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教育》2008,(11):26-27
孟建伟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知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狭隘的知识论的教育观和科学观。知识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将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教师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从教师和课本那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2.
3.
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根本上说,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狭隘的知识论的教育观和科学观。随着科学观从知识论向文化论的转变,教育观也面临着重大转变。新的教育观倡导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即文化教育。从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将不仅有助于从根本上走出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的困境,而且还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开辟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知识教育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反映在历史教育中就是历史事实的机械讲述和记忆。换言之,历史教育只注重"是什么",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为什么"和"怎么样"。随着教育观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观教育到广义的文化观教育的转变,教育应面向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成为必然。历史课程作为学校人文课程的核心,其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数学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是听讲、模仿和记忆.对于以知识为载体,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形成批判意识,培养理性精神等缺乏认识和实践.著名数学家丁石孙教授指出:我们长期以来不仅没有认识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甚至不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事实上,  相似文献   

6.
从数学知识教育到数学文化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直以来,数学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是听讲、模仿和记忆.对于以知识为载体,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形成批判意识,培养理性精神等缺乏认识和实践.著名数学家丁石孙教授指出:“我们长期以来不仅没有认识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甚至不了解数学是一种文化……这种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数学研究和数学教学.”事实上,  相似文献   

7.
朱桂娜 《教学月刊》2007,(11):16-17
一、引言虽然课程改革让教师把话语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但由于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教师一直以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课堂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所以,很多教师继续演着"独角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高中教育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教育过程中,不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为我们提出了崭新的"人本主义"的基本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罗杰斯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理论中的人性论、自我理论、教育观的分析,论述了其理论对我国新时期高中教师角色转变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即高中教师角色转变应着眼于"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9.
10.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帮助、促进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两种模式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有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是教育范式的革命,是破解教育困境的必然选择,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研究和实施关涉教育的诸多领域和层面,其贯彻实施需要防止两个误区,需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培训及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需要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术指导并打造相应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的兴起.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潮成为西方教育的一个主流,在道德教育中,价值澄清学派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14.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教育学应属于两个位面的概念,前者强调操作,后者着意研究;前者重在实践,而后者落于抽象。由此而产生了教育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区别与教育学科的分化。教育知识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供参照的行动方案,具有经验性和操作性,是一种实践知识,属形而下;教育学知识以价值观的引领为主要参照系,具有论理性、抽象性的特点,是实践哲学的理论范畴,属形而上。而且区分教育知识与教育学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材为中心”,新时代的计算机教育应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7.
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教育"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教育”是使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关键在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该文在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教”“学”活动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人才素质和谐、教育环境和谐四个方面推进我国“和谐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和谐教育”是使学生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教育,“和谐教育”关键在于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该文在对“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进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从“教”“学”活动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人才素质和谐、教育环境和谐四个方面推进我国“和谐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陈建华 《广西教育》2007,(6A):38-38
从本质上说“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校对教师管理也应做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心理学家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教育理论的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