为多数市民关注,是否具有社会普遍意义。成都商报从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开展的两次追踪,就符合上述标...  相似文献   

5.
所谓人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在现代社会,新闻舆论是否能健康、自由地发展,直接维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应对社会公共危机,不仅是对各级政府应急决策、处置化解、善后治理等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检测新闻媒体是否拥有应急传播机制,是否能沉稳应对危机报道的无法回避的经常性课题。与一般常态报道相比,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更能体现媒体的品牌号召力、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缩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步趋于成熟和稳定。供助这项技术,图书馆、档案馆以及情报系统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得以复生和延纬。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缩微技术在文献、档案领域中的优势是否还能延续?是否会被数字技术所取代?从目前看,由于数字技术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光盘技术长期保存历史信息还没有绝对的把握,因此,在计算机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数字技术现在还难以代替缩微技术。而缩微技术不供助数字技术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赋予缩微技术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柯斌  仇小达 《声屏世界》2000,(11):31-32
言论既是社会舆论最集中的反映,又强有力地引导着社会舆论。从写作的角度看,言论是作理念的表达,它的.社会意图是给读看,给听众听。从传播的角度看,言论舆论功能的实现依赖于传播过程中受众对言论所包含信息的接纳与认可。换言之,言论是否成功,取决于它的选题是否是受众关心的,它的说理是否通俗易懂,它的行是否短小  相似文献   

9.
可读性的支柱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高低,社会效应的强弱,取决于是否抓住了牵动全局的大事件或大主题,是否切准了社会生活、社会心理、社会需求的脉搏,是否能唤起尽可能多的受众的关心,是否以其重要性、显著性、人情味、新鲜性、特异性等激发起尽可能多的受众的共同兴趣,是否充分真实可靠并且深刻反映本质,是否具有足够的新闻信息量。  相似文献   

10.
一部书的社会命运的好坏和价值的高低,固然有待于读者去解读、发现和品评,但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呈现给读者的东西是否货真价实,是否能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新思想新思路,是否能给读者以无限的启迪。是,才有永久的魅力和生命力,这样的好书即使当下的读者没能发现它的真正价值,但历史是不会亏待它的。这好比沙里淘金,如果含金量丰富,那淘金者才不至于白费工夫和气力。王柯平的新作《中西审美文化随笔》(以下简称《随笔》)可谓是一座富矿,值得认真一读。学术研究贯创新,谁有创新才是前进。学术上的创新,不是不经过系统论证的那种标新…  相似文献   

11.
党报能不能赢得读者,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不仅关系到党报自身的生存,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是否巩固,党在宣传思想战线的执政资源是否流失。尤其是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主流意识形态不再仅仅通过各种组织和行政力量来推行,而是更多地通过大众传媒来传播。在这种新形势下,党报能否赢得读者,保持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社会该如何对道德层面奉献精神进行褒奖?那些基于经济活动原则的补偿行为,是否能反映出他们所作所为的真正价值?这是正好相反,成为对他们的壮举的庸俗化交换?  相似文献   

13.
如何判断一组报道是否成功?有两个简单而直观的标准:它是否能口口相传,迅速在社会广泛传播,成为新闻亮点;这个新闻亮点是否能不断放大,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对报道的注意力.如果达到这两项要求,报道就具备社会影响力,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4.
电视节目品牌化战略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电视节目是指那些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相对稳定的节目类型、风格、特色、观众群、播出时间和一定连续性的节目。一个节目能否成为品牌首先要看是否有精良的制作,是否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和兴趣,是否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其次要经得起市场经济的考验,是否有相对稳定并有不断上升的空间,是否有独特的风格,是否符合品牌能使之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色出发,论述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否注重体现人的发展需求是图书馆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媒介走向市场化、集团化的今天,内参新闻如何定位,是否还能继续承载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对新闻媒介的信赖,让业界内外感受到“内参魅力”?答案是肯定的。长久以来,内参在畅通社情民情渠道,化解社会热点矛盾引导舆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必刚 《新闻窗》2007,(3):15-16
新闻舆论被当作现代社会中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一个社会的“第四种权力”是否能健康、自由地发展,直接维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功能。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新闻自由和舆论监督成为社会良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  相似文献   

18.
批评性报道是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具有很强的战斗力。通过对社会问题、不良倾向、缺点错误等进行公开的批评,促进问题及时处理,社会风气好转。批评性报道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揭露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被批评者接受并改正。 注意批评的立场 批评性报道,首先从内容上,要考虑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意志和愿望,是否有利于促进大局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繁荣富强。批评报道不是激化矛盾,使事情复杂化,更不能有所谓“整人”思想。其次在方法上要坚持:凡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期刊作为现代社会重要信息源,怎样向人们提供广、快、精、准的知识情报信息,期刊工作者是否能及时地掌握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对期刊工作者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与三.四年前不同的是,现在的网站再也不会把网站排名看作一个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我们已经从注意力转向影响力和竞争力。在这一点上,Alexa恰好能满足我们。那么,中国网站涌进Alexa网站排名的TOPIO,是否真的就能说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